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
海边的人一律用惊奇而又不信任的目光迎接着他:“买牛?就你?”
“不会缺你们一分钱的。”依旧带着稚气的脸一阵臊红,但是话说得十分硬气。
一个皮肤闪着古铜色光泽的大汉站在他面前,一双小眼,透着一股海边人才有的野蛮。他嘲弄地一笑,把他带到海滩。
(A)一片粗硕的芦苇,郁郁苍苍。透过芦秆的空隙,看见大海在闪光。乍看,海滩是沉寂的。但大汉一声轰雷般的吼叫,芦苇丛中卧伏着的牛被惊了起来。那些牛聚向一处,朝远处的大海边凶猛地奔腾,芦苇在劈开,在折断,发出“咔吧咔吧”的爆裂声。
大汉用粗臂分开芦苇,跟着追去。他紧紧地跟上。
牛群被一直逼到大海与芦苇之间的一块空白的褐色地带,挤成一团。
大汉坐下了,只给他一个脊背:“喂,要哪一头?”
他转头看向大海。(B)无涯的大海发出惊心动魄的澎湃之声。一排排巨浪,朝岸边滚动着,浪脊巍然耸动,形成一道道暗绿色的拱墙,压过来了,轰然摔在沙滩上……
他竟忘了他是来买牛的,久久地看着猛烈、癫狂的大海,转而又看着那群在海边听着涛声长大的大牛。
“我要最高、最大、最凶的那一头!”他站起来。
大汉古怪地一笑,朝他点点头。
他立即毫不含糊、报复性地也朝对方点点头。
大汉朝牛群冲去。牛群炸了,四处奔突。他紧紧盯着一头鬃毛亮得发黑的大牛,牛闪电般地从他身边不断闪过。
他站着不动。
那条大牛直朝大海扑去。在蓝白色的浪峰和高阔的蓝天映衬下,这家伙显得十分威武。
“就是它!就是它!”他在心中叫着。
大牛冲到了海里,一排浪头打过来。当海浪在它身上碰成碎沫散落后,它昂首天空,响起重浊的“哞哞”之声。那声音和飒飒波声融合在一起,让人心颤。
大汉追了过去,解下挂在腰里的一圈绳索,“砰”地飞出去,绳圈不偏不斜地套在它的颈上。大牛把大汉拉倒了,但它也双腿跪在了沙滩上。大汉一跳而起扑上去骑到它颈上,用手抓住自它幼年时就穿在它鼻上的铜栓。大牛站起来继续跑动,并用力甩着脑袋,企图把大汉甩落下来。大汉一手死死抱着它的颈,一手迅速地在铜栓上扣上了绳子,然后抓着绳子往旁边一跳。绷绳一下绷直了,那牛从鼻子里发出一阵嘶鸣,以大汉为圆心,蹦跳着打着圆圈。大汉慢慢收紧绳子。它暴躁地跺了跺蹄子,用犄角掀翻了几块泥土,终于站住了。
大汉气喘吁吁地牵着它走向他:“喂,行……行吗?”
他望着它:眼睛呈黑色,鼻吼喷出的气流冲倒了两旁的野草,一对如大象巨齿一般的犄角,有力地伸向两侧,角尖锋利得叫人担忧。它的身体仿佛是用巨锤砸出来,显出一团团强劲的肉疙瘩,粗长的尾巴一刻不停地甩动着,把芦苇打得七倒八歪。
有那么片刻的时间,他有点儿胆寒了,用双手抱着肩。他的声音分明在发颤,麻秸般的细腿在不自禁地抖动。
大汉笑笑,把牛牵到村里。众人围过来观看着。
大汉问:“你真要吗?”
“我已说过了。”
“七百块钱。”大汉把众人商定的价格告诉他。
“有这么多的钱吗?”大汉咬着厚嘴唇笑笑。
他又望着众人,钱在手里攥得更紧了。
大汉吹了口气,说:“算了,让它重回到海滩上去吧。你们就不想想,大人们怎么会把哗哗七百块票子搁在这么个小毛头身上?”大汉说完转向他:“喂,你长这么大,才摸过几个钢镚儿呀?你数数能数到七百了吗?啊?你买牛?去,还是找小狗儿玩去吧!哈哈哈……”说完他就要解掉牛绳。
那些海边的人都张嘴大笑:“哈哈哈……”
他一把抓住牛绳,用尖利的牙齿一口咬断线绳,把钱包丢在地上。
“嗬!”大汉闭起一只眼看着他,像瞄准什么似的。当他见到厚厚一沓票子时,脸刷地红了。大汉不住地用手指蘸着唾液,点完了钱,尴尬地笑着。
他睥睨了大汉一眼,牵着牛,拨开人群就走。
大汉追上去,不再嘲弄,一派诚意:“好样的,小老弟!我喜欢你!不过我还得帮助你把它送回去。”见他不答理,大汉连忙说:“不是瞧不起你,这牛太凶!你……你没有这把力气。”
“我能!”他紧紧地牵着牛绳。
“那你身边还有钱回家吗?还还价吧!”大汉说。
他回头看了看大汉:“有。”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用手在嘴边做成喇叭,“大叔,你刚才逮牛可逮得真好看……”
这声音在旷野荒郊上飞扬,袅袅余音消逝在苍茫里。他们长时间对望着。然后,他掉转身去,向西走了。牛在盐迹斑斑的黄泥路上烙下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蹄印。
大汉向他不断地摇动着手,一直看着他和牛消失在漫漫荒原上……
1.围绕海牛,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要买海牛 —→ —→ —→买下海牛 —→
2.在(A)(B)两处写景语句中任选一处,品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选( )处品析:
3.结合具体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l 大汉古怪地一笑,朝他点点头。(试用第一人称,写出大汉此时的心理活动。)
l 他立即毫不含糊、报复性地也朝对方点点头。(这一句表现了少年怎样的性格特点?)
大汉的心理活动:
少年的性格特点:
4.在17~20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海牛的叫声,如“ ”等语句;又写了海牛的动作,如“ ”等语句;还写了海牛的 ,如“一对如大象巨齿一般的犄角”“一团团强劲的肉疙瘩”等语句。作者对海牛的多方面描写,突出表现了海牛 的形象特点。
5.文章结尾写了少年和大汉彼此产生好感。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好在哪里。
1.相中海牛 驯服海牛 牵走海牛
2.(A)描写了粗硕苍郁的芦苇、沉寂的海滩,交代了海牛的生长环境,以静衬动,衬托了海牛被惊起的奔腾的声势。
(B)以大海的汹涌之态衬托海牛的野性,交代了海牛的生长环境,写出了大海对少年内心带来的震撼并使他受到感染。
3.大汉的心理活动:示例:就你这个年纪、这副身板,也能驯服那头海牛吗?到时候有你好看的。(意对即可)
少年的性格特点:倔强、要强,有自信,有自尊。(符合语境及人物身份即可)
4.示例:响起重浊的“哞哞”之声 蹦跳着打着圆圈 外表 威猛凶悍(野性难驯)
5.这样写能表现他和大汉彼此间惺惺相惜,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两人之前的态度形成对比,使情节的发展变化更加起伏有致;这样写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少年从一个男孩开始向男子汉转变。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