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青龙满族自治县年味十足,具有满乡风味的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节日的美好期待,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
2月4日,记者走进青龙百峰贸易有限公司,见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青龙板栗深加工龙头企业,公司正满负荷运转,全力保障国内外市场的板栗产品供应。公司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板栗产品,鲜板栗、冰栗、板栗小包装等80余款产品一应俱全。这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美国、欧盟、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高达两亿元。
“最近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特别是冰栗产品。现在是加工旺季,仅板栗划口这一个环节,每天就需要800多人。”公司负责人说。该企业凭借优质的产品,先后荣获“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点供应保障单位”“2023年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青龙的板栗带着独特的风味,成为全球消费者年货清单上的热门选择。
在青龙,除了板栗,黏豆包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道传承了300余年的特色美食,如今依然是青龙家家户户的必备年货。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抓住商机,将传统黏豆包进行产业化生产。
走进这家企业,记者看到工人们熟练地运用古法制作技艺,生产出60多个品种的黏豆包。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市场,在全国设有40多个办事处,拥有近500家经销商,产品还出口到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两亿元。
“进入腊月以来,黏豆包、大黄米汤圆等订单大幅上涨,现在已经排产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了。”公司总经理张全利说。在青龙的各大超市里,黏豆包销售火爆,常常供不应求。小小的黏豆包,不仅“黏牢”了国内消费者的胃,还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这两种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同时,企业自身也注重产品质量和研发,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传统美食与现代产业的结合,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这些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让更多人了解到青龙的文化和特色。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点,青龙的特色产品带着浓浓的年味,走向国内外,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记者:王静)
(记者 刘剑 摄)
春节假期,商场里采购商品的市民络绎不绝。为增强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近日,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学消防 守安全”消防宣传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活动现场。(图片由市消防救援支队提供)
活动现场设置了消防救援装备和器材展示、消防知识有奖答题、消防游戏互动、书法等特色区域。在消防救援装备和器材展示区,水域、地震等各类救援装备整齐排列,消防员耐心地介绍无人机、灭火机器人等装备的名称、用途与操作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示。现场还进行了搜救犬训练科目展示。训练有素的搜救犬在训导员的指挥下,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市民了解到搜救犬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两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老师现场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副副饱含新春祝福的喜庆春联跃然纸上。老师们将春联赠送给参与活动的市民,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这次活动太有趣了,一边玩一边学消防知识。多了解些消防知识,心里更踏实啦。”市民张阿姨参加了消防全民答题和消防游戏互动环节,非常兴奋。现场摆放着大量问答纸条,涵盖火灾预防、逃生自救、消防器材使用等消防知识,市民参与答题后,可以根据答题情况选择参加消防飞行棋、消防套圈等趣味十足的消防游戏。
此次活动通过“游玩、教育、互动”的一体化模式,让市民在欢乐氛围中学习消防知识,提升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为社会面火灾防控筑牢基础,助力市民平安、祥和地度过新春佳节。
(记者:高畅 通讯员:曹庆忠)
春节来临之际,市交通运输局驻抚宁区肖各庄村下沉工作队组织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为村民送去温暖关怀。
活动中,工作队队员带着米、面、油等慰问品,走进五保户、低保户、老党员以及留守儿童等家中看望慰问,送上节日的祝福。
工作队邀请书法老师开展写春联送福字活动。书法老师笔走龙蛇,行书、楷书、隶书各展风采。村民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挑选心仪的作品带回家,脸上洋溢着喜悦。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村民出行安全,工作队还邀请了区交警大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交警通过播放警示音频、展示事故案例、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村民详细讲解酒驾、超员超载、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并普及节假日出行安全常识。村民积极参与互动,咨询日常出行问题。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为打造安全、和谐的乡村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记者:李正男 通讯员:王健)
责编:郭巧
编审:周岩 赵明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