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出版著作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原色京都:古典与摩登的交响》等16种,译著《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魔都》等18种,编著作品有《东亚文明的共振与环流》《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2种。曾在日本神户大学、东洋大学、京都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文/徐静波
以京都为代表的日本人,总能将看似对立的两元,几乎毫无突兀地组合、融汇在一起,看似截然对立,实际在其底色上,差不多是一个整体,只是在表现上,会呈现出矛盾的两极。在这次讲座上,就是以京都这座城市为切入口,从文明史的发展角度分享对于京都这座千年古都的观察。
我在2005年到京都大学任教之前去了30多次,后来在京都大学任教半年。
在我看来,京都就像是一个依然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近50的绅士或淑女。求知欲和好奇心驱使他(她)去汲取一切美好的新元素,去变革,去创新,不拒绝一切有益的蜕变和更生,这也是为何到了20世纪以后,京都竟然会成为日本电影业的摇篮和动漫产业孵化器的内在原因。
同时,京都又是体现了日本民族性的日本文化的最大的温床和荟萃地。所谓文化或者某一民族的特性,主要是以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两个层面体现出来的。
华丽繁复与简素质朴、世俗与脱俗,两个极端里既有价值观的元素,也有审美的因子。
为人熟知的金阁寺,西本愿寺的唐门,净土宗永观堂御影堂等都体现了日本人这一脉的审美意识。艺妓的穿着妆扮,传统和服,神社中成为主流的八幡造建筑样式都是繁复华美一面的体现。而在另一方面,公家和佛家的审美,在京都的皇家离宫和诸多寺院中则大多表现出了典雅与简素的一面。
繁复华丽或许更多地表现出世俗的、人欲的一面,而简素质朴或许更多地表现出优雅、脱俗的一面,但它们其实都很日本。这方面,京都比日本的任何其他地方,都具有更典型的表现。事实上,京都是日本公家、武家和佛家文化最主要的发生地和最深厚的蕴藉地。在谈到日本文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日本文化没有什么自己的主体性和独创性。这样的看法,最大的一个偏颇是忽视了日本文化的主体性和它在模仿之后的创造性,正是这种主体性和创造性才使得日本文化成为日本文化。日本文化的主体性有一个可以用来加以比较的参照体——英国。日本与英国在地理上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是位于欧亚大陆最边缘的岛国。但日本与英国相比,有三个很大的不同。第一,日本列岛上的文明,一开始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大陆文明提升的。而在与欧洲大陆大规模接触时,英伦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文明水准。第二,日本列岛在接受大陆先进文明时,都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它一直保持了自己的主体选择性。而欧洲大陆文明的进入,几乎一直伴随着血腥的武力。第三,日本列岛上,居民的主体基本上一直是大和民族;而英国人是原住民和大陆外来人的混合体,因此,它的文明与欧洲大陆基本上是融为一体的。从对这两个各处于大陆两端的岛国的比较,可以看出日本文明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就更为明显,这是我考察日本文明或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是京城的营造与尔后的筑城。在遣隋使和遣唐使之前,日本基本上没有像样的京城。但是整个平安京没有营建城墙和城门。日本的城“shiro”也基本上不是中国城市意义的城,而是类似军事要塞同时兼具权势者住宅功能的日本独有的“城”。还有唐时,日本虽有官府派遣的遣唐使16次来中国学习制度和文化,但始终没有模仿科举制,日本历史上也始终没有采用科举制。饮茶是日本人对于中国茶文化的接受和模仿。但是日本的茶道,更多地包含了哲学和美学的内蕴。可以说,在茶道的形成上,典型地体现了日本人的模仿和创造精神。
京都其实还真是一座新旧交错、光影叠加、暮色与朝气并存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日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一个缩影。京都是日本系统地建立现代小学最多最早的城市,是第一个由日本人开设具有教会背景学校的城市,是第一座开通市内路面电车的城市,是日本最早放映电影的城市,也是日本最早开设博物馆和国立大学的城市之一。在战后,京都则成了日本精密仪器制造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京都精华大学是全日本唯一开设动漫学部(学院)、动漫学科最齐全的一所大学!与此同时,京都也在竭力守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京都市在2007年将73种京都的产品定为京都市的传统产业,出台政策加以重点保护和扶持,差不多有一半的产品前面都加上了“京”字。如今,在京都看到的更多的,是把现代的、时尚的、崭新的元素与古老的、传统的、日本的元素重新组合在一起,使得彼此相得益彰,使历史悠久的日本的东西在新的载体中获得新的生命焕发。
思想食堂曾组织过多次日本的游学,特别是京都,每次都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我们曾将其特点概括为「禅与美」:因为禅、因为修行,所以生命可以从容,可以不疾不徐,有镇定自若的底气;因为有美,所以生活能够雅致,能够赏心悦目,一草一木、一砂一石亦动人。今年枫叶季,我们将再次去京都游学,这次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徐静波老师带队,带我们深入感受下京都之美。
徐老师深研日本文化美学多年,曾在京都访问并生活过很长时间,并出版过多本专著,从历史到风俗、从寺院到大学、从清酒到和食,徐老师都可以娓娓道来,在讲述中延展出一幅美妙的图景。同时我们还会邀请对日本禅艺有深入研究的纯道先生来做分享,为我们讲述日本的禅宗、茶道、庭院之间的关系,真正搞懂令人痴迷的“禅意之美”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