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局局长表示
零散工业用地将转为非工业用地
土地工务局昨向城规会介绍新一份《青洲都市化整治计划》。规划居住人口由2.7万人调低至1.3万人,共规划44幅地段,总用地面积维持不变,为23.8万平方米。工务局副局长麦达尧表示,与2010年的规划相比,青洲山保育面积增大两倍多、绿化面积增加、人口密度降低,进一步优化青洲的居住环境。
扩青洲山保育范围
2010年的整治计划将青洲划为52幅发展地段,规划人口达2.7万人。最新一份整治计划预计居住人口1.3万。其中,H2类居住用地26幅,占比约两成一。区内北部新增康体及市政设施,南部设置商业、文化及康体等设施,成为区域内的活力文化节点。预计总建筑面积逾61万平方米,较原有规划大减四成一。参考城市设计研究方案,裙楼主要功能为商业办公,塔楼主要功能为住宅。
联筷子基视廊限高
青洲都市化整治规划范围
有城规会委员建议开放青洲山或围绕青洲山建设栈道让公众接近。工务局城市规划厅长梁耀鸿表示,规划将青洲山列为不可都市化和生态保护区,无安排开放山体供公众使用,建设栈道有困难。因应保护青洲山周边环境和景观,区内楼宇限高基准为50米,地积比率基准为8倍。至于有委员提出增加学校用地,梁耀鸿指当局会积极考虑,已预留独立的公用设施用地,暂未有具体安排。
现有工业暂时保持
新修订的整治计划提出区内的工业用地日后须调整为非工业用途,建议用于商业或旅游娱乐,有委员关注工业用地改建时间表。梁耀鸿表示,政府没有强制运行时间,不会勒迁即时改建。现时区内有几幅工业用地,将来重建时须按规划更改为商业用地。
区内建立体慢行网
整治计划将结合绿地空间及路侧行人道,以步行道、行人天桥、地面步行廊道等多种方式在区内形成便捷可达的立体慢行系统路网,连接区内主要公用设施及绿地或公共开放空间。梁耀鸿表示,青洲塘用地未来会维持,但保留码头的同时,亦与海事局达共识,将来拨出部分空间连接周边的慢行步行系统。
黎永亮受访表示,新修订的《青洲都市化整治计划》是以北区-1详细规划去做,属于北区-1其中一部分。由于北区-1详规尚未出台,现时向社会公开新修订的《青洲都市化整治计划》后,当局发出规划条件图时亦有依据,认为做法恰当。
工务局指出,由于青洲有较多未发展用地,现存土地权属多样,用地零碎不规则。依据澳门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区内零散工业用地须调整为非工业用途,规划建议用于商业或旅游娱乐用地。区内设独立占地公用设施,均衡分布于区内,服务于区内新增的居住人口。区内有多处公用设施附设于楼宇内。规划有社会设施,如长者日间中心、家庭及社区服务设施等。
青洲区内的基础设施总用地面积中约5,151平方米为自来水厂用地及新增变电站。中途仓未来将迁移,用地转作公用设施。疏浚码头未来将调整至跨境工业区南侧。市政屠房未来亦考虑迁移至区外。麦达尧称,在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人工岛兴建的中途仓已竣工,具体搬迁时间需视乎有关部门安排;规划提出搬迁屠房是愿景,暂时仍会继续使用,长远规划方向希望搬迁后,用地变成海岸活力的节点。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