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杨自权主任团队在省内骨科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为1名DDH(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和2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全功能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下的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这一创新手术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山医大一院骨科在关节外科领域迈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据杨自权主任介绍,全功能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手术区别于传统关节置换手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术前患者CT数据采集,实现了个体化手术规划。这一技术能够精确测量术中截骨量、假体型号及安放位置,将假体安放位置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水平,假体安放角度误差更是控制在1度以内。这种“量体裁衣”式的关节外科手术诊疗模式,不仅延长了假体的使用寿命,还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实现了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
在手术过程中,全功能关节置换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DDH患者,机器人通过术前计算机精准测算出髋关节真臼位置、臼杯外展角度、前倾角度以及股骨柄型号等关键参数,确保了手术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而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机器人则通过精准截骨实现了膝关节屈伸间隙的平衡,减少了开髓和软组织松解的操作,与时下热门的FA对线(功能性对线)观念高度吻合。
杨自权主任团队在实施手术时,充分利用了机器人的智能化特点。例如,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股骨截骨和胫骨截骨时,机器人能够精确控制截骨量和截骨方向,确保假体的精准安装。同时,在机器人辅助下磨挫髋臼的过程中,机器人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山医大一院骨科在关节外科领域的雄厚实力,也展示了全功能关节置换机器人在复杂髋关节、膝关节病变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杨自权主任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骨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关节外科也已经进入微创化时代。全功能关节置换机器人的应用,为关节置换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能够以更精准的方式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