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影响
品种是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内在因素。我国的棉花品种繁多但优良性状突出的比较少,加之近年来供种渠道不断增加,品种更新换代加速,种植品种混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棉花的质量。由于近年来棉种行业严重亏损,棉种市场秩序较混乱,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难以形成主打的品种和品牌。但随着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化进程不断得到推进,已有部分棉农注意到纺织企业配棉的需求,认识到不同棉花品种的内在纤维品质有很大区别,不再片面追求单产高、衣分高、抗病虫、色泽好的品种,开始注重棉花内在品质,棉花一致性不断得到加强。同时,新疆机采棉均是将原有的手摘方式的棉花按照机采的要求进行种植,始果始节位低、株型松散、成熟期较松散、纤维短、质量较差,不是机采棉的最佳选择品种,加工出的皮棉不尽如人意,在品种选择与新品种选育上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栽培管理与交售流通环节
棉花栽培管理过程中,棉农盲目追求高密度、田间施肥种类单一,棉田残膜回收量甚少,或基本上不回收,导致残膜逐年增加,宜棉区耕地有限,棉田只能向非宜棉区扩张,加之劳力不足,管理粗放,并且我国多数区域棉田分散,规模化种植条件差,客观上导致质量指标的不一致。
在交售流通环节上,棉花采摘、运输过程中使用塑料编织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此外,棉农在户外摊晒籽棉时,受环境条件影响,极易造成动物毛发及杂物混入,形成异性纤维。由于担心综合指标低的棉花卖不出去,棉农有意识的将优等棉花和低等棉花掺混在一起优劣混卖。形成资源浪费,造成棉花品质普遍中等偏下,高品质棉花匮乏。
三、采摘方式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棉区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手摘方式。棉农采摘棉花时较为粗放,按数量采摘、分级存放意识差,采集方式随意性大。部分棉农习惯揪桃剥棉,个别地区甚至还有拔杆剥桃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棉花采摘雇工困难,棉花早采现象严重,少数地区一次性采摘,未成熟的棉桃被采,造成棉花质量下降。
同时,机采棉的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也带来含杂多、“三丝”多、长度短等质量问题。由于机采棉在采收过程中,缺少对采收对象的选择性,极易将地膜残片等异性纤维一同收集,造成异性纤维增多、杂质偏大等问题。再加上后续加工中,为了除杂干净,过度烘干开清,造成了对棉花强力、长度等内在指标的损害,增加了短纤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采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四、棉花加工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棉企加工利润越来越小,出现劳动用工减少,质量管理不到位现象。一些企业加工过程中未正确处理好产量和质量的关系,轧工速度控制不当、排杂不彻底或不排,导致棉花长度严重损伤、短纤含量增加,同时含杂较高,棉结、索丝较多。另一方面随着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取消,各类小包棉等无证企业有卷土重来之势,其质量意识淡薄,生产的小包棉多是白板包,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利于纺企维护权益,也不利于打击和追责。
节选于中国纤维检验网,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