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林:女,1939年生,山西原平县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编辑。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专,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石鲁,刘文西、郑乃珖等先生。曾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总社美术 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她主编的《诗情画意》画册,获首页优秀图书评奖铜奖。1959年处女作《赛诗画》出版,并在《美术》杂志发表。《羿和嫦娥》《威震敌胆》《九曲黄河》《塬上人家》等作品先后参加过全国及省市级美术展览和国外展览。 1994年出版《樊林画集》。1996年,2007年分别在北京、广州举办“萧万庆、樊林伉俪画展”。2004年8月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樊林山水画展”。
上世纪50-60年代,她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学校远在八百里秦川长安县内,背倚少陵塬,远望中南山。她师从刘文西、郑乃珖诸先生,颇得各家营养。长安画派“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艺术法则深深影响了学生时代的樊林,在近十年的学习中,多次到陕北深入生活。黄土地的神韵和气度及朴实无华的品格,与樊林的为人为事颇为贴合,正应了石涛那句名言“山川代予而言”。她时常怀揣写生本,游走于黄河之滨的大片土地之间,历秦川、观秦岭、聆黄河轰鸣,迎大漠朔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10多年中,樊林从人物转向山水创作,画过多少本写生,行过多少里路途,她大概已无法记得。但她每一阶段的作品都在清晰印证着她对艺术执着的探索。从90年代初的《九曲黄河》、《黄河九曲渡万壑》、《五月太行》到90年代中后期的《梦里家山》、《长河夕照》、《大塬秋声》、《秋韵》等作品看得出樊林从笔墨到画面的取舍经营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言。近几年的作品则更让人领略到她的审美取向有了清晰而又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她画了一些气魄更加宏伟的作品,画面的形象更具象征意味,如《九曲黄河》(之二)、《金土地》、《大河之碑》、《黄河九曲渡万壑》(之二)等作品,都有着很强的震撼力。另一方面她又也画一些别有意趣的小品,如《北国晴雪》、《金秋》、《北国风光》、《阿坝之秋》等,樊林善用长锋,在捭阖自如的挥洒中更见性情。山水画不是画风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处,画什么呢?把风景变成心象,提炼成笔墨,赋于文质,使之有诗一样的意境。樊林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她的笔绝不浮华,也不求花样,以沉实厚拙为宗,既贴合着北方的山川,又印证着自己的性情。“代山川而言”的同时,也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流露着自己的审美取向,实际也是自己的人格取向。樊林的山水画,浑厚壮美,行气如虹。古诗里描绘的大西北是“河西千里尽荒陬”,“风卷黄尘万里遥”,很是萧瑟,但樊林从那贫瘠、寂静的辽阔里,分明看到涵藏其中的勃郁的生机与力量。她又以女性艺术家天性的多情与敏感,赐予本来朴拙苍茫的大山大水以灵动婉转的秀润,既具勾斫之精,又含渲染之妙。笔墨之途,甜恶皆忌。甜者,纤巧秀媚;恶者,剑拔弩张。甜俗恶俗都是俗。“画者,文之极也”。文质既见文心,亦见本真。求真、求朴、求简是历代大家共性。樊林的画朴素之美简约之美都是真性情的流露。古人说“观其画而思其人,因其玩而思其地”,樊林其人其志,于其画可以读,可以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