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肝移植史、11年1型糖尿病史,2017年行胰腺移植后又因血栓不得不摘除移植物,若不是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尝试了最前沿的干细胞再生疗法,这位25岁的女患者生存情况不容乐观。
9月25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王树森研究组,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团队在顶刊《细胞》发表重磅文章,全球首次通过创新性的干细胞胰岛移植,临床功能性治愈了1型糖尿病,患者在1年随访期内不再需要外源胰岛素治疗。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位25岁的女性患者有隐源性肝硬化史,在2014年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肝移植。同时,她在2012年就被诊断出1型糖尿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2017年肝移植一年后,医生又为她做了全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但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由于存在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供体稀缺等一系列痛点,这种治疗策略仅限于最严重的病例。
事实上,这位患者在完成全胰腺移植1年后,就因为严重血栓并发症,医生不得不又摘除了她的胰腺移植物。去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前,她体内用于反映胰岛细胞功能的血浆C肽水平已低于检测下限,糖化血红蛋白则高于正常标准。
虽然已经多次接受了强化降糖治疗,但患者血糖控制始终无法达标,血糖波动大,还表现出了严重的低血糖危害。过去1年间,她发生了3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起初,这位患者只能再做胰岛移植,但医生评估后发现,她相关的抗原检测呈阳性,意味着异体移植将面临严重的排异风险,失败率高。经过内分泌科、移植中心的多学科讨论,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医生决定对她开展全新的自体干细胞胰岛移植。
这次移植方式的原理,是基于多能干细胞(PSC)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能分化成生物体所有的功能细胞类型。而本次技术的开发者邓宏魁教授,刚在今年8月斩获了有“中国诺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贡献是“开创‘化学诱导多能干细胞’(CiPSC),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方面的杰出成就。”
2023年6月25日,在超声的引导下,研究团队将由CiPSC分化而来的胰岛注入患者体内。同时,为了避免自身免疫病发作从而攻击新的胰岛,医生还提前进行了预防排斥的诱导治疗。
在完成移植后的两周内,患者每日需要注射的胰岛素用量开始下降。术后第18天起,下降趋势逐渐趋于稳定,直到第75天时,患者彻底摆脱了胰岛素,疗效已稳定1年以上。与此同时,她的空腹血糖也在持续降低,长期维持在正常值。
通过以上描述患者可能患的是免疫介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