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
秋色已暮,初冬将至。2024年11月15日至11月16日,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承办的“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会议”在深圳前海如期召开。40位余名国内知名学者齐聚本次盛会,围绕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治等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服务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共同促进南北两地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方面的建设,提升与感染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的诊疗能力。
大会开幕式由“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王贺教授主持,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徐英春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杨启文教授、深圳市宝安区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主任徐羽中教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朱元方教授为本次会议致辞,对全国各地的专家同道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召开。
王贺教授主持
开幕式嘉宾致辞
学术报告主持人风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徐英春教授以《疫情后时代临床大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题,强调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需要综合使用形态学、培养,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等多种技术平,并不断优化、创新,方能成就临床实践中的“大”微生物学科。
徐英春教授作学术汇报
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田国宝教授在《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学术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对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一些进化方向及其交叉耐药,并展示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田国宝教授作学术汇报
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马小军教授在《感染性疾病诊疗的现实挑战与思考》线上报告中,分享了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规范诊疗的可能路径进行思考与记述,并指出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依赖于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马小军教授作学术汇报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杨启文教授在《中国药敏折点研究体系建设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展示了国家药敏专委会(ChinaCAST)的重点工作。目前所使用的欧美折点标准与我国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菌株MIC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生搬硬套不可取。ChinaCAST致力于建设我国抗微生物药物药敏折点体系,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导航”。
杨启文教授作学术汇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范亚新教授在《新型四环素类药物PK/PD研究进展》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替加环素、奥马环素和依拉环素等新型四环素类药物的PK/PD特征,通过对抗外排泵及核糖体保护减少耐药性,进一步扩大抗菌谱。
范亚新教授作学术汇报
深圳市宝安区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主任徐羽中教授在《结核感染诊断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中指出结核病感染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临床对结核病的防控、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困惑,因此提高诊断技术方法,发现新型诊断标志物,开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方案刻不容缓。
徐羽中教授作学术汇报
“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王贺教授对《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解读,对临床重要霉菌的诊断路径进行深入解析,针对重要霉菌实验室诊断常见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升临床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
王贺教授作学术汇报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周宏伟教授带来了《人体微生态与重大慢病:病原2.0新时代?》的学术报告。周教授通过举例剖析人体微生态紊乱与重大慢病间的复杂关系,指出微生物组在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已从传统病原学转变为重要调节因子,即“病原2.0”。
周宏伟教授作学术汇报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以《公立医院“国考”背景下绩效改革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以“国考”新标为导向,分析如何通过建章立制、绩效改革、优势牵引、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式加强学科建设。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雷副研究员在《新型纳米生物技术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的报告中介绍了基于纳米酶人工模拟免疫细胞溶酶体多酶协同杀菌原理,并将这一杀菌机制拓展到病毒和真菌,在此基础上提出纳米酶抗生素新概念,为解决细菌耐药提供新策略。
陈雷副研究员作学术汇报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负责人吴丽娟教授在《妇儿社区感染病原学检测实践》中分享了专科医院如何立足妇幼,推动微生物实验室的由手工到自动化,由自动化向智慧化建设的探索经验。
吴丽娟教授作学术汇报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杨启文教授在《依拉环素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专家共识》中从依拉环素抗菌活性介绍、药敏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判读临床折点三个方面对该共识进行解读,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依拉环素体外药敏流程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
左1许飞教授、左2孙树梅教授主持
左1蔡昌龙教授、左2郭莉娜教授、左3石桥教授、左4申新田教授点评
大会总结
最后由杨启文教授、吴丽娟教授、徐羽中教授作大会总结。本次大会汇聚了临床、检验、基础、药学等多学科智慧,共同探讨微生物与感染的关系,推动南北两地微生物和感染学科的繁荣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启文教授、吴丽娟教授、徐羽中教授作大会总结
大会专家合影
END
文/高昊天、陈施晓 图/会务组 编辑/王瞳
审阅/王贺、吴丽娟 监制/陈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