他创造了核电领域“五个第一”,今天是他的诞辰。

政务   2024-12-21 13:24   浙江  


今年12月21日,是戴传曾院士103周年诞辰。

戴传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能专家,中国核能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核安全研究工作创始人,终身奋斗在实验核物理、反应堆物理、反应堆工程和核电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线,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中国核电领域创造五个“第一”:第一台“东风一号”中子晶体谱仪、第一台中子衍射谱仪、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堆、第一批中子嬗变掺磷的单晶硅、第一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


 01 

戴传曾生平简介

勤勉求学·炼心智

1921年,戴传曾出生于宁波月湖边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清朝末年的举人,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学习优异,尤其专注于数理化。

1931年戴传曾家族合影,前排中间为少年时期的戴传曾。

1938年,他从效实中学毕业后考入了西南联大,由于学校刚迁到昆明,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加上日机的频繁轰炸,他日常只能靠领战区贷金和奖学金,有时还得到中学代课和做家教养活自己。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学校名师云集,日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也与他一同学习,这段大学经历使他十分难忘。大学毕业后,戴传曾先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任教。

1946年,他遇到国内中英“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的考试,在全国八大城市招考,约有400人报考物理专业,成绩优异的他高居榜首,获得了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的机会,有幸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查德威克教授,自此揭开了他从事原子能科研工作的序幕。

戴传曾留学英国时期的照片。


学有所成·效家国

在英国,戴传曾利用回旋加速器进行了多种反应角分布的研究,这是国际上研究削裂反应获得自旋宇称测定的首批成果之一。他专注于核乳胶收缩因子及射程修正问题的研究,于1951年完成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51年,身着博士毕业服的戴传曾。

博士毕业后,满怀爱国心的戴传曾婉拒了英国许多研究机构的邀请,毅然于1951年底动身回国,辗转前往北京。

1951年,戴传曾在回国的轮船上(前排左三)。

回国后,戴传曾进入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接过钱三强所长亲自主持的核探测器组,开始了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探测仪器的艰难历程。

1950年代中期,戴传曾任物理所某室主任时与室内同事们的合影。

戴传曾在为祖国的核电事业艰苦创业的同时,仍然心系家乡宁波。1987年,为响应邓小平同志关于“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指示,他牵线搭桥,邀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宁波玻璃厂合作,建成了首条生产自动化线,并由宁波向全行业推广,实现了中国玻璃生产史的重大变革。

钻研核电·谋发展

1957年,戴传曾带头研究的卤素盖格计数管的生产工艺,填补了我国核探测技术空白,与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一同荣获我国第一次科学奖金。1968年,他亲自组织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型辐照后材料检验热室。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起步与核潜艇的技术升级,核电安全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此时的戴传曾开始把研究的重心聚焦于核安全方向。1984年3月,经过五年的努力,他领导团队建成了全部由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该反应堆经济、安全,既是一种方便的中子活化分析工具,也是很好的教学培训设备,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微型强中子源反应堆得到了广泛的商业推广,荣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4年,戴传曾院长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主要领导们的的合影。

1985年,戴传曾受邀担任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顾问组委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戴传曾与团队一起开展事故分析,进行源项研究,并参与了核电安全基本准则的制订工作。

1990年10月,戴传曾率团去法国进行科学考察,由于劳累过度和气候不适病倒了,回国就住进了医院。同年11月18日,戴传曾因心肾衰竭,与世长辞,终年69岁。

戴传曾夫妇合影。



 02 

《戴传曾纪念集》

自2020年起,戴传曾院士的家人曾多次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相关史料实物,以期通过家乡的博物馆记录戴传曾院士的人生故事和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研究、全面展示和生动传播戴院士的科研历程和精神品质,宁波帮博物馆策划出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传曾纪念集》一书。在书稿策划、编写过程中,博物馆分别对戴院士的家人、学生、同事进行了专访,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走近戴院士的一生。

全书分为“院士手记”“亲友回忆”“影像记忆”三部分。“院士手记”呈现戴传曾院士亲自撰写或口述的相关史料,从主人公视角呈现其人其事。“亲友回忆”收录他人撰写的有关戴院士的文章或口述访谈资料,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等多维度,立体反映主人公其人其事。“影像记忆”则集中展示戴传曾院士相关的图片资料,同时辅以馆藏实物史料,令读者在一幅幅珍贵手稿、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旧照片中,感受戴院士的人生历程与精神品质。



“我总认为工作就怕不去做,只要用心做,就没有不成功的。我觉得自己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用科学服务于祖国、人民和人类是很有意义的。我总希望新一代的科技人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国家多作贡献,是我的愿望。”这是戴传曾一生的态度和晚年的希冀,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核科学事业,为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曾这样评价戴传曾,“为我国核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永远铭记在核科技战线的广大工作人员心中。”这也是值得后人传承和学习的精神风骨。

王淦昌(左)和戴传曾(右)正在讨论工作问题。

在戴传曾诞辰103周年之际,让我们追思缅怀这位呕心沥血、以身许国的核能功臣,深切感受先生崇高的学术精神和家国情怀。先生想必也希望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们能够像他一样,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奋斗,添砖加瓦。



一审一校:杨扬

二审二校:陈茹

三审三校:安康


宁波帮博物馆
全世界宁波帮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