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军校”创业记

时事   2024-10-21 18:30   北京  

创业二十年,以培养全日制硕士起步,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在改革开放前沿

不断进行教育革新

为培养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形势的商业领袖

这所“商界军校”一直在探索

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学楼一层最深处,筹备中的院史展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一些数据还在做最后核对与更新。近几年的国际排名中,汇丰商学院的金融硕士、管理学硕士均曾位列QS商科硕士的亚洲排名首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在最新的2024年QS全球排名中也跻身亚洲第六,领先国内其他高校与机构。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深圳校区。本组报道供图/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当初夸下的海口,如今兑现了。”北大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有些如释重负地说。十七年前,商学院刚走过“低调而艰苦”的前三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第一次举行的全院师生新年晚会上,他曾畅谈未来:再用十几年时间,将学院建成一个国际知名、世界一流的商学院。

2004年,海闻刚到深圳创办商学院时,国内数得上名的商学院就有二十多所,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既然是北大来办,就要办出一流水平。”海闻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要创办一所怎样的商学院?如何与众不同?

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在同质化定位上无意义内卷,才有可能成为一流。比照国际知名商学机构,创建百年的哈佛商学院以“培养改变世界的全球领导者”为目标,其毕业生薪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商学院;而麻省理工定位培养最懂工程的管理者,虽然毕业生收入低于哈佛,但初次就业率明显更高。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

北大汇丰商学院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海闻希望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商界领袖”。他要在国内打造一所最国际化的商学院,利用深圳毗邻香港的“地利”,北大与港大合作,开创了国内研究生教育史上首个不同学科互补的全日制“双硕士”项目。两所世界名校强强联合的金字招牌,很快帮这所年轻商学院在激烈竞争中打开了局面。

“办学校和办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初创阶段都要处理各种难题,打造百年品牌也都需要制度和文化。”海闻现在仍时常有“危机感”,他给商学院打下了全面而严格的制度基础,同时也担心继任者能否抵住压力坚守下去。

海闻教授为毕业生拨穗。

与创院之初不同,如今深圳云集了全球各大高校的商学院,北大汇丰面临着全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继任院长王鹏飞也不免感到“危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对商业和商学教育带来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在未来十年,想要在最具活力的前沿城市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商学院仍要保持创业之初的热情与韧性。

去深圳创办商学院

作为创院院长,海闻最初是被“忽悠”到深圳的。

21世纪之初,深圳经济规模已经跃居全国第四位,但高等教育相对滞后,仅有2所大学,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深圳政府创造性地建设了“大学城”,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创办研究生院群,从而实现“名校在深圳”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正式挂牌,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起进驻深圳。

然而,预想中“师生云集、成果频出”的景象并未出现。研究生院建成最初两三年,连起码的人气都没有,“本部老师不愿意来教,学生不愿意来读”,崭新的大学城成了空城,外部对异地办学的质疑不断。时任北大常务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林建华调研一番后,将“办实研究生院”的突破口瞄准到了商学院上。

当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拿了北大深圳商学院的招生名额,从2002年起,每年以光华的名义招收40多名金融硕士,但由于学生不愿到深圳上课,便全部留在了本部。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深圳商学院成了空牌子。林建华和时任北大校长助理、北大深研院常务副院长史守旭商议,先把商学院办实办好,再带动其他学院和整个研究生院的发展。

每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

“现实原因则是,商学院是能创收的学院,投入产出比最高。”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魏炜直言不讳。商学院有很强的地域性,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对商学院产生强烈需求。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商学院办学模式,到2004年,已经有长江、中欧等二十多所商学院集聚在北京、上海,而最具经济活力的深圳却一所也没有。尤其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家素质需要提升,城市产业需要升级,深圳具备创建商学院的必要条件。

新的问题是,谁来担任创院院长?林建华和史守旭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海闻,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入北大,并在毕业后自费留学美国的第一人,在美获得终身教职后回国“创业”,在北大和林毅夫等人一同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到深研院创办时,海闻已经担任北大校长助理。“既是经济学者,又懂办教育,有创业胆识,还有奉献精神。”林建华打定主意把海闻“忽悠”到深圳,“先去看看,如果还不愿意,就当休息,顺便帮我出出主意”。

托马斯·萨金特教授在课堂上。

这次到访深圳再次点燃了海闻的教育创业热情。在他眼里,深圳的企业家群体是创办商学院的基础,空置的教学大楼是创业的良好硬件,而深研院的师资生源、与本部关系、与深圳市关系等一系列在别人看来的“问题”,也成了他的“创业机遇”和“发展空间”。他更看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城市环境,这里机制灵活,新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亦可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作为北大在深圳新办的学院,一定要超过北大本部的平均水平,才是对北大的贡献,这才是值得做的事情。”海闻坦言,学院创办一年后,当教学和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他开始思考新的战略问题:如何让商学院尽快跃升到更高的发展平台?

纵观国内外知名商学院的发展,很多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援。“说白了,就是需要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在海闻的办学规划中,从全球聘请一流教师、建设更符合商学院发展的新大楼,都需要大量经费,而他手上只有创院之初拨来的100万元,可谓杯水车薪。

就在海闻给深圳市政府写信争取支持后不久,商学院等到了与汇丰银行合作的机会。当时恰逢汇丰银行集团进军内地市场,海闻受邀成为汇丰中国独立董事。随着业务扩张,汇丰中国希望通过与内地高校合作来解决人才短缺的新问题,而深圳商学院并不是唯一候选单位,清华、复旦、武大,以及他参与创办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都是有力竞争者。

海闻很快起草了合作方案,并抓住一切机会向汇丰高层宣传深圳商学院的愿景和办学理念。为争取时任汇丰集团最高掌门人斯蒂芬·葛霖的信任,海闻专门飞到重庆,在葛霖参会中途与其见面并阐述了合作共赢的想法。往返飞行4小时,只为直接面谈3分钟。海闻趁热打铁,通过各方努力,邀请葛霖第二年春天到深圳访问,这些都为最终赢得汇丰青睐打下了基础。

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 

“回头来看,2008年后,商学院开启了快速发展的十年,标志就是获得了汇丰捐赠和冠名。”海闻回忆,1.5亿元捐赠中有2000万元定向用于“学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获得捐赠和冠名之后,学院优质师资不断增加,也不再需要从北大其他院系调剂全日制硕士,并很快成为校内其他院系和国内一流高校优秀学生首选的学院之一。更直观的影响则是催生了一栋6万平方米的商学院新大楼。

如今坐在商学院7层会议室窗边,海闻回忆起新大楼从拿地、争取资金支持、改设计图稿到最终落成,每一步都走得“一波三折”。他曾抱着大楼模型到市长办公室“要地”,在市领导发生变动之后,深圳市政府依旧给予了支持。大楼设计图修改后,建设规模增加了两倍,新出现的资金缺口再次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支持。

“北大汇丰总部在深圳,将来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就是深圳的教育品牌。”回想创业初期的种种,海闻感叹“历经坎坷”。如今在教学楼内宽大的回形走廊和各处或开放或封闭的空间,师生讨论随处可见,常有人在这里工作学习到深夜,灯光透过大楼玻璃幕墙照到户外,北大汇丰商学院成了大学城最具吸引力的学院之一。海闻感到欣慰的是,“创业”之初对商学院的诸多设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成为全球前百分之一

在汇丰商学院教学楼内部,几乎所有可见的文字指引和印刷出版物都是中英双语。就连一层大厅西侧信息公告栏上钉着的通知单,都是全英或中英双语。一位教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商学院不只要求全英文教学,同步推进的还有工作语言的国际化,一旦有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在场,大家都很自觉地切换语言频道,马上“中换英”。

曾有人问海闻,商学院的国际化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海闻的回答是:两者都有,“最终要落实在对人的培养上”。

在北大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冯艳看来,商学院的国际化不只体现在教学形式上,同样关键的是教学内容与国际同步。2009年,冯艳刚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就被招聘到北大汇丰教授经济学,她教学生的知识“不是最经典的就是最前沿的”,而这些都是来自英文原版教材和最新科研资料。

全日制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

“既然决定推进国际化,英语又是最基本的国际化工具,建立全英环境就是学院必须过的一关。”一位教师说,如今基本没人再质疑“现代大学要不要国际化”,问题是一些学校是否有条件国际化、如何国际化。很多学校招收国际师生,但碍于校内各种反对意见,最终仍使用中文教学,无法做到完全与国际同步。而北大汇丰不存在历史包袱,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坚定执行。院内外反对声音从未消失,早年还曾有两位教师因不适应而选择主动离开。

在海闻看来,坚持营造学院英语环境,反过来也是吸引国际师生的必要条件。他们来到中国是为了传授和学习专业知识,而不只是“学习中文”,“自由无障碍地沟通”是最基本的要求。北大汇丰商学院副院长、美籍韩国教授朴永浚坦言,他十多年前从美国来到深圳,选择北大汇丰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就是被海闻描绘的“建成真正国际化顶级商学院的蓝图”所吸引。

“走出国门、到国际平台招聘一流教师”则是海闻打造国际化商学院的又一利器。2007年初,海闻单枪匹马飞到美国招聘,从经济学年会上带回了学院第二批全职教师,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国际办学的行家里手。商学院的招聘范围也逐渐从美国经济学年会扩展到7个世界性专业学会的年会,学院外籍教师占比一度高达45%。

“在国内,北大汇丰是最国际化的商学院,但与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商学院相比还有一段距离。”魏炜举例,以高度国际化著称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MBA班的国际学生占比达到96%,并要求所有申请者在入学时精通至少两门语言,并在毕业时掌握第三门语言。

“最初加入学院的老师也都带有一些创业精神。”汇丰商学院人事办公室主任邢琰还记得,当年到口岸和机场接新入职教师时,很多人就带了一个大皮箱,兴致高昂地来到深圳,希望“作为元老”在这所新办学院“干点不一样的事儿”。

邢琰很坦诚地介绍,早年师资招聘主要靠真诚,通过海闻老师等初创团队的个人影响力和求知若渴的学生来招人。随着首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商学院在学界和企业界积累起口碑,加上薪资待遇逐渐具有国际竞争力,商学院吸引了更多年轻教师的加入。

海闻认为,招聘刚刚毕业的博士,不仅是看中他们的研究潜能,更是看重其母校资源。这些年轻教师在读博士期间,大多已经进入某个学术领域的国际圈子,虽然在国内还没有很高知名度,但在各自研究领域小有名气,每年与国际学者合作科研项目,也有与其母校导师合作的便利,不仅自身能获得学术上的支持,对提升学院科研水平也有极大帮助。

而要将这些拥有国际背景的年轻教师留下,还需依靠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海闻介绍,汇丰商学院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终身教职制度,倒逼年轻教师在前六年试用期内达到学院制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要求,如能通过审核,自然就形成了科研的能力与习惯。“虽然严格,但规则明确。”海闻在美任教时就是通过这套制度获得的终身教职,对其中益处深有体会。

国内很多高校也引入了“终身教职”,但这套聘任制度与高校传统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只在新聘教师中实行,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汇丰商学院是白纸一张,建立新管理制度具有天然优势,没有阻力。”北大汇丰商学院现任院长王鹏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教师进入汇丰商学院,全部实行聘任制,在教师管理上与海外高校没有差别。

已经做好一系列国际化建设的商学院是否能达到世界一流标准?如何打开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

“首先要让商学院出现在国际同行的视野里,出现在国际认证体系的雷达中。”冯艳曾担任汇丰商学院认证委员会主席,经历了学院申请AACSB (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的每个环节,在她看来,国际认证的过程意义与结果同样重要。将国际规范的抽象标准进行量化的过程,也是反思学院建设、将既有理念制度化的过程,“成为国内最国际化的商学院,不再是口说无凭”。 

谈及获得国际认证对商学院的影响,冯艳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商学院已与 68所国际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涉及双方学生交换学习的学分互认等情况时,合作院校会在意你是否在‘认证’圈子里。”

去年10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收到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正式通知,顺利通过EQUIS五年期认证。至此,北大汇丰完成了AACSB、AMBA和EQUIS三项权威国际认证,跻身全球前1%商学院行列。

不一样的研究生教育

学院一位老师回忆,“如果看到海闻拿着笔记本,一脸兴奋地走向会议室,那肯定是给学生开班会去了”。院长给学生开班会的独特传统,也是在创院之初形成的。

“当时主要是给学生打气鼓劲儿,几乎每周开班会。”首届硕士研究生陈靖宇说。商学院2004年10月正式创建启动,但已过了2005年的招生报名期。为了不让学院空转,事急从权,第一届学生全部从2005年报考北大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学生中调剂。陈靖宇很难找到一个词来概括当时大家的状态,虽然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但心中也难免存在落差,更多的则是对深圳商学院的陌生与担忧:“深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商学院是一所怎样的学院?能坚持办下去吗?” 

全日制硕博学生参加海训。

入学前,很多学生通过北大官网论坛询问情况,海闻都亲自下场回答。到了深圳后,海闻也时常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一发现问题就马上开班会解决。

第一届学生入学时,商学院仍“比较荒凉”,除了有一栋教学楼,其他学习生活配套基本没有。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那时还没开建,研究生院也没有图书馆。学生反映没有专业图书,海闻每次从北京回深圳,就用拉杆箱把自己的专业杂志一箱一箱地拉到学院,给学生建立经济学、管理学期刊阅览室。

与本部的资源落差也是学生最初经常反映的问题。以学术讲座为例,本部学生的困扰是每天下课后去听哪场讲座,而商学院学生则苦于什么时候能有讲座。在2005年7月初的一次班会上,海闻郑重承诺,将拨出专款用于组织名家讲座。

全日制硕博新生素质拓展营。


第一届学生贾鹏还记得,当年10月推出的系列讲座阵容豪华,“几乎每场必听”。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担任第一讲,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任第二讲,后来还邀请到了厉以宁、吴敬琏、邹至庄、林毅夫等学者到场分享。每次商学院办讲座,都有大学城其他学校的师生来旁听。

关爱的另一面是严格要求。海闻曾在一封给学生的回信中自述,“我把商学院的同学当作自己的‘嫡系’甚至自己的孩子,我对自己特别亲的人从来都是要求最严格”。

“北大-港大双硕士”无疑是商学院初创期的最大亮点,但也成了学生的“噩梦”。三年拿两个学位,课程量本就是普通研究生的两倍,北大和港大的学业要求和难度更高。尤其高级经济学涉及数学模型,非常难懂,不少同学带着录音笔上课,下课反复听,回到宿舍继续听,大家都是“朝九晚三”地学,戏称是“九三学社”。对陈靖宇来说,“读研三年是整个学生生涯中学业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贾鹏本科学的管理学专业,后来发现自己对经济学更感兴趣,跨专业报考了经济学硕士。到了商学院之后才发现,一部分同学原本奔着搞学术研究的目标报考北大,结果却落榜调剂到深圳,“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拼命学,最后带着全班一起卷”。

全日制硕博学生开展户外拉练及劳动教育。


在学术纪律方面,海闻要求一律按国际标准,对论文抄袭和学术造假问题“零容忍”。2011年,商学院自查学生论文,发现一位毕业生论文存在严重抄袭,直接取消了其北大硕士学位,根据北大和港大协议中“同进同出”的要求,又取消了其港大硕士学位。这件事起到了预期的震慑效果,之后再没发现学生论文抄袭的情况。

商学院在学术标准方面的要求同样严格。达不到标准的论文不予通过答辩,学生只能拿到完成课程的毕业证,半年之后拿着修改后的论文重新答辩并通过后才能拿到学位证。至今全日制硕士每年都有约3%到5%的毕业论文不能按时通过,每年EMBA、MBA也同样会有学生论文不通过的情况。

新生入学,每人都会收到一本厚厚的商学院学生手册,除了介绍违纪处罚管理措施,最后一章则仔细解释了什么是抄袭。为保证学生充分学习,不同于国内其他商学院,汇丰商学院规定全日制硕士“第一年不准实习”,而为培养学生诚信守诺,学院还规定毕业时只给学生一份“三方协议”,努力杜绝学生违约。

常有学生抱怨:“为什么我们要求这么严?”海闻非常关心学生,也擅用故事讲道理,但遇到原则问题,决不让步。这个传统沿袭下来,学院其他老师也对标海闻,坚守原则,“制度的效力在于执行”。

“这些都是合理的要求,只是和浮躁的社会相比,我们显得过于严格。”海闻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培养面向未来的社会精英,必须进行“最严格、最全面”的教育。同时,他一直在思考:“商学教育中还缺少什么?”

曾担任过北大深研院教务处副处长的丁嘉辉还记得,2008年10月初的一天,海闻突然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开展研究生军训工作的可能性,海闻很认同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理念。那次谈话后不久,海闻就提出了建设“商界军校”的构想。受西点军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他要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培养出具有“拼搏、牺牲、团队精神和卓越领导能力”的“未来领袖”。

有别于当下流行的“托管式”军训模式,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军训”由学院设立了综合素质拓展中心专责完成,新生开学封闭式军营驻训只是其中一部分,为期一年的训练还包括体能课和素质拓展团队项目挑战等内容,第二年还要开展户外拉练和劳动教育。在培养方案中,这一整套素质拓展课程是一门必修课。

“北大汇丰的办学理念本质上是培养人,培养道德品格与传授专业知识应当并重。”在冯艳看来,不论硕士,还是博士,北大汇丰的教育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每年新生入学,海闻都会以“北大历史与北大精神”为主题讲新生第一课。有一次海闻把《觉醒年代》中蔡元培就职演说的片段放出来,其中一段对学生的描述引起台下哄堂大笑。当年蔡元培说,(学生)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如今,这些问题在很多学生中依旧存在。

“教育要坚持长期主义,越是在外部环境不景气时,越能体现教育的成果。”海闻在手机中翻找近年来商学院全日制硕士的就业情况,2020年以来,每年6月公布的初次就业率都达到了95%以上,并且连年增长。

行政只为“中心”服务

2004年结束深圳之行回到北京后,海闻就在思考,怎么办商学院?

海闻的战略是“打差异化”,既要发挥北大和深圳的优势,又要跟国内已有的商学院不同。国际化只是其中一面,海闻要培养的是“全面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商学院本部在深圳,守着毗邻国际都市香港的“地利”,关键是如何为我所用。 

“与香港大学合作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海闻和几位在港大任教的朋友沟通后,“破天荒”地提出了办全日制“双硕士”项目的想法,在北大读经济学专业,在港大读金融学专业,培养一批高层次的金融和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对于“三年拿两个学位是否压力过大”的怀疑,海闻则很坚定地回应:“不搞点新东西,怎么和那些已有的商学院竞争?”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鸟瞰。


多年后再回想,“北大—港大双硕士”的金字招牌对创院初期的招生、学生就业、学院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都意义重大,成为商学院起步阶段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步。

2005年入学、毕业后进入香港麦格理资本投行部的陈靖宇回忆,首届学生还没实行全英教学,但港大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开始了英文授课,这样的“试验”不仅为后来学院推行全英教学做了铺垫,无形中也提高了同学的语言水平和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港大课程注重应用,与国际接轨,这也是很多国际大公司特别喜欢从港大招聘学生的原因。

第一届“北大经济学—港大金融学”招生完毕后,海闻又开始谋划“北大管理学—港大金融学”双硕士项目,并在2008年初开始正式招生。

后来很多高校也开发了“双硕士”项目,但北大汇丰的目标更为明确。2011年后,北大汇丰陆续与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从而实现了在金融、经济、管理三大专业领域均与世界著名高校合作的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商学院内部也在进行对研究生培养的全面改革。学生即使只选择单一学位,也要实行“主修+辅修”的方式,即不上双学位的学生也能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培养。汇丰商学院开创的“双硕士”和“主—辅修”模式也是学科融合的体现,海闻在担任北大深研院院长期间,曾推行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关于对学科融合的执着,海闻的解释是:“宽口径、厚基础是北大学风。”

“学生知识面不能过窄。我们不希望学生来了之后只学很窄的专业,也不希望事先把学生固定在一个具体专业中。”在海闻的教育实践中,应先让学生打好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写什么方向的论文。

院里不设“系”则是汇丰商学院探索“宽口径”培养模式的另一创新。海闻还记得,有一次参加某学院的学术活动,该活动由院内一个系主办,请来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讲座,但现场并没有他预想的火热,只有主办系的师生到场。一些学院内系与系之间的竞争让海闻意识到,“设系是人为制造行政壁垒,不利于学生培养和教师交流,更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取“系”而代之的是各类学科领域和中心。北大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创新创业中心执行主任张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研究中心都是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同时也是聚集院内外科研力量的平台。

在商学院内部,“去行政化做得很彻底”。用邢琰的话说,很多工作从创院时期就开始执行,“自然而然就去掉了行政化”。这里只有不同岗位,没有行政级别,不存在“科级、处级、局级”领导,全员实行聘任制。

“我做院长时,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海闻饶有兴致地举例,2007年他只身一人到美国招聘时还能现场拍板定下副院长人选,后来随着招聘制度的建立和严格执行,院长推荐的人选也有可能被面试小组拒绝。

“汇丰商学院总体上可以说是教师说了算。”海闻坦言,商学院刚过初创阶段,而要打造百年品牌,最终要靠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的制度和文化,这些都是他从创院之初便有意塑造的,这样才能“尽可能防止急剧倒退的情况出现”。

北京大学老校长蒋梦麟曾在1930年提出大学管理的16字方针,即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海闻极为赞同,也是这样践行的,他希望通过制度将创业成果继续巩固下去。

“对去行政化来说,行政级别只是表现,从管理角度讲,上下级制度也有存在必要,但这些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管理理念,学校以什么为中心。”海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北大汇丰商学院,行政和科研教学之间的关系定位明确:培养学生是中心,教学科研是中心,行政只为“中心”服务。

时代的偶然与必然

每年特定时间,汇丰商学院的学生都会偶遇一位神秘的外籍学者。他头发花白,身着朴素,办公和住宿都在学院大楼里,经常拿着教师卡去学校食堂,偶尔在大楼健身房出没,时常有不同的学生和教师围着他讨论。

“托马斯·萨金特教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汇丰商学院。”北大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史蛟介绍,2017 年 6 月 8 日,萨金特正式加盟北大汇丰。双方一签约,学院马上就组建了“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聚焦宏观经济、国际经济、数量金融等领域,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经济与金融的分析预测中的作用。这是中国高校在经济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由诺奖获得者真正深度参与教学科研的研究所。

经济学诺奖得主与理工领域诺奖得主的工作方式不同,不是必须依靠一流的实验室和团队,更多依靠学者自身。“萨金特在纽约大学也没有实验室,他人在哪里,精力放在哪里,哪里就是他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海闻介绍。

萨金特对培养学生非常感兴趣,加盟学院之初,就提出“带研究生”的想法。海闻为此找到北大相关领导,争取了8个博士名额,一时惹得其他院系羡慕不已。在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萨金特亲自设计了博士项目的培养方案,并亲自指导,通过扎实地训练,用少量核心教材,向学生传授最关键知识,使博士生掌握经济学的现代研究工具和方法。

“过去博士项目一直是我们的弱项,萨金特教授的加入,吸引了大批国内一流高校的优秀学生,如今已经发展成学院的亮点之一。”海闻说,这些对既有制度和规范的种种突破,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贡献,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到英国创建海外校区也是如此。

2016年4月,海闻到加州大学参加中国留美经济学年会,习惯性地拿出北大汇丰招生材料,希望在国外高校任职的朋友们帮助推广。后来,一位英国高校的朋友建议,“不如去英国买个办公室”,像哈佛、斯坦福等知名学府那样设立海外中心,方便国际招生与交流。海闻深以为意,并委托这位朋友留意合适的房产,时断时续地联系了几个月。

突然有一天,海闻收到消息,“英国开放大学牛津校区的校园要出售”。看到是“校园”,瞬间激发了海闻去海外办学的念头。在牛津大学家门口办学,校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预计售价1000万英镑左右,比当时国内一线房价便宜多了。

“创业”多年,海闻深知在国内高校办一件“破天荒”的事情,需要遵守很多规则,第一件便是得到学校主要领导同意。2016年9月下旬,海闻陪同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到美国芝加哥参加第七届北大北美校友代表大会的飞行途中,抓住一切机会阐述“海外办学”计划。

得到校长支持后,海闻马不停蹄地推进前期工作。学院很快组织成立了购买校区工作小组,委托机构调查校舍拍卖情况,处理相关法律和财务问题,同时准备标书。在第二轮竞标之前,海闻亲自飞到英国实地考察,校园基本可以满足小规模办学需求。回到北京当天上午,海闻就把详细情况报告给了林建华,两人都十分兴奋,当天下午就召开了校长办公会,让海闻做汇报。

“绝大多数人都非常支持,也有个别不同看法。”海闻回忆,当时主要异议集中在财务问题上,教育机构在境外购买土地房产的资金从哪来、怎么出去。

当时,林建华直接发话:“今天主要讨论同不同意他们去做,至于钱最终能不能出去不用我们管,按照国家政策办就行。”

一周后,针对此前校长办公会上的诸多建议,海闻逐一补充,并在学校党委常委会上再次汇报。会上一致认可了海外办学的意义,很多具体问题也快速通过,唯独在“由谁出资”的问题上,反复讨论。

“只要学院的钱能出去,最好学校自己出钱。”海闻态度明确,办学需要稳定的环境,且英国对土地所有权在内的完全产权没有期限,最终说服了校级领导。会议结束后,北大党政联席会议正式发布了《关于创办北京大学牛津中心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牛津校区的决定》。

正是有了这份书面说明,商学院才得以在后来遭遇问责风波时平稳度过。“购买牛津校区虽然时间紧张,但所有组织程序一个没少。”海闻回忆起那段意外,仍感不平。当时有人举报海闻“用公款在海外购买庄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面对调查组询问,海闻一一解答,他在书面报告上重点突出了三点内容,建立海外校区没有任何程序问题、没有国有资产流失、提前设置了风险防控。

英国校区中标后,马上又面临“在规定时间付款”的问题,如不能按时支付,将面临违约的严重后果。要想成功汇款,必须首先获得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北大汇丰所在的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是深圳市财政拨款单位,在海外购置校园,需要获得深圳市批准。“为加快在深圳市政府的申报进度,我直接找到时任市长许勤汇报,许勤听后表示支持,当即安排第二天开早餐会,现场协调。”海闻回忆。

第二天一早的会议上,许勤出席,分管副市长参加,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到场,支持“教育出海”。许勤现场表态,要“以改革的思维特事特办”。

“整个过程都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海闻说,后来批准购买校区和后期运营的外汇额共计 2000 万美元,是深圳市权限内可批准的最高限额,超出限额必须得到中央批准。而这次“特事特办”也被当作示范案例,为深圳市后续办理类似事件提供了参照。

同时,为能及时付款,学院必须尽快在英国银行开设账号。正常情况下,海外机构在英国开设账号起码需要3个月时间。在询问几家国内银行无果后,海闻想到了老朋友汇丰银行,得到了对方高层的支持,走“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走完审批流程。

2018年3月,牛津郡迎来了第一批北大汇丰商学院的硕士学生。在英国校区启动仪式上,林建华曾致辞表示,北大在英国办学,是北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步”。 

不止培训了5万企业家

以培养全日制硕士起家的汇丰商学院名声日显,但仅靠全日制学生的学费收入,学院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在学院起步阶段,摆在眼前的另一现实问题是,每年仍有近千万元的资金缺口,该如何补足?

学院自身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收入来源,这笔进项不能依靠他人,必须自力更生,高层管理培训项目(EDP)就是最好的选择。EDP没有学位、市场化程度高,也是世界上很多商学院增收的重要渠道,而学院也可以通过办好EDP项目服务所在地区的企业。思前想后,海闻把这项极具挑战的工作交给了魏炜。

进入汇丰商学院之前,魏炜曾在新疆工学院创办过管理工程系,在新疆大学与新疆工学院合并后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和培训。2003年底,魏炜从新疆大学辞职后,获得了北大博士后研究资格,成了海闻的学生和同事。

应海闻召唤到深圳之前,魏炜先后写了三份报告,分析了国内、国际商学院的模式,最后又写了一份《北大商学院的战略定位》。魏炜的答案是,去深圳办商学院,“这事儿肯定能干成”。

当时魏炜已经和企业家打过交道。远赴深圳创业,难免忐忑,他咨询了身边一圈朋友,发现企业家与学者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企业家不只分析风险,更乐见风险背后的机遇,而“有机会就可以试一试”,他们敢于冒险,也更务实。

粤商更是以务实著称,魏炜夸张地说,在珠三角地区授课,如果商学院老师教的内容不能帮企业家解决现实问题,会被直接轰下台。接到“尽快把EDP办起来”的任务后,魏炜就在琢磨如何破局。

“当时一穷二白。”魏炜回忆,那时北大拨给商学院的100万元根本不敢随便用,他当时既没有钱,也没有人,单干不现实,必须找人合作。几经周折,找到一位台湾企业家联合办学,课程全部上完,还赚到了一部分利润,这也让魏炜感受到了EDP的市场潜力。随后,他开始筹备商学院自己的培训项目,并把海闻拉来做EDP宣传招生的“活招牌”。2007年7月,深圳商学院EDP培训中心成立,区别于其他机构,深圳商学院以长训和公开课为主,培训时间长达一年。2009年后,EDP业绩每年均成倍上涨,一度做到全国规模最大。

魏炜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万多人来北大汇丰商学院接受过EDP培训。有一位香港企业家自己上完课后还陆续推荐了12名学员,就是因为“有用”。曾有一位广东企业家告诉海闻,他当年上完课后就对企业进行了规模收缩,幸运地躲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EMBA学生参加“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


2010年,北大汇丰商学院推出了EMBA项目,首届招生近四成来自EDP。随后,汇丰商学院又先后推出了全日制MBA和在职MBA项目。至此,商学院基本办齐了应有的教学项目。

魏炜坦言,EDP、EMBA和MBA作为最具市场挑战性的项目,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撑,而汇丰商学院又将这些收入以其他形式继续反馈给了社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目前学院已经完成“智慧企业信息中心”的初步建设,未来逐步向院内师生、科研人员、金融研究等社会机构开放,为研究中国企业提供数据平台。

MBA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创业创新中心旗下的两大实验室,也将成为大企业发掘潜力股的源地和桥梁。其中,创新引擎实验室面向创业者,帮助其在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服务和指导,而未来实验室是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开放式创新生态平台,成为其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顾问和伙伴,并帮其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进行并购或投资。

张坤介绍,这些创业项目来自商学院举办的创业大赛。在与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合办的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优质的项目将被引入商学院的前海国际创新空间进行孵化,继而纳入创新引擎实验室的池中。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起至今,创新创业中心促成的融资总额约有5亿元,以天使轮为主。另有二三十家企业在经过创赛后市值翻倍,从几千万元跃升到10亿元以上。“这其实是对既有投资模式的突破,既为大企业规避了潜在风险,又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带来了耐心资本。”张坤说。

多年以前,北大曾组织国际专家对校内4所经管类学院进行同行评估,其中对北大汇丰商学院的整体评价很高,但提出在科研方面仍存在短板。海闻清楚,扩大学术影响力,关键在领头人,为此专门到香港科大把王鹏飞挖来,主抓学术工作。王鹏飞很快进入角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提升科研水平的工作,首先提高了长聘制度的最低标准,同时组建更多高水平学术会议,保持学院教师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互动,并鼓励教师更多地在学术顶刊发表文章。通过这些举措,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学院已经有19位教师通过了长聘考核,成为教授或长聘副教授。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SSCI/SCI/CSSCI)上发表论文34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在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王鹏飞教授在课堂上。

王鹏飞还与《国际经济评论》(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达成协议,每年出一期中国专刊,侧重研究中国经济现象,今年12月将举行第一届合作会议,会议论文的筛选工作已经完成。王鹏飞分析,一方面中国学者已然成为国际顶刊的重要贡献者,但几乎不涉及中国本土研究;另一方面,外国学者对中国问题感兴趣,但期刊编辑不了解中国,他希望通过学术专刊的形式鼓励更多学者为中国经济研究做贡献。王鹏飞还有另外一个私心,希望通过合办期刊提高知名度,未来创办商学院自己的国际期刊。

2021年,王鹏飞从海闻手中接过“创业”接力棒,成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第二任院长,也开始像海闻一样,思考商学院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巩固既有成果和继续创新都面临诸多压力,回顾过往二十年的创业历程,如果一定要为而立之年的商学院制定一个未来目标,王鹏飞希望学院在学术引领、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方面继续推进,真正步入世界一流商学院行列,并继续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更多创新与探索。

参考资料:《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海闻浅论:教育卷》


发于2024.10.21总第116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商界军校”创业记
记者:李明子( limingzi@chinanews.com.cn)

编辑:闵杰

运营编辑:王琳

推荐阅读

今年最大降幅!LPR又下调

中产开始“抛弃”麦德龙?

封面报道

《商界军校创业史》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订阅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影响有影响力的你。和我一起拨开迷雾,追寻真相,守望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