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普立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普立乡党建引领,以一幅绝美的画卷,尼珠河大峡谷为起点,绘制了一幅就近就业的新蓝图,就业、医疗、教育等一件件民生实事,让人民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党建引领,筑牢就业基础。普立乡以“党建+”为总抓手,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合,厚植为民服务情怀,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着眼基层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需求,着力抓好就地就便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两个“组织化”,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新高地、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传承艰苦奋斗示范点”三个定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参与群体广泛、多元业态融合优势,通过“避暑+旅游”“节会+旅游”“研学+旅游”“美食+旅游”等模式,“一旅”生百业,百业促就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旅游产业吸纳就地就近就业规模。
依托旅游,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探索新型就业模式,精准对接群众就业需求,通过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小岗位”托起就近就业“大民生”。一方面,严格落实乡村公益性岗位惠民政策。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脱贫劳动力和未消除风险的防返贫监测劳动力进行选聘,不仅解决困难群体就近就地就业问题,更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身发展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提升人居环境、美化乡村面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依托尼珠河大峡谷景区、采云官寨乡村振兴示范点、普立乡老厂村火石地宣威火腿庄园等载体,聚焦文旅产业链,激活用工人才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就地就业增收与推动普立乡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双赢。
党建引领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是普立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建引领,筑牢就业基础、依托旅游,拓宽就业渠道等举措,普立乡不仅实现了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尼珠河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更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未来,普立乡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新的就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打响尼珠河峡谷景区这个拳头品牌,引领带动全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贡献普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