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人民日报
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村成功上榜,这是四川乡村首次入选。
联合国旅游组织自2021年起发起“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旨在促进旅游在重视和保护乡村及其相关景观、知识体系、生态和文化多样性、本土价值观和活动以及美食等方面的作用。桃坪村的入选,与其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精心守护文化瑰宝有关。
近年来,桃坪村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以保持原有人文历史和古村风貌为基础,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尤其在赓续千年文脉中展现了独特的智慧与活力。
桃坪村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人与自然保护圈的组成部分、国家羌族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茶马古道藏羌彝文化走廊和大九寨旅游环线的关键节点。如今,村内仍然保存世界上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羌寨以碉房合一的堡垒民居、“天然空调”美名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迷宫巷道为特色,占地4万平方米,现存115处千年古建筑,462名羌族原住居民在这里生活,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和“神秘的东方古堡”。
“在这里,3000年古羌文化的精髓被世代传承,孕育出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族羊皮鼓舞、花儿纳吉情歌、羌族口弦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邻近村寨的羌族人民都会聚集在桃坪羌寨,盛装打扮,载歌载舞欢度羌历新年。
羌族碉楼营造、羌绣等非遗技艺体验被开发成研学产品,羌绣T恤、包包、剪纸台灯、纳吉纳鲁盲盒等衍生品和文创产品也大受国内外游客欢迎。
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桃坪村还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设了村史馆、非遗传习所和非遗展演厅,培养非遗传承人,并将羌语教材、羌绣手工体验、羌族剪纸技艺等引入学校,让学生感受羌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将传统文化保护与文艺创作融合,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出《羌红》《巴舍德滴》等歌舞剧,参与《杀生》《圣地可可西里》等影片拍摄,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扩大羌文化影响力。
作为四川乡村振兴的典范,桃坪村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近些年,桃坪村致力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将传统农业种植巧妙地转型为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旅游业态。通过打造桃坪千亩生态果园采摘体验区、开发“吉祥理物”系列文创产品、培育藏羌特色民宿和餐厅、建设桃坪沉浸式演艺数字剧场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带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据统计,桃坪村村民经营的羌族文化特色餐馆和民宿已达82家,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4807元提升到2023年的6.1万元。
获评“最佳旅游乡村”后,接下来该如何保护传承羌族文化备受关注。当地村民开始主动保护羌族古堡和当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促进了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传承了羌族文化,提升了村民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当地还将文化传承与美食创新相结合,利用自然资源制作青稞啤酒、野生菌煲鸡等特色美食,研发“尔玛贡宴”品牌,展现地方风味,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据悉,桃坪村将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通过打造演艺剧目、非遗街区、特色民宿等多种旅游产品,呈现“一剧”“一街”“一群落”“一停车场”四大核心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