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失业!无身份!三个月绝地反击上岸Amazon !

职场   2025-01-26 09:36   美国  

我是今年8月份离职的,裸辞,也没身份,天雷开局。


但实在忍不下去了,你们不知道我那个有毒的笑面虎老板有多难相处,能早点离开她比什么都强。好在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庆幸自己,能在OPT失业期里极限上岸Amazon。


不过,如果再选一次,我可能不会冲动裸辞。这里也劝想跳槽的朋友,钱难赚屎难吃,务必骑驴找马,身心压力都会小很多。


这次给大家分享下我的Amazon上岸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PS:在后文贴了我遇到的面试题(比LeetCode里的Hard题都难),也有一些Amazon内部消息,想面Amazon的朋友可以看看。


01

“没了应届身份,也没太硬的经历”

我之前是在美国中部的一个中厂讨生活,给医疗行业做软件的。


本身并非主流科技公司,再加上只有两年的工作经历,不上不下,经历里又参杂着SDE、MLE多方面的东西……着急赶紧上岸,但自己其实也没底。


在找到直通硅谷之前,我是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份简历里,老师直接点醒了我——可以做多份简历,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


一份MLE的简历,专门投MLE和DS的岗位,里面只写ML相关的东西,学术论文、机器学习相关的学术研究都可以放上。一份SDE的简历,专门投SDE的岗位,只写开发相关,简洁有针对性。


效果很好,投出简历后我收到了各种面试,有Twitch、Google、Tesla、TikTok和Apple的各种组……

无限次简历修改

独家双修双审机制

扫码了解详情,拿面试拿到手软!


这些公司,很多都是positive feedback并且给了OFFER。HR、面试官们的正向反馈当然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


Apple、Tesla的HR劝我“了解下我们这个组再做决定也不迟”,TikTok的已经move forward to offer stage,承诺了丰厚bonus和股票,表示我去就很容易“6个月内升职级”。


虽然最后因为着急入职,我最早递橄榄枝的Amazon......但是这些反馈,使我对之后的个人职业发展有了信心!


很多人觉得市场不好,求职没希望。而我们的同学却在纠结Amazon、Apple、Tesla、TikTok的OFFER该如何取舍……

👆扫码快速上岸


02

“平时工作中,一点都不design?!”

能在求职寒冬有这么多大厂橄榄枝,老师对我的帮助当然不止是简历。


举个例子,system design是重要考点(社招跳槽,面的级别越高考的越难),之前一直觉得工作中总能接触到,网上也都在说“工作一大部分就是design”……


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因为是毕业不久的entry level,工作中几乎不涉及到system design,公司最多让我了解现有系统是怎样布置的,不会让我自己尝试去部署这些东西。仅仅有了些初步概念,根本没法应对面试。


课程帮我搞定了这部分内容,虽然system design涵盖的东西多,但老师讲解的非常系统全面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上去了,应对面试里的概念题和开放性问题,我也就更得心应手了,像是之前在工作中没遇见的一致性哈希的设计、限流器等等现在都没问题。


在我拿到了具体的面试后,导师给准备相关资料,还帮我约了mock突击,会针对HR的hints进行针对性准备,也有deep dive项目里系统设计的细节和流程,各种热门系统如何在对应公司实现,这些系统的优缺点和背后逻辑等等。

平日里,大家工作中做的东西,一般都会比较窄的集中在某个领域。一个优质的打工人,并不意味着你是个竞争力强的面试者。

扫码即赠免费求职评估,让资深面试官帮你快速规划上岸/跳槽路线~


03

亚麻HR已读乱回,跳过OA幸运上岸!

提到这次Amazon的上岸经历,其实也有些幸运加成的。我是7月投递了他的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岗位,做了OA……超级难。其中有这道lc题目的加强版(就是还要支持括号):

PS:当时我在面经里看到了这道题,怀抱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能遇到……没想到真中了彩,对Amazon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提前看看:

https://leetcode.com/problems/regular-expression-matching/description/


自此之后,Amazon就没了消息。直到10月 HR突然联系我“安排好VO了,但要把OA提前做完”。虽然两次岗位不一样,但HR看到后台有我的OA记录,就直接到了VO轮。


不能输在临门一脚上,紧急约了Amazon的Mock后,老师给我写了很详细的点评:


Amazon的BQ占比很大,而我恰恰是BQ有些薄弱。抱着老师给的资料一顿突击,同时我也向老师打听了Amazon关于BQ的内部信息,这里分享给大家:

Q1:VO里面不同轮会问同一个BQ问题吗?

Back to back, 也就连续进行的面试是有可能问重复问题的。

Q2:可以用相同的例子来回答?

如果例子不多可以用同样的故事,尤其是初级职位经验比较少的,但是要根据LP有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角度。当然最好都不一样,比较保险。


准备万全,毫无悬念!Amazon的真正面试,比我想象中简单,3轮VO考的都不难,其中一个面试官问了2-3个BQ。而在顺利上岸后,我也没忘记向老师打听组的稳定性、具体业务、manager人品、WLB等情况:


总之,是场不错的求职体验。12月,我就要搬去西雅图打工了。大城市或许生活成本会上升些,但还是很让人期待!


直通硅谷,用实力说话。

添加好友咨询,赠本文同位明星导师(面试官经验10年+)免费咨询规划1次!

👆扫码快速上岸


* 本文原创于直通硅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欢迎尊重版权的转载。一般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正确注明以下信息:

作者:直通硅谷  公众号:直通硅谷订阅号

直通硅谷,让科技求职更简单。

封面: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mazon_Go_in_Seattle,_December_2016.jpg

直通硅谷
直通硅谷成立于2015年,由北大计算机系师兄、MIT、Harvard高级学者、前百度网络科技产品经理、香港上市公司联席董事联合创立。旨在帮助华人学生成功入职北美科技企业,教学团队由北美顶级科技公司现任资深工程师&超一线面试官组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