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乡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村美”迈向“全域美”

2024-11-14 18:06   云南  

近年来,大龙潭乡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星级化建设管理为抓手,以“富民产业发展美、绿水青山生态美、村风民风文明美、治理有效和谐美”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2024年,大龙潭乡共有绿溪、迭所、班德3个村被认定为二星级美丽乡村。


乡村要振兴 塑形也铸魂

完善组织架构,强化责任落实。找准基层党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成立工作专班,构建“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包村领导抓统筹、党支部书记抓落实、干群协力抓推进”的四级责任网格体系。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堡垒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支部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面向群众,广泛宣传。通过召开群众会、走访入户、播放广播、微信公众号倡议书等多种方式,进行绿美宣传,引导村民自发参与,营造星级美丽乡村创建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乡村要发展 产业是底色

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这一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烤烟、雪茄烟、荚豆、番茄、玫瑰花、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通过村集体统一租种、商品化烘烤、技术提升等措施,夯实村集体经济增收基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持续激活美丽乡村的“一池春水”。

依托现代农业经营服务公司,持续推广“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平坝烟菜、半山果菜、山顶畜烟”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融入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引进太格果业“川津5号”早熟橘种植基地,扩大产业规模、做优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要宜居 环境“靓”起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以全局化、全域化、全员化理念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集镇提质扩容项目。聚焦道路提级改造、村镇风貌提升、管网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

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提升乡村面貌。成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推广“一网三包十联”工作法,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长效管护工作方案,让人居环境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建立“支部推动、榜样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红色引擎”作用,激发群众环境整治内生动力。用好村内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宣传手段,督促引领村民户户行动、人人参与,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开展每月红黑榜评比,切实加强各村委会、各网格片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加强全民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全乡群众卫生文明水平。



乡村要和美 文化绽魅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聂耳合唱团等各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文化育魂,号召群众齐心共建美丽家园。完善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务公开、红白理事会、“三资”管理等规章制度,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同时,张贴“光荣之家”“党员之家”光荣牌,开展“绿美庭院”“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用好榜样的力量,弘扬传统美德,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引领社会新风尚。全面深化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度和广度,使宗教和顺、社会和睦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建立健全传统建筑长效保护机制,加大传统建筑保护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知晓率,营造全民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开新街等文化节庆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乡村文化魅力。



下一步,大龙潭乡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治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推动“宜居宜业和美大龙潭”取得更大成效!


—END—

供稿|农科组

编辑|唐加菜

审核|岳思妤

生态走廊 花果飘香 大龙潭
推送政府宣传信息、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信息及相关政务转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