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大奶奶
作者:封红年
图片选自网络
“杨家大奶奶回家啦!” 这个消息不到二十分钟就传遍了整个杨家庄。
杨家大奶奶是昨天夜里十点多,由小儿子杨爱武请一位朋友开车送回来的。这个时候,全庄的人、鸡、鸭都已进入了梦乡。有两只土狗吠叫了几声,被车灯光照得刺眼,低着头趴回了墙脚。
第一个发现杨家大奶奶回家的,是隔壁的杨金东。老头子七十多岁,靠着一手捕捉黄鳝的绝活,翻建了新房,成了家,拉扯大了一双儿女。如今虽然野生黄鳝越来越少,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他的收入不减反增。为此,他和老伴秀琴一直没有跟随儿女进城生活,在乡下过着悠闲的日子。昨天傍晚他在庄子附近的河沟渠塘里布下了捕鳝神器——竹笼,今天起大早,一如既往地背上鱼篓去起竹笼。他先是听到了久不住人的杨大奶奶家里有人咳嗽,以为是听错了,并没在意。可启明星闪烁,经过门前两次来回后,他清晰地听到了人的咳嗽声。“不会是进贼了吧?” 他心里犯着嘀咕,回家叫起了老伴。两人蹑手蹑脚地走到窗户边,竖起耳朵听出了杨大奶奶的咳嗽声、抽泣声和叹气声。杨金东敲敲窗户,大声问道:“是大嫂吗?你啥时回来的。”
杨大奶奶用衣袖擦擦眼睛,停止哭泣,摁亮电灯,颤颤巍巍地开了门。杨金东没有进屋,他必须抢时间收回所有的竹笼,然后带着胜利果实——三五斤黄鳝去赶镇上的集市。
秀琴进了屋,边和嫂子聊天,边帮忙清扫卫生。杨大奶奶通宵未睡,想睡也无处可睡。五年前老公杨汝生病故,在家里办了丧事后,杨大奶奶就没有回家居住。五年了,屋子里的角角落落蒙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杨大奶奶患有严重的且无法治愈的眼疾,看东西只能看个大致轮廓;又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虽经手术但留下了腿脚不便的后遗症。她没开灯,摸摸索索地忙了大半个晚上,才把卧室的卫生打扫了个大概。久不使用的洗衣机,毫不理睬杨大奶奶的拍拍打打,彻底罢了工。
太阳升起,阳光透过屋顶的明瓦,调皮地在堂屋地面的脚印上晃来晃去。秀琴将一大盆床上用品拿到自己家里用洗衣机洗了,晾晒在门前的竹杆上。杨金东卖了黄鳝回到家,比平时多买了两根油条,请来杨家大奶奶一起吃早饭。
“今天捉了几斤啊?”
一条土狗抢在杨金东前面窜进屋,在餐桌下面嗅着鼻子。
“嗯,大奶奶什么时候回来的?”
杨家庄二十六户人家,清一色的杨姓,平时住着的是清一色的老头儿老太太,年龄最小的六十多,最大的近百岁。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是庄上人气最旺、最为热闹的日子。各家各户的子孙们,开着各式各样的车,带着大包小包的货。也有子孙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接到外地的,大门钥匙交给隔壁邻居或者门房兄弟,请他们逢年过节时打开门窗透透气。
晒在门前的被单上好像写着通知,几进几出的土狗成了通信员。不大功夫,庄上除了瘫痪在床的两人外,其他只要能跑能动的老头儿老太太全部集中到了大奶奶家里。人多力量大,大家七手八脚,这个拿扫帚,那个用抹布。杨金东掏出手机,请来水电工检查了线路,请来镇广电站工作人员恢复了有线电视,请来市管道燃气公司技术员接通了燃气。杨金东征求大奶奶的意见后,打电话到镇上的养老助餐中心,叫来了二十多份盒饭。
大家七嘴八舌,所谈内容的焦点围绕大奶奶为何突然回家。杨大奶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年龄大了,他们各有各的事,还是回来和你们在一起好啊。”
“老不搭少。”秀琴是不主张和子女们一起生活的,“不在一起过,他们自由,我们快活,少生气,少操心,把我们自己的身体养好了是王道,我们健康,他们省心。”
杨金东的老伴在省城帮助独生女带孩子,他在家里种种蔬菜,养养鸡鸭:“他们需要我们去,我们就去;不需要我们去,我们就不去,能帮点儿就帮点儿,帮不了也没办法。我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呼吸都困难。在家里给他们提供后勤保障,这叫各行其事,各取所需。”
“老年人不是人啊……你身体好了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你身体不好了就是他们的沉重负担。”
“也不要怪儿女,他们不是不孝顺。他们自己要工作,孩子要补课,什么房贷车贷,什么淘宝支付宝,他们的压力很大啊。”
“还是你家姑娘好,绝对是贴心小棉袄。什么养儿防老,纯粹是养儿啃老,没完没了。”
“现在的农村不比城里差,不愁吃,不愁穿。只要有命在,日子越来越好过。我们老了,要老得贤惠,不给子女找麻烦,充分享受新时代。”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嘴上说着、吃着,手上没停着没闲着,虽然干活的速度有点慢,但架不住人多、天气好。下午一点多,屋子干净了,床铺好了,大家各回各家午休。
和衣躺在床上,闻着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杨大奶奶的心酥酥的、酸酸的、涩涩的。自两个儿子结婚生子后,杨大奶奶和老公杨汝生即离开老家,开始了分居生活。杨汝生在无锡市的大儿子家帮助照看孙子,直至五年前孙子上了大学,他却一病不起告别了人世;杨大奶奶在苏州市小儿子家照看孙女,小儿子、小儿媳在政府机关工作,她每天的任务是上午清洗衣服,给孙女和自己煮午饭,午休后打扫卫生,给全家四口人煮晚饭,日子简单而充实,活计算不上苦但也不清闲。今年九月,孙女考上大学离家住校,小儿媳退休开启了新的生活。
小儿媳兴冲冲地宣布:“妈妈身体不好,从今天起,做饭、洗衣、卫生等所有的家务活,我承包了。”
杨大奶奶嘴上答应,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这不明摆着嫌我老了无用吗?”
两天后,杨大奶奶苦着脸说:“你们做的饭和菜太硬了,我牙不好,吃不动。”
知母莫若子。杨爱武做老婆的思想工作:“你和妈妈分个工,妈妈负责做饭,你负责打扫卫生。一来都不那么辛苦,二来让她老有所为,妈妈眼睛看不见,厨房的卫生一塌糊涂。”
妻子抗议:“她牙不好,做什么菜都要煮得烂烂的,可我们牙好啊,总不能老吃烂菜吧。”
处在中间的儿子当起了和事佬,让妈妈和老婆两人各做各的菜。
和谐局面维持了三天,新的问题出现。厨房就一个,面积不大。几乎在同一时间,婆媳两人进入厨房,你要洗菜,她要洗碗;你要大火炒,她要小火焖。一个患有低血糖不能等,一个患有胃病等不了,谁先谁后?
小儿媳说:“妈,要不你去无锡哥哥家过几天,让我适应适应退休生活。”
“这不是撵我走吗?”大奶奶心里生气,嘴上的气话随之即来:“我在这里做了二十年的佣人,没有功劳有苦劳,不是你一句话让我走我就走的。”
话不投机,各不相让,老帐新帐一起算,多年的积怨倾盆吐出。
杨爱武晚上下班回到家,立即发现气氛凝重。灯没开,锅没动,老婆在客厅里踱步,妈妈在卧室里哭诉。他意识到了矛盾的严重,但没想到如此严重。他劝了老婆劝妈妈,劝了妈妈劝老婆,可两头劝,两头不讨好。
无奈之下,他请来朋友,收拾东西,连夜将妈妈送回了老家。在他看来,婆媳两人都在气头上,说出来的话都过了份。先将两人分开,冷一冷,时间是最好的药品,都是一家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国庆假期,杨爱武和哥哥相约回了老家,门前菜地里的小青菜绿绿的,长出两瓣新叶。他们就妈妈的养老问题听取意见,可哥儿俩谁也没能带走妈妈。杨大奶奶表示,她一个人生活挺好,哪个儿子家都不去。等到身体实在不行了,她就去养老院。
封红年,男,1970年12月出生于泰兴农村,2002年12月双目失明,2009年被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2010年被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现在残联工作,为残疾人服务,写老百姓生活,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