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在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抗战馆组建拍摄专班,正式启动京津冀15位抗战老兵及后人的口述史采集工作,旨在抢救性发掘抗战历史,充实抗战史料,助力抗战史研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01
保家卫国,加入晋察冀炮兵团
金平珍,男,汉族,1927年1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行唐县独阳岗乡西差取村。1945年1月入伍,成为晋察冀军区炮兵团一营六连的一名战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金平珍先后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积极投身北大荒建设,1957年复员回乡务农。
金平珍出生于河北行唐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5年1月,18岁的金平珍加入八路军,跟随八路军战士离开家乡,参与到抗日游击的战斗之中。1945年l0月,晋察冀军区在张家口市西山坡营房组建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并从各连队抽调年轻战士加入炮兵团。金平珍凭借其出色的个人素质和作战能力,成为炮兵团19兵团一营六连的一名战士。
金平珍老人向我们回忆了成立当天的场景。当时,聂荣臻同志发表了讲话,鼓励各位炮兵团的各位战士“大炮是我们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武器,丢人不能丢炮,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大炮。有了大炮,我们攻城不用靠梯子、不用炸药包,所以必须保护好大炮,让它在战场上发挥威力。”最后,聂荣臻同志还走到他身前,并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小伙子,就是有点儿瘦,要给你们提高伙食,每天增加二两肉”。聂荣臻同志爱兵如子的形象,让金平珍对八路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八路军的感情。
金平珍年轻时
在炮兵团期间,金平珍被分配到由怀万年担任连长、陈丰担任指导员的炮兵团19兵团一营六连。“一开始,我们连队的武器装备落后,连队才三门炮身短、炮筒长的‘三八式’野战炮。一枚炮弹15斤重,射程能够达到十五里,炮车需要用六头骡子来拉。后来,部队增加了从东北运来的重炮,重炮能够打二十五里,跑车需要用八头骡子来拉。每门大炮六名炮手。在作战时,炮弹都是根据实际情况由炮手自己装卸数量,作战条件很简陋。”回忆起自己参加炮兵团的岁月,金平珍激动地回忆道。
当时,金平珍对精度技巧要求极高的大炮较为陌生。在连长和指导员的教导下,金平珍逐渐掌握使用大炮的技巧,成为一名优秀的炮兵战士。在战斗中,金平珍作战勇敢吃苦,1946年1月,经党小组长贾正才介绍,金平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02
南征北战,奉献青春为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金平珍先后参加攻打望都、徐水、定县等地的战斗。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爆发,金平珍所在部队成功活捉了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立戎,打出了部队的气势。随后,金平珍参与了石家庄攻坚战。
根据金平珍回忆,攻打石家庄是一场恶战。当时,国民党派遣了大批空军阻碍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炮兵部队为了躲避国民党的飞机轰炸,只能“每天晚上走,白天不敢走”。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做好防空准备后,金平珍和战友们在大炮上面放上木板,再用树枝和草做伪装,利用二十多门大炮成功打下敌人的飞机场。随后,金平珍和战友们又配合三纵队成功炸毁了敌人的发电厂,切断了敌人电力供应。
金平珍老人回忆道,“当时,战斗非常激烈,我们炮团动用了53门大炮轰炸敌方阵地,步兵用炸药炸城墙激战六天六夜,才于1947年11月12日取得完全胜利。战斗的过程中,大家都很困乏,为了鼓舞战友们的士气,我从地里捡了些棉花叶和豆叶搓搓,让同志们当烟吸。记得连长来了,我给他卷了一支又大又粗的烟,连长点着后往地上一坐,眯上眼睛,吸一口,吐出一口白烟。”
金平珍的功勋章
石家庄解放后,金平珍随着部队参加进攻太原、兰州、宁夏等地的战斗。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危险和未知,但金平珍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战斗的决心,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在采访中,金平珍向我们分享了他和骡子的故事,“我是炮兵,牲口就是我们的亲密战友,打仗行军全靠它们拉炮车。每次到了目的地,我们就赶紧给它们擦汗,梳理皮毛,抱着它们的头亲亲,像亲兄弟一样对待它们。记得有一次中秋节部队给我们每人发一包月饼,我偷偷地从挎包里取出那包月饼,全部分给了我的骡子战友们。等到十五晚上吃月饼时,连长发现我没有月饼吃后,我如实告诉了他之后,连长从自己的挎包里取出两个给我,那时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月饼”。在部队的十年戎马生活,金平珍只回过一次家,当时部队官兵都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国民党,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金平珍又投身到抗美援朝之中。朝鲜战场条件恶劣、战斗艰苦,“打仗时吃不上饭,饿了吃口炒面抓把雪咽下去”。在朝鲜战场,金平珍曾带领一个排去背炮弹,躲避了美国飞机的轰炸、参加了毛岸英的葬礼,也是在朝鲜战场上,金平珍的耳朵被大炮的震动损坏,听力严重受损。
03
发挥余热,对得起党旗和八一军旗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金平珍被调到东北建设兵团前往离米山县三千多里地的地区参加开垦“北大荒”的任务。金平珍回忆道,“当时,荒无人烟,野草一人多高,我们下车把草砍到平整一块儿地,搭起棉帐篷,开始垦荒”。
1957年,由于水土不服和身体不适,金平珍复员返乡务农。在村民的帮助下,村内为金平珍盖了三间小房,过着平淡的生活。金平珍始终以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要求要求自己,即使自己条件再辛苦,也不愿意麻烦组织给他走特殊渠道。
★
抗战馆工作人员在走访中
在采访中,金平珍说,“我觉得我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活下来就不容易,能吃得饱穿得暖就很知足了。我认为,我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对得起党旗和八一军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京津冀抗战老兵口述史项目
正在持续进行中
感谢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石家庄市文明办
石家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行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河北992大家帮志愿服务队
行唐县爱心会
对本次采访活动的大力支持
撰 稿:王业鑫
编 辑:黄新伍
审 核:亢 宁
监 制: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