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大红袍”竟源自一家中国佛寺?禅游天心永乐禅寺

文摘   2024-12-01 10:42   北京  



天心永乐禅寺,初名山心庵,始建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座落于世界双遗产地、国家公园、武夷山名胜风景区三十六峰中心的天心岩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唐代·天心明月

唐有乾符元年(874年)扣冰和尚于此望月悟道,始有“天心明月”之公案,曰:“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后人为纪念扣冰禅师悟道,改山心庵为天心寺。

宋代·天心问禅

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五月,朱熹拜访时居天心寺道谦禅师,并向来访的大慧宗杲禅师问禅,梵香论茗、引佛入儒、适然启悟,始有朱熹“天心问禅”之公案。
朱熹作《天心问禅》盛赞宗杲禅师:

年来更惑青苔路,欲扣天心日不撑。

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

枕石漱流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

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夜籁传晓风。

宗杲禅师回径山后亦致偈朱熹:

天心一别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

莫言多日不相逢,兴来常与精神会。

明代·天心禅茶 永乐敕封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子丁显赶考路上中暑,为天心寺僧所救,被以茶入药治愈,后中状元为报佛恩,以状元红袍披盖茶树,始有“大红袍”茶名。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礼部官员胡潆借宿天心寺与大红袍结缘,并留下《夜宿天心》诗: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石寒竹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胡潆回京时把天心寺茶带回京城敬献皇帝,深受永乐帝喜爱。后永乐帝敕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 并降旨 “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还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之后“大红袍”逐渐成为武夷茶代名词,名扬天下,天心永乐禅寺在此也被尊称为“大红袍祖庭”。 

清代·光绪敕封

清康熙二十五年前后,超全禅师住锡于天心永乐禅寺,并写下了著名的《武夷茶歌》,是研究中国茶叶发展的重要史料。

康熙五十年(1711年),天心永乐禅寺铁华和尚杖锡京师为康熙帝说法,得到御笔赐赠“佛”字,皇子诚亲王胤祉题赠“洞天花雨”,朝野名仕亦题赠“天下名山数武夷,偶飞一锡到京师”,确立了武夷山作为佛教“华胄八大名山”的重要地位。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德容和尚奉旨重建天心永乐禅寺,再次得到光绪皇帝的敕封并御赐五爪青花瓷画钵,帝师陈宝琛题写“福德因缘”匾额。

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琴僧悟澄和尚住锡天心永乐禅寺,以其禅学修养和精湛的琴艺名声远扬,曾为管平湖教授琴艺和禅法,使其琴艺犹如拨云见月,终成一代大家。

现代·古刹重光

后来,寺院遭受严重破坏,文物失落,寺院被占。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古刹得以重光,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

1990年泽道师父入住并重建天心永乐禅寺,得到妙湛大和尚、开证上人、传孝大和尚等高僧大德的鼎力加持,及各级政府部门和十方善信的大力支持。

重光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碑记

大雄宝殿内景

普光明殿内景

舍利塔

天心永乐禅寺倡导“以禅茶为方便,以禅净为行持;以六度为实践,四弘愿为根本。”的弘法理念,践行农禅并举的丛林宗风和创建参禅悟道净化心灵的家园。

永乐风采











图片来源丨十愿网
今日推荐


🔗两岸一家亲,千灯映万佛!闽台佛教论坛传灯活动实录
🔗大德高僧聚雪峰!闽台佛教界为黑水沟罹难同胞祈福
🔗圆觉重兴、大藏再现丨第二届《思溪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湖州举行
🔗中华佛教一家亲 | 第二届侨僧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厦门举行


觉悟号
与智者为伍,携善者同行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1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