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南人,虽然人生的轨迹一路向西、一路向北,离故乡渐行渐远,然而童年的记忆、故乡的轮廓与文化的特点在脑海中却越发清晰起来。小桥流水、杨柳拂岸、荷花摇曳、稻花飘香,捉荧火虫、扑蜻蜓、摘菱角、摸鱼钓虾......那生活的悠闲,精神的释然,随着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无奈地隐藏于心田一角,但敏感的神经、思乡的情怀无时无刻不充斥着血液。 前几日收到苏州太仓老年大学陈惠菊老师的短信,要我写一篇关于江南丝竹的文章。学术有专攻,我既不是理论家也不是作曲家,对于江南丝竹,虽然儿时的记忆时刻萦绕在脑海,但是写这样的文章,实在是不在行啊,忙碌碌的一整天后,晚上又听了一遍语音,仅凭陈老师迫切的留言,便能强烈感受到一位真正的基层文艺爱好者,一位太仓江南丝竹馆代表的期盼。少许犹豫之后,我还是欣然答应下来。 提起江南丝竹,脑海便充盈着青砖、灰瓦、马头墙,山湖齐聚、看花、听雨、苏缇漫步的江南美景,这种艺术形式以及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不知不觉已流传了几百年,它婉约灵动、旋律悠扬,几小节听下来便能撩起人们回望逝去岁月和永不褪色的情思。对于陈惠菊老师我并不熟悉,约半年多前的某日,我打开手机看到添加朋友的请求,因为信息的浮躁本想拒绝,然看到苏州二字,内心温柔的神经像被电着似的,一股思乡之情涌起,仿佛对方是久未谋面的表姐或是怯生生的邻家小妹,点开她的微信,扑面而来的是一组组身穿中国红的演出剧照和上课合影,纵使岁月的痕迹已悄然刻在他们的眼角,纵使银发飘飘掠过面颊,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们对美追求和对乐观豁达退休生活的热爱,他们傲然世界,用昂扬的生命激情书写着满满的正能量,通过对江南丝竹乐器的学习、演奏、表演,不仅仅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守望,更表现出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无意中演奏江南丝竹成了他们茶余饭后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渐渐地他们成为了江南丝竹的守望者与传播者,他们通过微信不断地向我传递着有境界有品味的追求,我对他们从陌生到了解,更油然而生出了一番敬意! 2016年10月,我在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有一个论坛,这是一个极其专业的学术讨论,没想到陈老师带着她的同伴从苏州早早赶到会场,端端正正地坐在第一排,恭恭敬敬地听着、认认真真地记着,我深深地被此情此景打动着,被她们强烈的求知热情感染着,会后与她交谈,听着她那久违了的吴侬软语,我的心就像被融化了一般散发开来,我想,这就是文化的烙印,也是她给 我传递的文化力量吧?江南丝竹如同无形的磁场,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她,就是你精神的家园,永远在那里等着、等着、等着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家。 ——徐阳于2016年12月28日上海虹桥至北京G152列车徐阳,著名阮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当代阮专业学术领军人物、阮文化复兴的倡导者、践行者。1976年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1981年毕业并留校工作;1983年调入河南省歌舞团工作,1985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198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该院首位阮专业专职教师。2002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徐阳阮族国际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央音乐学院阮族室内乐团创始人、艺术总监,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徐阳牌阮族乐器创始人、总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