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马需要大满贯,还是大满贯需要上马?

企业   2024-10-25 21:17   北京  

上海马拉松官宣,加入世界大满贯候选。随后芝加哥马拉松继柏林之后,再迎4.5万跑者开跑,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被刷新,女选手进入210大关。一时间,有关“大满贯”的话题一直不断。


其实早在上马之前,2017年创办的成都马拉松,就在2019年获得“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名号,经历了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后,如今的接力棒交给可以称得上“中国体育职业之都”的上海。


在跑步文化推广者、体育管理专业博士谢頔眼里,世界大满贯赛事是一个商业运营机构,如果中国国内有这方面的人才,明白机构的运作模式,让中国赛事加入大满贯系列也未尝不可。世界跑者千千万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六大感兴趣。


资深跑者、体育学者易剑东也秉持一种观点,他一直鼓励国内某企业能挑头,和世界田联做一个马拉松超级大满贯,来遮蔽原来的六大满贯,只可惜这个畅想还没能实现。


一件事,千人千面,各有立场和角度。我们只是希望在各种声音中,为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01.

会是上马的新起点?



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联盟(WMM)归根结底是一个商业赛事组织。随着中国大陆跑者完成六大满贯人数的增长,WMM也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需要中国的赛事加入其中。从这点上来讲,可能比中国赛事需要加入大满贯联盟的需求更高。



毕竟,中国赛事加入WMM,要有加盟费,需要请更多的国际选手,也就是说赛事需投入更多的成本。但不管是对赛事还是对支撑赛事的赞助商来说,一时在短期内还无法看到。但从长远看,上马加入WMM,有其积极的意义。

上马的官宣,对这项白金标赛事来说,是一个新起点吗?这项在跑者心中有些不同的赛事能否走出一条和国内其他赛事不一样的路,比如吸引更多外国跑者来体验中国的马拉松赛事,真正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毕竟,作为国际化都市,上海汇集了各运动领域国际顶级赛事:ATP大师赛、F1等,如今把上海马拉松纳入其“职业”体系,注定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02.

上马候选的积极意义



成为大满贯候选城市,不管对上马,对上海,还是对上马有情怀的跑者而言,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资深跑者、《中国体育报》高级记者谭杰眼里,上海马拉松如果能通过候选这一步,争取未来进入大满贯赛事体系,就意味着它能成为在中国比较早确定比赛时间的赛事。这对当下的中国马拉松有积极的作用。

毕竟,上马作为第四季度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之一,如果它的比赛时间确定,对其他同等级赛事确定时间也有积极作用。进入跑马季的第四个季度,猜测北马、上马的定档日期成为很多跑者社交平台讨论度很高的话题之一。



这也会给其他赛事和跑友们提供一个积极的思路——赛事要早确定时间,给马拉松赛事重要参与部门比如政府一些督促,不要想他们想当然觉得,比赛提前一个月确定就可以。这也会让跑者们意识到,赛事时间安排的重要性。

其次,上马通过争取进入马拉松大满贯联盟,让上海跑者更了解,作为一个大满贯城市的跑者,他应该做什么。如果能去参赛的话,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不能参赛的话,跑者们应该有责任在这个城市的比赛日那天,营造出有关“马拉松”的气氛。

这种气氛是需要跑者,无论是他通过观众,还是通过志愿者等身份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在谭杰眼里,如果上海马拉松把这件事做好,对中国马拉松事业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03.

赛事氛围如何培养



凡跑过六大满贯的跑者,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触,那就是沿途街道的围观人士热情到无法言说。


不管是不久前结束的柏林,还是历史最悠久的波士顿,赛事的围观群众能达百万以上,他们从第一公里到终点毫不停歇地狂热呐喊,喊着这座城市千百年融化在血液里对体育的崇尚。



马拉松之于柏林,之于波士顿,是一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一大体育“标签”。对成为大满贯候选城市的上海,未来几年,能否吸引更多市民在上马举办的那一天,自发地走上街头,参与这项城市里的超级马拉松赛事呢?

刚从芝加哥马拉松以4小时08分完赛的女跑者冰星表示,两年前自己还是马拉松的小白,但两年后自己站上大满贯的赛场。在她看来,这里是世界纪录的诞生地,从男子到女子。当这样的机会降临时,她愿意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体验感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

冰星觉得,大满贯的赛事氛围无以伦比。每个大满贯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柏林是竞速,波士顿是难度大,伦敦是慈善氛围。她期待着上马在未来也有自己的"特点”。

在把跑步当做自己生活方式、常年在国内外赛事奔跑的谢頔眼里,大满贯赛事主要是观众氛围,参赛者的素质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会不同。



04.

上马在未来是否会有调整?



营造浓烈的体育氛围需多方努力所致。一方面像路线设计,是否敢把比赛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六大满贯的赛事线路,都是围绕城市最繁华处设计的路线,连最年轻的东京马拉松也在加入大满贯后的2016年修改了赛事路线,取消最难跑的临海路线,把终点置于东京站这个更具地标性建筑的地方。

上马在未来是否会对自己的赛事路线有所调整?把赛道放到更彰显上海城市地标的地段,让马拉松真正走入到更多的市民中间?而不是被很多完全不跑步的市民觉得,跑马还要“封路”,还要占用太多的社会资源。



当然这也取决于市民对马拉松文化的认同,能否随着比赛的日积月累而有所增长。波马绵延百年的历史孕育了城市浓厚的体育氛围,让一批批观众在比赛日那一天走上街头,享受着体育的独特魅力。

尽管中国任何一项马拉松赛事还不具备六大满贯任何一项赛事的氛围,氛围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普及、深化的漫长工程。


05.

赛事服务还需要提升吗?



其实上马赛事服务,足可以媲美六大。

刚结束的芝加哥马拉松,赛事周边的开发简直是从跑者身上“薅羊毛”。比如,想要购买赛道照片服务,需要89刀;比赛前或赛后的拉伸、按摩服务,需要99刀;赛前保温毯,需要5刀;终点前观众的位置,需要30刀;帐篷的购买,可以享受赛前赛后餐食、私人物品寄存,有机会见到赛事冠军等,需要260刀。

不止芝加哥,其他大满贯赛事一样有繁多的收费服务。在国内赛事中只有照片服务稍有起色,其余都未能或不敢“效仿”。

背后反应出中外跑者对待赛事态度的不同。

国外跑者参赛逻辑是参加比赛是最烧钱的。国内更多的跑者认为,参加比赛可以薅到羊毛,组委会不能因为比赛再收跑者更多钱,毕竟赞助商和政府已为赛事承担掉大部分的成本。这也是很多赛事不敢涨价的一大原因——害怕跑者有怨言,甚至投诉。这也是国内赛事其实“惯坏”一些跑者的事实。

上马如果真正成为大满贯,是否也会有一些真正能为跑者体验买单的周边服务?上马是否会办出一个如六大般的EXPO,而不是一味地只让跑者“薅羊毛”。



平心而论,赛事服务各有千秋。谢頔跑过六大满贯,也跑过南美洲的利马马拉松。她个人平台有回忆参加利马马拉松的一些经历:10公里跑的起跑发枪时间本该在早5:30,实际却到5:45,警戒带形容虚设,赛道不封闭,常有行人穿梭其中,赛道毫无补给。但就是这样一项在她眼里堪称史上最无序的马拉松,却跑出最欢乐的经历。

这样的赛事服务如果放在国内,肯定会马上发酵成一场舆论轰炸。跑者千人千面,你对参赛抱有的心态,决定着经历其中的个人感受。中国马拉松赛事,对跑者提供算得上顶级的赛事服务。中国跑者几乎算得上全世界最被优待、最幸福的跑者。

跑步本就是简简单单一件事,自己开心就好。喜欢跑六大就去,不喜欢就不跑。对上马也是,喜欢就去报名,不喜欢,哪怕直通了,也可以放弃。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主笔:默默

特约编辑:Shtchbnshbsh

设计:viuviu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体育大生意
盛意体育旗下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为体育产业从业者及消费者提供信息、咨询、数据、营销、活动等领域的一站式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