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何以领跑县域乡村振兴

时事   2024-10-18 19:30   北京  

现代田园城  幸福金太仓

秋色三分,尽在乡村。如果要领略江南鱼米之乡的风情,那么秋天,一定要去一次太仓市。秋波摇晃着稻谷,泛起了波涛,飘散着醉人的芳香,有节奏地拨动着丰收的旋律。

太仓,苏州下辖的一座县级市,也是距离上海最近的一个城市。

太仓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物阜民丰,被誉为“天下粮仓”。明代航海家郑和船队从太仓刘家港起锚七下西洋,也使太仓以“六国码头”闻名于世。

今天的太仓绘就着现代田园、全域全景的幸福画卷。太仓拥有近40万亩农田、38.8公里长江岸线以及24万亩自然湿地,多年来始终坚持“现代田园城”的城市定位,精心构筑“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优美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反馈的2023年乡村振兴统计监测评价结果,太仓市以总指数85.2的优异成绩,远超全国平均总指数71.2,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一。

据了解,国家统计局建立的《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共设置综合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六方面41个指标。

激活农业强市新引擎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无人插秧机自带“大脑”精准栽种秧苗,在电脑旁动动手指就可以远程进行灌溉,丰收的稻田里不见人影只有机器的轰鸣声……2018年开始,雅鹿村的雅丰农场实现了从一粒稻谷到一粒大米全程32环节不落地,只需要10分钟。

智能化、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是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益的产出,以雅鹿村作为主产地的“璜泾大米”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村里农场年效益超300万元。

雅鹿村党委副书记周磊介绍,沿着“一粒米”的思路,雅鹿村做好“土特产”文章。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合作,建成18亩科研型猪场,常年存栏梅山猪种猪600头;与广西企业对接,将一部分大米进行深加工,制作成米线、米粉、螺蛳粉对外销售。村民持续享受合作社带来的土地、分红、工资等红利,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

雅鹿村的发展是太仓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村级经济发展上,太仓市已经探索出了一个抱团联营、市场化运作和融合发展“三管齐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展现出创新、融合和多元化的趋势。

眼下,正进行室外工程和绿化工程的金溪人才公寓项目是太仓市沙溪镇产业园区核心配套,由沙溪镇20个村抱团成立的金溪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约5.5亿元。预计2024年11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可提升年收益约2000万元。

此外,2023年,太仓市顺利通过“激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权能”部级改革项目验收。强化落实7大类22项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政策。已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24亿元、拥有股份农户数9万户,实现按股分红全覆盖。2023年,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8万元。

从2023年起,太仓市重点推进“1+1+9”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建设,连片、组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此过程中,持续优化扩面生态循环农业,提升稳产保供能力、设施装备和科技进步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成高标准农田25.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上高标准农田建成率达82%。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金仓湖农牧循环示范区等5个示范点位。

生态循环农业持续领跑

秋风徐徐,稻穗盈盈。行走在东林村的网红步道上,但见整片将完全成熟的水稻,为东林村披上一片金黄。这个月底,水稻收割后,粉碎的秸秆将被打包发酵为牛羊饲料,牛羊粪肥田产出的富硒大米将做成网红烧麦销往四方。

“稻麦生产—秸秆收集利用—规模养殖—粪污肥料化—稻麦生产”,这是东林村生态循环产业链,形象化地表述为“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这种现代农牧循环模式获得了农业农村领域专家的一致肯定。

目前,这种现代农牧循环模式正向东林村的周边拓展。2023年,太仓市编制《太仓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规划(2023~2026)》,将在片区内全面推广该模式。

据东林村党委副书记张卫青介绍,生态化实现循环农业、科技化实现品牌农业、机械化实现高效农业的“东林模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3年,东林村总资产3.07亿元,循环农业产业链上的13个项目实现收入1800万元,占村级总收入的58.06%。农民人均收入5.5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多,比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水平还高6%。

近年来,太仓积极探索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及市场化处理路径,正式启动“一厂六中心”综合建设工程,涵盖一座商品肥料厂与六个腐熟处置中心,计划总投资达1.8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眼下,位于项桥村的沙溪腐熟处置中心已经完成。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沈文忠介绍说:“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不仅棘手,还需要聘请第三方机构运输至远处处理,给村集体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随着腐熟处理中心的建立,这些废弃物能够就地转化为宝,既减轻了处理压力,又能制成有机肥回馈农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通过“一厂六中心”的建设,太仓预计实现年处理秸秆量达13.5万吨,年生产商品有机肥超10万吨的目标,从而全面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目前,浮桥镇、璜泾镇的处置中心已投入生产运营,双凤镇的处置中心处于试运营阶段,城厢镇、浏河镇的处置中心于8月初动工建设。

 “网红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生态美景出镜,精彩活动不断……如今,“东林村”在各大流量App上已经火“出圈”,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体验“乡村艺术”。美丽乡村逐渐成为大家心中的向往之地。

走红,是给有准备的乡村的。万丰村是新晋“网红”,村庄拥有“三水一宅六分田”的自然风貌,区域内水网纵横交错,自然蜿蜒,开阔明净;民居枕水而建,清新淡雅,错落有致;农田整齐划一,灵动秀美。2020年以来,万丰村迎来乡村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率先实现行政村全域打造特色田园,并以此为基础培育建设太仓首个苏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金仓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乡村不仅要环境美,更要具有人文风尚美。从2017年开始,雅鹿村每年都进行家庭诚信积分评比,围绕农房翻建、畜禽养殖、邻里关系等十大方面设置不同分值,并以此为标准考核每家每户的日常行为,评出星级文明家庭。文明家庭可凭积分兑换村里的翠冠梨、璜泾大米、稻田鸭等各类优质农产品。

村村有一样,村村不一样。太仓各村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创新奖励机制,让积分与本村“特产”挂钩,让公民道德与民生事业、产业发展互促互进,让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力。

“作为永乐的一份子,希望能挖掘、培养永乐的戏曲爱好者,排练一出‘永乐自己的戏’。”如今,原太仓璜泾镇文化站站长倪善明有了个新身份——璜泾镇永乐村的“社区主理人”。他在村里免费开设文化艺术、戏曲舞蹈、民乐歌曲课目辅导站,带着乡亲们一起排戏、演戏,把村里的文化生活扮得丰富多彩。

走进永乐村的海棠邻里驿站,这里被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让村民们有地方健身、看书、练瑜伽、写写画画,还选出包括倪善明在内的6名“社区主理人”,让他们带领村民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到市区生活,留守在村里的基本是老年人,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更年轻化、更有活力的公共生活场景,吸引年轻人回来逛逛。”永乐村党委副书记季艳蕾说。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太仓市锚定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关键方向,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持续用力,持续锻造爱农业、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农村“生力军”,做优做大乡村振兴“蓄水池”。

定制化委培突破“本土化”人才瓶颈。依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涉农高校,构建“目标共定、方案共制、教学共担”的“三共”育人模式。精心设计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信息装备、农村经营管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保证人才供给与地方需求相匹配,2013年至今累计招录农业委培生506名,近两年为太仓市各村(涉农社区)选配青年人才142名。

“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是太仓的城市名片,也是太仓发展的指向标。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顾强表示,近年来,太仓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农业生产、乡村建设、共同富裕等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生态循环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走在江苏省、全国前列。

作者:周建琳

推荐阅读
最近,北上广中产流行戴“蹦迪珠手链”

广州破局政商交往“灰色地带”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影响有影响力的你。和我一起拨开迷雾,追寻真相,守望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