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
老来寿集团祝大家
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对中秋节这个广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人们赋予了种种吉祥寓意
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浪漫的节日
也是一个充满思念的节日
所以,在享受快乐节日的同时
也不应该忘记养生保健
中秋时节万物成熟
气温也在逐渐转凉
此时早晚温差大,最需要保养
中秋养生最先说的,一定是食!
过节期间我们免不了大鱼大肉、交杯换盏,因此每逢节日过后出现消化不良、血压血脂突升等情况的朋友不在少数~
越是过节,越应该注意饮食!这3个“食养”方法,值得收藏!
中秋时节,不少地方仍是湿热交加,易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
这时每天早晨若能吃些温热的药粥,如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可起到健脾胃、补中气的功效。
一要“少辛”
秋天由肺主宰,肺气宜收不宜泻,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因此应多食酸,少食辛。
辛味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茴香、桂皮等,此外寒凉饮食要避免,如西瓜性寒,会伤脾助湿。
二要“增酸”:
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即肺气太盛会伤肝,因此我们在此时要“增酸”,以增加肝脏功能,抑制肺气的亢盛。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能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如山楂、葡萄、柚子、石榴、苹果、菠菜、菜花、莴苣等。此外,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天气明显转凉,人体新陈代谢渐缓,易感冒咳嗽,下列蔬菜不妨多吃。
秋葵可强肾健体,莴笋和菜花可以预防感冒,韭菜和香菜有助于避免消化不良。
月饼,是中秋不可或缺的节日食品,承载着人们渴望团聚的美好祝愿。
但同时,月饼也是一种“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不宜多食,尤其是老人、小孩及糖尿病患者。
普通成人每天最多建议吃一个,而“三高”人群、老人、小孩等则不宜超过1/4个。(糖尿病朋友建议吃无糖月饼或不吃月饼)
中秋天气干燥,对上焦呼吸道的影响最为明显,口干咽燥、鼻干肤痒,这些都属于典型的“秋燥症”,需养肺、补气、滋阴。
肺喜润恶燥,所以一定要多喝水,同时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葡萄、银耳、百合等,老人可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黄帝内经》强调中秋时节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早起以利阳气的生长。
此外,秋冬是脑血管病高发季节,长时间睡眠的后期阶段,脑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脑血栓形成,适当早起,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
小妙招:在中秋时节,如果在白天感觉极易疲乏,这时不妨通过睡子午觉的方式缓解疲劳。
俗话说“春捂秋冻”,是指秋天气候转凉,遇凉不宜过多添衣,适当秋冻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
但是年老体弱者,需及时加衣保暖。
中秋之后,天气转凉,阴寒之气加重,易侵袭人体,我们在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夜里睡觉要关好窗户,睡午觉时也要用被子盖住肚子和膝盖,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
形养,也叫运动养生,高温带来烦躁少食、失眠懒动,均使人体健康受损欠上“夏债”。
到秋季会上门“算账”,如关节痛、颈椎病、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中秋时节,气候适宜,是我们运动调养的大好时机!
需注意的是此时节的运动不能让阳气外散,因此运动不能过急也不能太剧烈,最好是微量出汗、点到为止。
舒展筋骨,心旷神怡,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都是很好的舒展项目,不仅强身健体,还可促进脾胃运化、增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