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 and bloo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for the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邹雨桐*,王怡斐*,马晓丽,穆丹妮,钟健,马超超,毛晨晖,禹松林,高晶,邱玲
发表杂志: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024影响因子/JCR分区:12.5/Q1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rr.2024.102485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作为参与星形胶质细胞骨架组装的主要结构蛋白,是评估神经炎症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键指标。GFAP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广泛研究,如创伤性脑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近些年来,GFAP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疗效评估等方面的价值逐渐被认可,并作为“I”类标志物被纳入到2024年最新修订的AD诊断和分期的国际标准中。然而,GFAP在AD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仍未十分明确,相关的诊断性研究也多在近三年内发表。因此,我们通过系统综述和诊断性meta分析的方式,首次系统评价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和外周血GFAP在AD连续疾病谱患者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前瞻性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GFAP在未来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证据支持。
该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遵循相关指南进行,并在PROSPERO网站上进行注册(ID: CRD42023387629)。最终,本研究共纳入原始研究34篇,85%的研究是在过去3年内发表的,疾病组和对照组主要依据临床诊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的影像学结果和/或CSF生物标志物结果进行定义。其中,共有10项研究(n=14)基于PE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外周血GFAP区分PET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为0.81~0.88,敏感性为0.78(95% CI: 0.73~0.82),特异性为0.79(95% CI: 0.73~0.84)。外周血GFAP区分CSF生物标志物定义的阳性组和阴性组(n=9)、临床诊断的AD组和认知未受损对照组(n=7)、AD和/或轻度认知障碍组和其他神经系统性疾病组(n=18)以及前瞻性诊断分组(n=8)的AUC分别为0.77(95% CI: 0.73~0.81)、0.92(95% CI: 0.90~0.94)、0.80(95% CI: 0.77~0.84)和0.79(95% CI: 0.75~0.82)。基于其他分组标准评价CSF与外周血GFAP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结果及原始提取数据可参见原文与附表。
我们进一步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相同研究中的配对数据比较了CSF和外周血GFAP对于AD的诊断准确性,并评估了联合年龄、性别、ApoE等基线信息对于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分析发现,外周血GFAP的诊断AUC显著高于CSF GFAP(0.86 vs. 0.77),且敏感性(0.81 vs. 0.78)和特异性(0.79 vs. 0.65)均更优(不限制疾病组与对照组分组标准)。与CSF相比,外周血本身采集创伤性更低、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临床应用。然而,外周血GFAP在AD这一脑部疾病中呈现出比CSF GFAP更好的临床表现的原因仍未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将GFAP与一些基线信息联合使用时(n=43),其诊断性能进一步提高(AUC: 0.91 vs. 0.85)。有趣的是,CSF GFAP的诊断AUC从0.68显著提高至0.97,且研究间异质性较低(95% CI: 0.95~0.98),提示CSF GFAP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价与验证。
图1 研究检索与纳入流程图
图2 外周血GFAP区分PET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森林图和ROC曲线
第一作者
邹雨桐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博士研究生,山东省肿瘤医院检验科技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以第一/共一作者在J Chromatogr A、Clin Chem Lab Med、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累计IF>100分;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
王怡斐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2023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基于质谱技术建立、优化并验证针对目标待测物的检测方法并探索其临床应用。
主要科研成果: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
通讯作者
邱 玲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
研究方向:生物标志物筛选、应用及检测标准化;质谱技术临床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等。
主要学术兼职:现担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CNAS医学实验室认可主任评审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主要学术成绩: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120余篇SCI(IF>430分)及百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著,分别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9项。
禹松林
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助理、质谱与特检组组长。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精准检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精准医疗健康科普项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临床质谱)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主要学术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linical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发表文章,共计发表中英文文章100余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发表SCI及核心论著六十余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各一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文/邹雨桐、王怡斐 图/邹雨桐、王怡斐
编辑/王瞳 审阅/邱玲、禹松林 监制/陈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