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破防现场:数模美赛熬了4天3夜,就为了这“没用”的论文?

学术   2025-01-30 11:12   山东  

202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举行完数学建模竞赛没有标准答案,比赛时间又很紧张,很多没做过比赛或科研的本科生容易破防……


文末有投票!参加后可看到大众心态!


“这可能是全网最真实的数模参赛者三天境遇与心理描述”

前言

"屠龙刀淬火的不是铁,是凌晨三点的速溶咖啡;斩龙者要破的不是甲,是评委心里那套隐形的评价算法;这有一份《当代屠龙者生存报告》,记录着少年与风车搏斗的4天3夜。" 

夜已深了,窗外的雪落得紧。案头摆着三样物件:一份带有“数学建模”字样的书,页角卷得像老妇人的裹脚布;半杯冷透的速溶咖啡,浮着几粒未化的糖精;还有一张皱巴巴的A4稿纸——A题说是要测那石阶上的磨损,可石阶在何处?磨损又如何算得?这比赛题目像一柄生了锈的刀,横在三个年轻人的脖颈上。

所谓建模,大抵是寻一剂速成药方

美赛A题里说石阶磨损,无非是拿些阿奇森磨损定律的公式,将活生生的历史压成几行代码。论文模板里教人分三栏、画流程图、用希腊字母装点门面,仿佛学问的深浅,竟全凭符号的曲直。

有学生伏在案上,将Visio画的流程图,和MATLAB生成的曲线图反复调色,红绿交错处,像极了庙会上卖的糖人,鲜艳却易碎。他说:“评卷的洋教授爱看这颜色。”而我却想起鲁迅笔下吃人血馒头的看客,不过换了副西洋眼镜

三人成虎,或成鼠

团队分工原是极好的,一人建模,一人编程,一人执笔。可到了后半夜,建模的嚷着要改假设,编程的摔了鼠标骂MATLAB不灵光,执笔的攥着DeepL翻译的摘要,字字句句都透着机器翻译的腥气。

“模型构建部分必加三维示意图!”“参考文献必须塞满sci顶刊论文!”模板里的金科玉律,倒比孔夫子的《论语》更不容置疑。忽听得有人长叹:“若能用这模型算出石阶的年纪,何不算算你我阳寿几何?”满室寂然,唯有笔记本散热器的嗡鸣作答。


最后一夜,咖啡壶见了底,摘要改了十三稿。有人突发奇想,要在“模型推广”里写“本模型可渡人来世”,被同伴厉声喝止:“休要僭越!美赛的佛只渡今生的分!”

天亮前的鬼火最亮

窗外渐白时,论文终是传上了系统。那石阶的磨损量、人流的并行数、千年的使用方向,全化作25页PDF里的点点墨迹。有人盯着屏幕喃喃:“若真能测出楼梯的年代,可知这模型本身,也不过是历史的一块垫脚石?”

四天赛程,键盘敲出十万八千个字符,抵得上孔乙己写“茴”字的痴劲。论文页数愈厚,公式愈华丽,倒愈显出路的长来——模型推广里原要写的“本模型可渡人来世”,像极了阿Q画圆时的郑重,圈未合拢,笔已跌落。

雪还在下,三个影子歪斜地印在走廊。他们身后,笔记本的余温未散,像极了古庙石阶上,最后一只脚印的体温。

三人要走的前路之长,不在论文页数,而在少年人非要给无常世事套上拉普拉斯妖的桎梏。就像《故乡》里闰土要香炉烛台,建模者捧着的灵敏度分析、P值检验,何尝不是另一种香灰?

后记

总有人说数学建模是“屠龙之术”。我倒觉得,虽然龙未必有,可少年提剑四顾的惶惑、灯下较真儿的执拗、将混沌世事化作方程式的天真才是这竞赛最珍贵的磨损痕迹——虽不能测千年石阶的年纪,却足以在青春的额角,刻下一道浅而深的年轮。

-----------------------------------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

回复 “”,b站课件、数模资料在群文件

回复“课程”,查看入门级数学建模精品课程(常用模型的原理讲解+例题+matlab编程,附带课件与代码)

数学建模BOOM
北海与你分享数学建模知识和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