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传来!春节在今年12月6日成功申遗,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让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华大地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力捍卫与传承,更是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春节申遗成功,无疑会将中国春节的魅力播撒到世界各个角落,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传承千年的节日庆典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与无尽魅力。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期间的每一天都有独特的习俗和讲究,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场春节习俗大盘点,感受浓浓的年味。
小年:祭灶神,扫尘土
小年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灶神。传说灶王爷要在这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一家人这一年的善恶之事。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几句,会在灶台上摆上糖果、糕点等供品,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过后,就要开始大扫除啦!全家总动员,扫去一年的灰尘和晦气,寓意着除旧迎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四,扫房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把家里的家具、墙壁、天花板都擦拭得干干净净,把角落里的蜘蛛网清理掉,把旧衣物、杂物整理出来,该扔的扔,该收的收。这不仅是为了让家里看起来整洁美观,更是一种对新年的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干干净净、顺顺利利。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豆腐谐音 “都福”,寓意着福气满满。在过去,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会早早地起来磨豆腐,准备过年期间的食材。如今,虽然很多人不再自己磨豆腐,但豆腐依然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无论是凉拌豆腐、红烧豆腐还是鱼头豆腐汤,都深受大家喜爱。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民间有 “二十六,割年肉” 的说法,这一天人们会去集市上挑选新鲜的猪肉,为年夜饭和春节期间的美食做准备。在过去,生活条件有限,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丰盛的肉食,所以割年肉也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团圆。腊月二十七:宰年鸡
到了腊月二十七,就要开始准备家禽了。宰年鸡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鸡肉可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如红烧鸡块、宫保鸡丁、鸡汤等。而且,鸡在传统文化中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鸡” 同 “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高照,万事顺遂。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八,把面发”,发面寓意着发财、发达。这一天人们会忙着发面,准备蒸馒头、包子、花卷等面食。蒸好的面食不仅可以在过年期间食用,还可以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看着白白胖胖的馒头出锅,满满的都是年的味道。腊月二十九:贴春联
春联是春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腊月二十九,人们会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红红的灯笼,把家里装扮得喜气洋洋。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对新年的祝福,有对家庭和睦的期盼,还有对风调雨顺的祈愿。当贴上春联的那一刻,新年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大年三十:年夜饭、守岁
大年三十是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肴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有它的寓意,比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饺子寓意着交好运等。吃完年夜饭,就是守岁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看春晚、玩游戏,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正月初一:拜年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给长辈拜年。长辈们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祝福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社交活动,它增进了亲情、友情,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的亲情。正月初二:回娘家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娘家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女儿一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回娘家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和对家庭和睦的追求。正月初五:迎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 “破五”,这一天要 “赶五穷”,包括 “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同时,也是迎接财神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早早地起床,放鞭炮、烧香,祈求财神爷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生意兴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元宵象征着团圆美满,花灯则把夜晚装扮得绚丽多彩。猜灯谜更是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人们在欢乐中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也为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虽然有些习俗的形式可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依然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小年的来历】
腊月二十三,又称 “小年”,是中国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传统日子。民谣中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习俗,因为灶神要上天庭复命。此外,还有 “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法,即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进行祭灶。
【为什么南方北方小年不同天】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当时小年并无两天之分,可见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历史更为悠久。那么变化是何时发生的呢?这要追溯到清朝。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皇帝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工作,为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拜祭灶王爷。此后王族、贝勒纷纷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既然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都在这一天拜神,那么工作人员(如差役下人等)就只能推后一天再拜。自此,官民开始在不同日子过小年。
到了民国,民间形成了 “官三、民四” 的说法,即科级以上干部二十三日祭灶,一般群众推迟到二十四日。祭灶时要摆三幅碗筷,据说灶王爷有个大老婆,还包了个二奶。后来,由于社会进步、人人平等,大家都效仿皇帝,沾沾 “贵气”,改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因过去皇城在北京,北方受其影响较大,而南方仍与普通民众的传统保持一致。
【春节民谣知多少】
有民谣记载:“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的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依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还有一种说法是:“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正月初一是怎么来的?】
公元前 2000 多年前,舜即天子位,率众部下祭拜天地。从此那一天便被定为岁首,也就是正月初一,此即新年的来历。古时春节称为元旦,“元” 意为头,即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 “三元”。它又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称 “三朝”;同时还称三朔、三始等。
【跟新闻联播学传统拜年】
看出其中的玄机了吗?其实男女自古有别。标准的男子问好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人不抱拳,只压手 [图]。这与中国自古 “男左女右” 的传统一脉相承。若左右手弄反,那可是哀拳,报丧、求饶才会使用。
【本命年为何穿红】
风水位理学认为,逢本命年时,生肖守护神要去天庭参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述职,此时对人的保护会减弱,妖魔邪祟便会乘虚而入,而红色能够去灾辟邪。这与 “过年” 贴春联的来历也有关联,所以人们穿红衣服、系红腰带以去灾辟邪,后来甚至连内裤袜子都要红色。
【春节福字倒着贴还是顺贴】
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种地方。一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因为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另一种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中国最早的对联】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过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写着降鬼大神 “神荼” 和 “郁垒” 的两块大桃板,用以驱鬼压邪。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 964 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秀秀看,你家春联今年写什么?不知道写什么,看这篇文章哦《名家对联百余副,留着过年用!》
【春联如何分左右?】
- 传统的对联帖法:上联帖在右,下联帖在左。横批帖在门上正中,横批必须从右向左写。
- 现代的对联帖法,关键看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写的,对联就应该上联帖在右,下联帖在左;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对联就应该上联帖在左,下联帖在右。
【春节前说传统礼仪:奉茶之道】
客人来访应马上奉茶。奉茶前需先询问客人的喜好。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烫伤客人。若有两位以上访客,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
【最早的门神】
《山海经》记载:在大海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蜿蜒三千里的桃树,桃树上有一个鬼门,门上有两个神人,名曰:神荼、郁垒。他们会把害人的鬼全部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有凶鬼即被二神缚之喂虎。
【贴门神来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大举屠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家族,甚至连婴儿也不放过。后来李世民担心兄弟的鬼魂前来索命,于是派尉迟恭与秦琼担任门前守卫。但后来因二人年老,无法长期担任,只好绘制二人的画像挂在门口,这便是后世门神的由来,此传说后被吴承恩的《西游记》引用。
【除夕早上有扫墓风俗的注意了,这些讲究要知道】
- 扫墓的程序:修正墓地 — 上香 — 上肉 — 敬酒 — 拜祭 — 放炮送别。
- 哪些人不适合扫墓:孕妇、正在来例假的女性、7 岁以下阳气虚弱的孩子、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等。
- 如果去世者是晚辈,前辈前去扫墓需要带与死者同辈的亲友一起前去。
【历史上的正月演变】
春节以前叫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传说始于颛顼,已有五千年历史。但正月的时间不一,夏朝时以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时又以十一月为正月,分别称为夏正、殷正、周正,合称三正。秦始皇规定十月为正月,汉武帝时,才规定一月为正月,沿用至今。
【春节为何给压岁钱】
来历一: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 “岁” 与 “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 “年” 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来历二: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赐予南陔一些金钱压惊,从此 “压岁钱” 在民间流传开来。
【春节习俗,你那里有几项?】
⑴贴门神⑵贴春联⑶跳大傩⑷舞龙舞狮子⑸守岁⑹贴花鸡⑺扫墓祭祖⑻打年糕⑼做豆腐⑽谢灶⑾门后立甘蔗,长年门蔗⑿庙会摸石猴⒀除夕敲钟声⒁包饺子⒂包汤圆⒃初五送穷土,初七捞鱼生⒄饭里放荸荠,谓之 “挖元宝”⒅打花鼓⒆贴吊钱
【古人春节都喝什么?】
一种叫 “屠苏酒”,另一种叫 “椒柏酒”。“屠苏” 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唐朝人喝这两种酒,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原因据说是 “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古人没有春晚,守岁时如何消遣】
宋代陆游在《除夕雪》中写道:“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唐代杜审言《除夕有怀》中有 “兴尽闻壶夫,宵阑见斗横” 的诗句,可见喝酒、写符、玩猜谜、甚至打麻将游戏是古人在守岁时的消遣方式。亲,您准备做什么?
【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
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还会把 “扫帚星” 引来,招致霉运。若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这习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留着,大年夜将家里扫除干净后,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春节说饺子的来历】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 “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医用,类似胶囊)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是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从初一开始,占岁七日】
相传女娲造人用了七天,第一天造了鸡,第二天造了狗…… 第七天造了人,所以一年里开始的七天,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东方朔的《岁占》说:正月初一 “鸡日”,初二 “狗日”,初三 “猪日”,初四 “羊日”,初五 “牛日”,初六 “马日”,初七 “人日”,初八则为 “谷日”。
【正月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在很多地区,正月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在北方还会在这天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南方为初五),不管是平常百姓还是商家,都要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即把请来的财神印刷品焚化,而且中午要吃馄饨,俗称 “元宝汤”,祭祀常用鱼和羊肉。一些大商号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发大财。
【正月初二说财神】
财神是道教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民间信仰。其中月财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李诡祖、比干、范蠡、刘海被奉为文财神,钟馗和关公被奉为赐福镇宅的武财神。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 “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福建福安初二为何不拜年?】
这是全国唯一的日寇侵华民俗纪念日。明嘉靖年间,一年的除夕,倭寇趁福安过年时攻入城中,大肆杀戮,城中死伤惨重,大多家中均有亡故。直到戚继光从浙江赶来,赶走倭寇,已是大年初一了。其后,为悼念死去的亲人,大年初二 “做白年”,均不走动,习俗延续至今。当年初二办丧、初五发丧的原因,也影响了福安人民的习俗,初二、初五时间均不拜年。去福安的朋友,要注意当地的民俗,虽然热情的福安人民会给予变通,但仍要尊重当地的民俗禁忌。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许多地方都有一种叫做 “赶五穷” 的风俗,包括 “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正月从今天开始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赶得远远的。然后要吃饺子,俗称 “捏小人嘴”。
【正月初七:人日】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就有了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并有了人日戴 “人胜” 的习俗,即一种头饰。南北朝诗人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的诗句指的就是这天。唐代后此节更盛,皇帝常常在这天大宴群臣。
【正月十三上花灯】
旧时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 “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 之说。此外还被称作 “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 “点灶灯”。主要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称为 “灯头” 之日。
【元宵节起源】
说法一:传说元宵节为汉文帝为纪念平诸吕而设。吕后死后,吕氏兄弟担心失势,在吕禄家中谋划谋反。齐王刘囊联合周勃、陈平,设计平定诸吕之乱。其后汉文帝刘恒登基,就把平息叛乱的这一天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成了重大节日。
说法二:道教曾把一年中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 “三元”。汉末道教的五斗米道崇奉的天官、地官、水官,分别生于上、中、下三元节。所以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上元节又是一年中第一次月圆之夜,所以也成为了重要节日。说法三: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说法四: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那璀璨的元宵花灯渐次熄灭,如梦幻泡影般消散于夜色之中,也就意味着我们传统春节那最为热烈欢腾、充满喧嚣与温情的华章悄然落下了帷幕。
在这段被浓郁年味所萦绕的时光里,我们领略了小年祭灶时的庄重与祈愿,感受了除夕守岁时阖家团圆的温馨与安宁,见证了初一拜年时的恭敬与喜庆,还有那走亲访友间传递的浓浓的情谊与关怀。
从贴门神、写春联的精心布置,到舞龙舞狮、跳大傩的热闹非凡;从吃年夜饭、包饺子的其乐融融,到放鞭炮、迎财神的欢快喧嚣,每一个习俗都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此刻,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丰富多彩、饱含深意的传统习俗时,怎能不被深深触动?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与热爱之情?中华文化,这棵古老而苍劲的大树,它的根须深深扎入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它的枝叶繁茂地伸展在岁月的广袤苍穹之下。
它给予我们身份的认同,赋予我们精神的寄托,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世界中,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与前行的力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视它、传承它、弘扬它?
让这份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照亮我们民族未来的漫漫长路,让我们的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瑰宝。
关注公众号!送学习资源赠品!自动发送!
长按/扫码关注公式干货知识●生活用电助手●汽车养护指南
电脑技巧分享●实用软件资源●精品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