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正不断创新高。
1月25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GDP总值达141633.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开始,广东6年跨过了5个“万亿级”台阶。2019年超10万亿元、2020年超11万亿元、2021年超12万亿元、2023年超13万亿元、2024年再次登上新台阶,也实现了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回顾过去这一年,广东GDP突破14万亿,从何而来?
具体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工业经济继续为广东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38.7%的贸易增量。
此外,广东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消费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0.8%,连续四十余年居全国第一。
9.11万亿元,外贸突破历史
第一大支撑,在于外贸。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站上9万亿元,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
具体来看,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9.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38.7%。从占比来看,广东外贸总额占全国的20.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这其中,出口5.89万亿元,增长8.4%;进口3.22万亿元,增长12.5%。分类别看,机电产品依然是广东外贸的“大头”。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进口、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分别增长18.4%、8.8%,均占外贸总值的66%左右。在机电产品中,例如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重要设备进口扩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长,反映了广东在高技术含领域的竞争力。但也要看到,服装、鞋类这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已经明显乏力,家具等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反映出广东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此外,广东外贸的亮眼成绩,也得益于“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与高水平开放政策的推进,使广东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4%,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8%。
△图源:图虫创意
若放眼整个广东,分区域来看,深圳几乎撑起了广东外贸的半壁江山。
2024年,深圳进出口总额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时隔9年后重返“外贸第一城”。其中,出口额2.81万亿元,增长14.6%,实现32连冠;进口额1.69万亿元,增长19.6%。进口、出口均为历史新高。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深圳锂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出口996.9亿元,增长11.5%。以生物医疗、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增长了15.1%,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的比重近两成。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也是拉动深圳外贸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深圳民企外贸的规模占比首次突破七成,进出口额大涨24%,高于全市整体外贸增速。
202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广东外贸该怎么走?其发力点和动能何在?
韩永辉认为,今年,广东外贸发展要加快培育新动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优势产业,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其次是深化市场多元化,要深耕RCEP市场机遇,同时积极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新兴市场,巩固欧美传统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广东还要强化创新驱动。要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推进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他说。
20万亿,工业迈上新台阶
工业,广东经济发展根基之一。
2024年,广东工业跃上新的万亿元台阶。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20万亿元,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超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
作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广东工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涵盖了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约160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广东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升至56.7%和31.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3%,占全国总产量的1/4。
广东作为汽车产业重镇,在传统汽车工业的深厚基础、持续的政策支持以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成功汇聚了以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
凭借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广东已构建起涵盖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完备产业链。其中,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更是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小鹏汽车广州工厂等也已全面投产。
△图源:图虫创意
这不仅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得益于此,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以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为核心的两千亿级芯片设计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制造业强,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支持。众多的民营企业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长板与招牌。
数据显示,在2023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榜单中,民营企业占总数超过七成。而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发明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之一。2023年,广东全省专利授权量70.37万件,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31万件,两项数据均处在大幅领先的状态。
然而,广东的工业强,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其工业机器人、手机、智能电视等均迅速增长。具体来看,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 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
取得此番成绩之后,今年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尽快成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79万亿,社零消费全国第一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广东GDP突破14万亿元大关背后,也离不开消费的贡献。
2024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0.8%,连续四十余年居全国第一。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0.6%,餐饮收入增长2.5%。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速最快,增长11.8%。
广东消费靠什么支撑?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广东拥有1.27亿常住人口。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无疑为广东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旺盛的活力。
除了人口因素之外,消费规模大、增速快还与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密不可分。
目前,大湾区核心综合交通枢纽已基本建成。根据2025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去年,梅龙高铁开通运营,梅州等老区苏区与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粤东高铁“环线”成形。广州新机场获批立项,阳江机场选址获批,汕漳高铁、梅武高铁、深圳西丽高铁枢纽等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南中高速、中开高速中山段等建成通车,新增南雄至信丰、龙川至寻乌2条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这些铁路和跨江道路的建设,不仅打通了粤东粤西地区促进产业融通,还带来了人流。
以深中通道为例,数据显示,深中通道通车运营后,日均车流量达8万辆次以上。并且,中山石岐乳鸽日消耗量增加了五成以上,不少游客前往品尝、休闲娱乐。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港珠澳大桥车流量增长90%,“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突破450万辆次。
△深中通道跨海大桥 图源:图虫创意
人流的涌入,直接带动了当地餐饮和文旅等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7月-11月,中山共接待游客1720.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3.64%。
2025年,广东还将建成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新机场和平远至武平、湛江至南宁、化州至北流等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这意味着,随着交通枢纽的持续完善,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流,增强消费聚集效应。
除此以外,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绿色家电等产品的消费升级需求加速释放。
今年以来,广东开展多项促消费主题活动。如第二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叠加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直接带动了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7%、11.7%、12.7%、16.6%。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是亮点之一,零售额增长6.1%。
此外,广东线上消费的占比呈上升之态,网络购物持续释放潜力。2024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7.0%,占整体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39.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展望2025年的消费形势,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大力提振消费”是2025年的首要任务。对于广东而言,刺激消费、提振内需同样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广东率先制定了“财政促消费组合拳”,并出台了一揽子财政资金保障方案。全省统筹投入各类财政资金超70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新增安排43.7亿元,以全力支持消费市场的繁荣。
记者丨阿力米热
编辑丨梁 励
值班丨森 深
-END-
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