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在琼海遭遇18级台风亲历记
财富
2024-09-12 00:00
海南
当年海南的14号台风登陆时,中心风力竟达73米/秒,即是18级!导致海南死亡903人(其中琼海死亡771人),房屋倒塌10万间,半塌11万间……
1973年,19岁的我在海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二团九连当知青,连队驻扎在琼海东太农场里。海南的台风很多,自14岁和其他14名广州知青一齐来到岛上,我已记不清大大小小的经历过多少台风了。可是1973年经历的14号台风,却来得如此惊心动魄,令人伤痛……一天辛苦的生产劳动后,晚上7点多钟我们集中在一起“天天读”。农场的夜特别的静,没有喧闹,没有风声,甚至连一丝蛙鸣也没有,只有大家读报的声音飘荡在农场中,显得格外的清澈响亮。屋内,昏黄的电灯照着鲜红的毛主席语录,也映出战友一张张虔诚的脸。
8点半,身为副班长的我开始布置第二天的生产任务。由于早上4点多就得起来割胶(太阳升起后,橡胶树的胶液就不流动了),连队9点熄灯。如往常般,布置完任务大家也就匆匆回宿舍休息了。临睡前,农场突然响起广播,说14号台风将在琼海登陆,却没通知防风(平时大台风来了会通知防风)。望了望外面,天空明亮得可以看见星星,没有乌云,也没有起风。想着又来一个小台风,我们略带点兴奋地开玩笑说明天也许可以休息一下了。说罢,很快就都沉沉入梦。半夜两三点时分,突然感觉到屋内灌满狂风,脸上打着阵阵冰冷的雨水。三人同时惊醒,发现房门已被风刮开。拧开手电筒,几张恐慌的面孔告诉彼此这不是往常普通的台风。外面的风已如千军万马,咆哮着,踩得地面地震般抖动起来。巨大的橡胶树也纷纷抵挡不住了,啪啦啪啦地发出被折断的声音。最糟糕的,房顶的瓦片开始随着狂风哗啦啦地飘走。三个人触电般一齐跳下床,手忙脚乱地摸出根木棍堵住门,但狂风阵阵袭来还是把门顶得摇摇晃晃。一会儿,砖瓦房基本成露天的了,倾盆大雨毫不留情地倒进来。惊惶失措中,室友突然“啊!”的喊了一声,回过头大家都目瞪口呆了:在手电筒微弱的光柱中,只见靠床的那面砖墙在狂风中作波浪状地摆动……“‘小学’(我是小学毕业后14岁当知青的,所以大家叫我做‘小学’),你们赶紧出来,很多房子都倒了!”千钧一发的时刻,连里的男知青们出现在门口。胡乱地披上雨衣,我们慌忙冲了出去。紧张和感激之中了解到,刚才他们冲进连里另外3名女知青的宿舍时,她们正系着斗笠,被他们一把拉出后,房子即刻倒了。知青们都出来了,可周围还住着十多户群众,三四户是草房,七八户砖瓦房。按照往常防台风的经验,住草房的会跑到砖瓦房里,因为砖瓦房牢固。这次不受重视的台风中大家肯定还是这样。于是赶紧一户户敲门通知他们转移出来。当我打开隔壁阿婆的房门时,不知是冷还是惊吓,老人已经在那儿哆嗦不停。我脱下自己的工作服给她穿上,赶紧把老人搀出屋子。半个多小时后,扶老携幼的,我们四五十人跌跌撞撞地向晒谷场走去。通向晒谷场的小路已是泥泞一片,中间又躺着无数的树,十多分钟的路走得特别艰难、漫长。到了晒谷场,所有的人赶快围成一圈,手拉手蹲了下来。这时已经是凌晨4点多,蹲了一个多钟,没有人说话,连小孩也不敢哭了。大家泥塑般蹲着,耳畔只有风呼呼地怒吼,以及自己的祈祷。至今我都在回忆当时拉手的人是谁,可在惊吓与紧张中,没有人记得,或者说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吧,尽管蹲到5点多风已小而天色也已微微发白。14日早上,风渐渐停了。房子基本都成了一堆烂泥巴。在东太农场同个片区还驻扎着七连、八连。听说八连死了6人,连里立刻派小陈、小袁过去帮忙处理后事,我也跟去。八连上下一片混乱,冲天的哭声,让我们心里负载着一种难言的压抑。棺材是用薄薄的床板钉成的,在晃动中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不小心一瞥,甚至可以从床板的小洞里看见死者身体的摇动。棺材后亲人的哭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往前涌来,推动着抬棺材的人。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让大家似乎不敢相信。可是一听说里面有个妈妈和两个小孩遇难了时,大家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人有心,可灾害无情。由于我们九连及时地转移群众,上级后来给我们颁发了集体三等功。可是集体财产橡胶树却是挽救不了的。按照团部规定,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损失情况。橡胶树全部种在宿舍对面的一个山头,叫对面岭。中间隔着一条河,有一条铁桥可以通过。可是现在,两公里外的万泉河都断断续续泛滥到宿舍门口,成了汪洋一片,铁桥早被水龙王卷走了。这意味着,要清点损失,就必须游过眼前这片汪洋。几百米宽的水面,十几米的河深,“哗啦哗啦”流动着浑黄的泥水。我是不久前才刚刚在万泉河学会如何浮在水面,算不上会游泳。可是连里也就只有一名老工人识点水性。任务紧急,我咽了下口水,便和老工人接下了任务。老工人一手托帽子,把纸笔放在里面,游在我的前头。我则战战兢兢地漂浮在后面。水中还有一些树,所以,我在水中漂上一段后赶紧抱棵树喘气,再继续漂。到了一半路程,突然感觉到有东西抓住了脚,心一下子提到了嗓门眼,老工人赶紧回过头喊“小心!”我拼命定住神,想想应该是树枝勾住脚了,挣扎了一番,总算挣脱了。接下去的路程更加小心了,过了半小时,终于顺利地到达对面岭。橡胶树倒了三分之二,清点完回到宿舍已经是下午4点多。连队又赶紧派小黄和小祁去团部报告。来回20公里的路,全部步行,他们回来时已是夜色重重。回想,“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精神。1973年的14号台风,是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按国际标准属特大台风。当时,正值越战期间,据说,美国飞机夏威夷关岛的探测记录已显示:“在南海中部……有一台风眼……”以提醒美国飞机穿越太平洋避开危险路径。灾难过后,中央派了慰问团到琼海,面对771人的死亡人数、成片的倒塌房屋,慰问团的成员不由得也流下眼泪。今天回想这段悲剧,或许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台风的威力。灾害无情,我们随时都必须保持警惕。当年如果不是大家都大意了,也不用付出那般血的代价。而当年我们也责怪气象局没有及时和准确的通知,当晚的广播几乎是在台风来临前才轻描淡写的报道一下,而翻开1973年9月13日的《海南日报》,只有不显眼的几行字告知“9月14风力7至8级”。当年的预测手段还很原始,但今天气象科学进步了,我们真的希望它能帮助我们避免同样的灾难。谨借此文感激当年台风中英勇果断的战友们,以及那段知青岁月。来源:微海南 微信公众号
八门湾的风
海南旅行、美食、文史,西大故事,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