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怎么干,专家:要保持5%增速,需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

时事   2025-01-18 17:19   广东  


2024年中国经济数据于1月17日发布,我国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30万亿元。


2024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2024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9.2万亿元和76.6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手机产量全年超过16亿部,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如何评价2024年中国经济表现?2025年的增长目标怎么定?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图源:受访者供图)




2025年GDP目标或还是5%左右


时代周报:根据统计局初步核算,2024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你如何评价2024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


徐洪才:这个情况整体是符合预期的。中国2024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V字型的走势。一到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是5.3%、4.7%、4.6%、5.4%。


前期,我国经济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压力,中期出现一定回落后,四季度一揽子政策及时到位,而且效果给力,实现了强劲的反弹。新一年的GDP目标应该还是5%左右,经济的平稳增长需要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


时代周报:5%的增长基本完成了去年年初定下的目标,增长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与此前相比,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和压力点有哪些?


徐洪才:我认为这次主要有4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出口拉动经济的程度超出预期,全年出口增长超7%;第二个是稳楼市、稳股市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尤其在去年后半段,稳住了市场的信心和预期;第三,包括“两新”政策在内的扩内需政策起到了良好的刺激作用;此外,创新驱动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我们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投资增速较快,去年达到了8%,高科技产业的规上增加值也增长较快。


但有一些压力点也确实是始料未及的。


其中一个就是物价持续的低迷,PPI连续的负增长,这个问题很顽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内需不足,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国内产业的“内卷式竞争”。


内需不足背后,也有人口结构的问题,包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有房地产深度调整导致各行各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相关的。因此,扩大内需也被视作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024年社零增速情况(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今年降息降准的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大”


时代周报:谈到扩内需,你如何评价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202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如何看待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 


徐洪才:2024年消费市场的恢复是比想象中慢的,这还是与前几年疫情的疤痕效应有关,“内伤”比较重,尤其是城乡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了损害。以旧换新政策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是比较可观的,因为它有放大作用,对投资其实也有拉动作用。


今年固定投资增速是3.2%,去除房地产投资的话是7.2%,但相比起前两年大幅拉动经济增长,是较缓的,尤其民间投资是负增长。可以看出,在整个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下,民营企业信心还不稳,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增长过快,也对营商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也导致第三产业的增速不及第二产业,民营企业主导的服务业、消费这块都有一些低迷。


从去年数据来看,制造业是表现比较好的,在固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最快,达到了9.2%,但部分领域的产能过剩也较为明显。全年社零总额是48.8万亿元,而出口达到25.5万亿元,也就是说生产出来将近1/3的产能是要到海外消化的。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出口或许没法这么强劲了,因此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时代周报:去年九月底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得经济整体实现回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明确,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你如何看待近期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后续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大概会如何?


徐洪才: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和内部挑战,增加了加快推动标志性改革落地见效的必要性。中国产能是为全球市场准备的,所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们有很大影响。


新的一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一些标准性改革要落地见效,需要干几件漂亮的事情。大家对改革都很期待。从中国经济内部的角度来看,首先今年要启动经济增长5%保卫战,要“保五”。为了实现2035年中期奋斗目标,在2030年以前,保证经济增速在5%左右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宏观政策扩张都在加杠杆,但是空间收窄。


怎么理解呢?以财政赤字为例,我们新的一年赤字率可能达到4%左右,但财政赤字的空间也不是无限的,政府的债务压力也是很大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加在一起接近70万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各类国有投资公司负债大概90多万亿元,三项债务加在一起,就是160万亿元。


每年新增GDP只有5%,而利息支出大约5万亿元,与新增GDP比较接近。这就意味着,用于化债的长期国债发行也要把控好节奏和力度。今年降息降准的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大。


图源:图虫创意



最紧迫的是财税体制改革


时代周报:你对2025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如何?主要的增长动力和风险点是什么?  


徐洪才: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大概还是定在5%左右。在去年四季度扭转逐季回落趋势的基础上,新的一年我们必须要巩固好回升向好的趋势。尽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重点工作,因地制宜出台具体细则,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工作,将是2025年的主要任务。


目前,内需不足仍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当前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要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特别是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式,释放消费潜力;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有助于促进城乡消费的融合与增长。


还要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和绿色经济等领域。通过精准的投资拉动有效需求,提高供给质量,进而实现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


时代周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会聚焦在哪些方面?你有什么建议吗?


徐洪才: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要为“十五五”开局做好铺垫。工作千头万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300多项重大改革,我觉得最紧迫的第一项就是财税体制改革,必须创造新的税收合法来源。


第二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准。要增加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特别要增加60岁以上农民的退休金。钱从哪里来?其实早有很好的思路,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国有资产无偿划拨充实社保基金账户。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就可以促进消费。


其三,进一步落地竞争中性政策。与之相关的是,加快出台民营企业促进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自然垄断领域改革。放开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国有、民营、外资一视同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让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等都是关键任务。总之,在新的一年,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落实好逆周期调节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把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统筹好,发挥政策协同配合的最大作用。


记者丨王晨婷

编辑丨梁   励

值班丨   深

-END-


直击TikTok命运拐点:法院最快下周裁决,电商业务仍在扩张,商家紧急找退路

泰国还能去吗?当地旅行社:不去边境,正规跟团游是安全的

☞CFO,全面接管中国互联网大厂

☞爱家月子中心被曝“跑路”,部分产妇只能吃外卖,背后公司去年新开37家门店

连亏四年,张家界旅游重整迎来“白衣骑士”!曾大手笔投资建大庸古城


转载|商务合作|时代周报读者交流群

加微信:ningmengshu17
更多精彩,请加关注

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时代周报
记录大时代,深读全商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