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七年大雪,杭州城西的官道两侧的老槐树被积雪压得吱呀作响。胡宏的"涤尘茶寮"里,阿菱正用火钳拨弄铜炉中的银丝炭,忽听得竹帘被朔风掀得哗啦作响。一只青筋暴起的手攥住帘边,裹着破棉袄的老妇踉跄扑到茶案前,怀中跌出块裂成三瓣的太极玉,墨色阴阳鱼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青光。
"求先生救救王家!"老妇咳出冰碴,发间凝结的霜花簌簌落在茶案上,"自打三日前拆了祠堂的照壁,主母病重咳血,老爷被诬贪污下狱,小少爷摔断腿,连看门十年的老黄犬都撞死在西南墙角!"
胡宏拾起残玉,指尖掠过裂痕时,青瓷盏中的龙井竟泛起血色涟漪。他闭目掐指,忽见案上茶烟凝成三缕青蛇,分别钻向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位。"备车,带上五色茶籽。"他抓起挂在墙角的乌木茶箱,箱角铜铃铛无风自鸣。
王家大宅的飞檐挂着三尺冰凌,胡宏执紫檀罗盘绕宅三匝,雪地上脚印渐成先天八卦图形:
西南坤位:墙根积雪下露出半截黑猫尸首,裂开的墙缝中钻出百足蜈蚣,每只背甲皆生人面纹。"坤为母,缺角则阴秽侵宅。"他蘸取猫尸黑血在掌心画出卦象,"主母心肺溃烂,可是每逢子时呕出带鳞黑血?"
西北乾位:断裂的镇宅石狮口中渗出铁锈味黑水,狮目处镶嵌的琉璃珠已化作赤红色。"乾位塌陷,金气泄如刀。"胡宏以茶汤洗目,忽见虚空中浮现镣铐幻影,"家主戌日入狱,可是因账册凭空多出五万两虚银?"
东北艮位:枯井边积雪突陷,井底传来幼童呜咽,声如钝刀刮骨。阿菱探身欲看,被胡宏一把扯回——井壁青苔竟组成张牙舞爪的"凶"字。"艮为少男,地脉断则骨肉离。"他掷出三枚茶钱,井中顿时响起瓦罐碎裂声。
忽听得阿菱轻呼,主母厢房窗纸渗出黑血,凝成个扭曲的"慈"字;西北书房门锁无风自开,铁链上浮现"义"字血痕;东北角井口积雪上,赫然有个倒写的"孝"字,笔画间似有无数小手抓挠。
胡宏从茶箱取出三件镇物:
西南埋桃木:刻"慈"字的雷击桃木桩浸入三年雄鸡血,插入猫尸所在墙根时,地底传来老妇哀嚎。阿菱眼见木桩纹路竟与主母掌纹暗合,惊觉那老妇原是王家乳母。
西北镇铜钱:五帝钱穿百年红绳缠住石狮断首,绳结暗合二十八宿方位。当胡宏将"义"字枷锁拓印压入狮口,夜空忽现魁星踢斗之象,狱中传来梆子声恰是四更。
东北撒朱砂:混着"孝"字血书的朱砂米撒入枯井,井底腾起的白雾中浮现幼童抓周场景——本该抓书本的小手,却被暗中替换成染血的玉如意。
子时三刻阴风大作,西南墙根涌出黑血凝成百条蜈蚣,被茶寮带来的五色茶籽尽数吸干;西北铁链熔成铜汁,在地面绘出完整账册;东北井口爬出的青面小鬼,触到朱砂米即化灰烬。寅时鸡鸣,主母咳出三只金睛蜈蚣,狱卒快马传来老爷冤案昭雪的消息,小少爷断骨处钻出条青蛇,落地即僵。
归途马车上,阿菱摩挲着染血的"慈""义""孝"三字帛书:"既是缺角煞,为何破局要刻字?那太极玉..."
胡宏掀开车帘,雪地上三串脚印忽隐忽现:"二十年前王御史弹劾茶马司贪污,那裂玉本是吐蕃高僧所赠的功德佩。你看——"他指尖轻点,帛书血迹竟化作茶汤,"慈字少心则为兹,义字失我即为仪,孝字无子便成老。宅缺三隅尚可补,人心失德才是真劫。"
茶馆门前积雪中,三串脚印分别走向不同方向:虎头靴印通往按察司衙门,绣鞋印没入太医府邸,草履痕延伸向城外乱葬岗。阿菱正欲追问,忽见柜台上的太极玉已恢复如初,只是阴阳鱼眼中各多了一点猩红。
妙道茶香
一盏茶里藏山河,半片叶上写春秋(关注公众号,听更多茶香里的尘世奇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