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妹妹 义举暖心
(1)“你看我的‘五湖四海套’,都是爱心人士送给我的。”绒衣、线帽,戴着口罩,不修边幅,一身不搭的穿戴,裹在了志愿者刘仙身上。
(2)“有没有肉?”“有没有防护服?”……刘仙见人便问,经常让对方摸不着头脑。她解释说,防护服是她在帮武汉各家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筹集的防护物资;肉等生活物资则是用来给医护人员做盒饭的。
(3)刘仙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做起了团餐生意,在全国开了100多家分店。2月初,对接过武汉的医院、递交了支援申请书后,她带着志愿者团队和食材,驾车10余个小时,抵达位于武汉光谷的门店。由于春节假期员工放假,大家七手八脚,开门、消毒、整理厨房设备,开始准备盒饭。2月4日,刘仙为一线医护人员送去了自己做的第一批盒饭。
(4)“特殊时期,食堂面临的需求超出了承载能力。有的医生为保证患者吃上热饭热菜,经常连吃几天方便面……”刘仙说,“我是党员,危难关头就要冲在前面,更何况让大家吃上热菜热饭还是我的专长。”
(5)“医护人员要吃肉,才更有营养和体力。”刘仙做的盒饭,坚持两荤一素,肉多管饱。刘仙简单算了一笔账:为保证质量,她给料都很足,每斤生肉只能做2份盒饭。5个人的团队平均每天要为一线医护人员做出五六百份盒饭,至少需要200多斤肉。
(6)武汉市内交通一度暂缓,刘仙还要驾车奔走各家医院,为医务人员送上热乎的盒饭。因为她常穿一件雨衣,医务人员亲切地叫她“雨衣妹妹”。很快,“雨衣妹妹”这个名字在医务人员中传开了,大伙儿私下说,这个年轻的四川姑娘喂饱了他们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
(7)连续40多天,为武汉医务人员送出2万余份免费盒饭;成为一个“爱心驿站”,累计募集发放近350万元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刘仙的这身小“雨衣”已成为一把“大伞”。这把“大伞”下,还集聚了上万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刘仙叫他们“雨衣成员”。
(8)“哪里需要帮助,‘雨衣成员’一呼百应,努力快速解决问题。”刘仙说,“我正在注册‘雨衣公益’,我们要把公益一直进行下去。”
(9)近日,返回成都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刘仙,在微信朋友圈里开启了“打广告带货”的新业务。“武汉有热干面、潜江有小龙虾……白衣天使为湖北拼过命,咱们也能为湖北‘拼个单’,请大家多支持湖北同胞的农副产品。我们拉上一把,湖北很快就归队了!”
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不修边幅:
(2)一呼百应:
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6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请你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1自然段只有语言描写这一种描写方法。( )
2)作者在文章的第2、4、9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三次省略号,其作用是相同。( )
3)第7自然段中“连续40多天”“2万余份免费盒饭”“近350万元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这些数字的使用,更写出了“雨衣妹妹”在疫情期间的暖心义举。( )
4)文章从侧面描写,间接塑造“雨衣妹妹”这一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方法。( )
四、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下面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叙述
五、第7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刘仙的这身小“雨衣”已成为一把“大伞”?
六、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最恰当的选项是
( )
A. 写出了“雨衣妹妹”刘仙在疫情期间常身穿一件雨衣为医务人员送上热腾腾的盒饭,解决了部分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而后又提供了部分物资,其义举暖心。
B. 写出了“雨衣妹妹”在武汉爆发疫情时,想要用自己所长为此次“战疫”贡献力量,因此主动请愿自带物资奔赴武汉,成为最美逆行者。
C. 写出了“雨衣妹妹”不仅在疫情期间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盒饭、募集物质,呼吁全国各地爱心人士齐做公益,而且还在回乡隔离期间为拉动武汉经济做宣传,是一名心系国家的优秀党员。
D. 写出了“雨衣妹妹”刘仙时刻牢记党员使命,危难关头冲在前面,切实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一、(1)指个人不注重着装打扮和外貌的修饰整理。
(2)指一人发起号召有很多人响应。
二、刘仙常身穿一件雨衣为医护人员送上热乎的盒饭,大家亲切地称其“雨衣妹妹”。
三、× √ √ ×
四、A
五、在疫情席卷武汉时,“雨衣妹妹”暖心义举感动众人,她心系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影响了大家,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加入其中,所以说小“雨衣”成为一把“大伞”,为前线医护人员“遮风挡雨”,作者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日益庞大的志愿队伍”与“雨伞”这一事物联系起来,特点鲜明、文笔精炼、突出刘仙暖心义举的影响力使志愿者队伍壮大起来,这一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答案不唯一)
六、C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