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西南山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一生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
他们是山村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更是希望的守护者。
1990年的一天,李桂林听说二坪村的小学因为缺少老师,已经停课十多年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击打在这位年轻教师的心上。
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代又一代彝族孩子因为没有学校而成为文盲的画面,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李桂林当即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他辞去了家乡优越的工作,只身一人踏上了前往二坪村的路去当老师。
通往二坪村的路比李桂林想象得还要艰难,他先是坐了一天的汽车,然后徒步走了10多个小时的山路。
当他以为快要到达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惊呆了:5架藤条编织的“天梯”,密密麻麻地嵌在90度的悬崖上。
李桂林一步一步地攀爬上去,每一步藤条天梯都在吱吱作响,脚下是万丈深渊,耳边是大渡河的轰鸣。
终于到达山顶,李桂林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等他缓过神来,环顾四周,眼前的景象再次让他震惊,只见村民们身穿破旧的衣服,光着脚丫,一群衣不蔽体的孩子在泥泞地上嬉戏。
这里就是二坪村,一个被2800多米高的悬崖包围的彝族村庄。
村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房子都是用牛粪和杂草堆砌而成。学校更是一片废墟,曾经的校舍已经被山洪冲毁。
看到这样的情景,李桂林心里五味杂陈。他明白自己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的要艰巨得多。
但当他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时,他知道自己无法放弃。
第二年,李桂林把妻子陆建芬也接到了山上。从此,这对夫妻开始了他们在天梯小学24年的坚守。
他们白天教书,晚上备课。遇到下雨天,就用塑料布遮挡;没有桌椅,就让孩子们坐在地上;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
李桂林和陆建芬不仅是老师,还是学生们的父母。
他们给孩子们理发、洗衣服,生病了就背着孩子们下山看病。
每逢周一和周五,李桂林都要接送住在山下的学生,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救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梯小学慢慢有了变化。
2001年,学校有了青砖瓦房;2005年,校园里第一次升起了国旗;2008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天梯变成了钢梯,村里通了电,通了水。
24年来,李桂林夫妇共培养了近300名学生,学校的成绩也逐年提高,像李桂林这样的基层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
他怀着“我要回去建设家乡,给更多同胞带去希望”的信念,带领418名贫困群众成功脱贫。
这些扎根基层的优秀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只有扎根在土壤里,才能了解群众的真谛。
他们的事迹值得所有年轻干部学习。
李桂林和陆建芬用24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一辈子做好事。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的意义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默默耕耘;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名利双收,而在于无私奉献。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李桂林夫妻这样的人,他们用平凡的坚守诠释着不平凡的人生。
向李桂林夫妻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