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听不懂的“网梗”!如何让孩子“有话好好说”——

政务   2024-10-31 15:47   吉林  


“完了,芭比Q了”
“雨女无瓜” “尊嘟假嘟”
“xswl” “2333”
“你个老六,我真服了” 
......
不知从何时开始
许多中小学生开始热衷于“网梗”
这些网络用语
逐渐在孩子们中间流传开来
老师家长听不懂这些词句
跟孩子交流起来更是一头雾水

孩子热衷于“网梗”,不是小问题



如今的中小学生,在生活中都会热衷于说些“网梗”。当有的孩子说出某个网络流行词的时候,立刻就会引发周围孩子的反应,即便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网络语言的意思,也丝毫不影响交流的兴趣,甚至把这些“网梗”写进作文里。
对于孩子们来讲,这些网络用语就像一种“社交货币”,它作为一种特定而又有共鸣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自己与同伴之间建立社交关系。
有人认为这只是网络上的一种有趣表达,不必大惊小怪,但面对已经渗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网络世界,孩子们如果长期沉浸在这些网络“烂梗”中,他们的语言天赋、语言思维和思考能力必然会在无形中被束缚。
有的“烂梗”毫无营养,内容空洞、语义歪曲,有的隐晦表达,含沙射影、充满恶趣,这些都会对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判断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所以,网络文字的使用是否规范,绝不是一个小问题!

孩子长期处于不良网络环境,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如果未成年人长时间处在互联网不正确的用语用字环境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之中,不仅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而且可能受到叛逆、暴力等负面情绪的污染,影响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会交往。

传递负面情绪


比如“杠精”一词,在网络上被注解为“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这一群体通常不管别人说什么,先反驳了再说。

还有常见的被扭曲原意的词汇:“口吐芬芳”是骂人,“睿智”是指别人能力差,“卧龙凤雏”是说别人智商欠缺,行为搞笑。


蚕食规范用语

一些“网络热梗”刻意制造标新立异的字眼,如“报giao”“泰裤辣”等被智能输入法记录,使得部分误用在互联网而加速传播。一些自媒体语言表达过于追求“网感”,错字连篇、乱改成语等现象时有出现,难免会干扰孩子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网络热梗”弱化了孩子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成为“文字失语”的一种表现。写作文时,无意识地使用网络用语,不习惯书面化表达;在各种“梗”的影响下,表达没有逻辑,内容空洞而不自知;讲话磕磕巴巴,表达不出正确的意思。


影响青少年发展

一些“大冤种”“栓Q”等类似的“网络热梗”不仅出现在试卷上,也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里、课间的对话中,有时候还会夹杂脏话。这些“网络热梗”有些来自爆火的短视频,有些是游戏“术语”。
对于正处于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如果任由怪象发展,势必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积极的网络环境,需社会各方协同发力



营造纯净、积极的网络空间和成长环境,更需社会各方协同发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专项行动要求,各地网信、教育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形成依法管理和正面引导合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聚焦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畅通举报渠道,集中清理不规范、不文明网络语言文字相关信息,严格落实整治任务。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科普宣传,倡导文明用语用字,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同时,家庭和学校也是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烂梗”侵害的重要防线。拯救被“梗”住的表达欲,需要家长们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深度阅读、一起聊聊天,让孩子学会深度思考,让孩子的语言输出更为生动和完整,体验多样化的表达。学校也应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增强重视,及时观察学生的语言状态,做好家校沟通,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当然,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并不是禁用网络用语。语言具有时代性,网言网语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胡言乱语、粗言鄙语,不规范的互联网“黑话烂梗”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和传承是莫大的伤害。

治理网络“黑话烂梗”是为了让更多有新意、有文化的“梗”流行起来,只有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有话好好说”,使用真诚友善、干净清爽的语言文字,才能营造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

对于满嘴“网梗”的孩子
我们虽不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也应该更谨慎一些、更敏感一些
特别是面对“黑话烂梗”的时候
更加不能只靠等着它们被自然淘汰
应该积极干预、主动引导
避免这些“黑话烂梗”
侵占和干扰了孩子们的规范表达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初审:裴静 杜微
复审:郭旋

终审:韩晶




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由四平市教育局自身创作的版权属四平教育发布官方微信所有,从公开渠道收集、整理的版权归属原作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平教育发布”(微信号:spjyfb)。






为四平教育点亮分享、

四平教育发布
四平市教育局官方帐号,发布四平教育权威资讯,解读教育政策,提供教育信息服务,回应群众关心社会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