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李刚教授、塔夫茨大学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 AFM:人工培养肉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学术   2024-11-12 15:51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特别是肉类)的需求逐年上升。然而,传统养殖业面临着动物福利、废物管理和碳排放等诸多挑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肉类替代品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细胞培养肉作为其中的重要方向,展现了成为传统肉类替代品的巨大潜力。细胞培养肉通过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为未来的食品供应带来了新机遇。其制造过程涉及细胞培养、过程优化、支架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还需关注营养成分、味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以确保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广泛接受并满足相关监管要求。

2024117日,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李刚教授美国塔夫茨大学Ying Chen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David Kaplan教授合作发表了综述文章:人工培养肉—食品行业可持续解决方案。人工培养肉的制造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细胞培养、培养基优化、支架设计和先进制造,以及营养、口感和安全等话题,以满足消费者的接受度和监管批准。论文介绍了细胞培养肉领域的前沿研究,重点讨论了营养、细胞、材料与支架制造技术等关键环节,并探讨了细胞培养肉产业可能对社会、政治与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为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提出了实用建议。最后,综述还讨论了现存的挑战并概述了培养肉发展的未来方向。该项工作以“Emerging Materials in Cultivated Meat: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Food Solutions – A Review”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DOI: 10.1002/adfm.202413316)。苏州大学硕士生王凌霄为第一作者,苏州大学李刚教授、美国塔夫茨大学Ying Chen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还包括David Kaplan院士,张莹刘果以及李鑫鑫博士、谢茂彬教授、郑兆柱副教授和王晓沁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美国农业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赴境外研修等项目的支持。


根据预测,全球肉类需求将在2050年前增长73%,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满足这一需求,预计需要70%的耕地用于饲料生产,这将加剧全球资源的紧张。传统的肉类生产方式,比如牛肉生产,资源转化率低,且大量消耗水、土地和能源,导致巨大的碳排放。此外,传统养殖业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食品安全丑闻破坏了公众对食品的信任,以及农业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人类病原体抗药性增加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细胞培养肉应运而生。细胞培养肉通过在体外进行细胞培养,并结合先进的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生产,为未来的肉类供应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细胞培养肉的生产依赖于种子细胞、支架和关键工程化技术,主要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先进的组织工程手段实现。种子细胞提供了肉类生产的细胞来源,支架则模拟自然肌肉结构,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先进工程化技术包括优化培养基、控制生长环境和采用精密制造方法,确保高效生产。这些创新技术为细胞培养肉提供了可持续且环保的替代方案。


用于培养肉制造过程中的种子细胞、支架及先进制造技术


骨骼肌肉是传统肉类中最主要的成分,也是细胞培养肉技术中的关键参考。作为构成骨骼肌的核心结构,肌纤维不仅决定了肉类的质地和口感,还在提供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培养肉的目标就是模拟传统肉类的结构和成分,其中骨骼肌的组织结构和特性作为模型,为培养肉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模仿骨骼肌的肌纤维排列、细胞分化以及组织间的血管网络,细胞培养肉不仅能够实现与传统肉类相似的外观和口感,还能为肉类生产提供更可持续、环保的替代方案。


图2 动物骨骼肌肉的细胞、组织和结构示意图


规模化的培养肉制造,也称为细胞农业 (Cellular Agriculture),是指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制造农业产品,而不依赖于传统的动物养殖。其生产流程从动物组织中分离所需的细胞开始,如:胚胎干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这些细胞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被培养并接种到支架上,经过适当的诱导和分化,最终在支架上形成成熟的肉类组织。这个过程的目标是打造出与传统肉类相似的口感和质地。通过这种方式,细胞培养肉不仅能还原传统肉类的味觉体验,还为肉类生产提供了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人工培养肉的制造流程


细胞培养肉技术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能够打造绿色、安全和可持续的食物来源,为绿色环境和社会健康提供保障。通过学科交叉合作,人们可以推动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朝着落地转化的方向迈进。细胞培养肉不仅有望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还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肉类生产。与此同时,这一技术的发展需要全球科研人员、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携手推动食物生产和获取方式的创新发展。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3316


论文第一/通讯作者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王凌霄,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丝蛋白生物材料和可持续培养肉材料的研究。


李刚,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江苏校友会副会长。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美国塔夫茨大学访问学者(导师:美国工程院David Kaplan院士)。长期在丝蛋白生物材料、医用和智能纺织材料等交叉领域展开研究。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已授权国内外专利50余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30余项,曾获香港首届创新大赛冠军、江苏省十大行业优秀成果奖等荣誉。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智能仿生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霍英东”科教奖涵评专家(https://web.suda.edu.cn/tcligang)。


Ying Chen,美国塔夫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组织工程领域相关研究。研究重点涵盖了使用生物材料和细胞等材料开发组织工程和细胞农业相关研究;采用创新技术为传统肉类生产提供可持续的替代方案,为未来食品技术及其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此外,还致力于开发生物工程化的人类胃肠道模型,可用于未来食品安全测试等领域。她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并获得了多项授权专利。她承担并主持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重要科研项目,同时也领导了许多得到工业界支持的研究计划。此外,她还长期在NIHNSF担任基金评审专家。(https://facultyprofiles.tufts.edu/ying-chen


David L. Kaplan,美国塔夫茨大学物医学工程系终身教授、博导,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IAMBEFellow、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首席科学家、NIH组织工程与再生中心主任、美国塔夫茨大学细胞农业中心(TUCCA)主任和杰出教授。他致力于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细胞农业领域,尤其是在丝蛋白生物材料的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极高的学术地位。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H-index高达198,引用次数超过180000次,同时担任美国化学学会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主编和 Biomacromolecules副主编,同时担任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承担多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科研课题。获得美国及国际专利150余件,并成功孵化10余家高科技企业,并因其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众多奖项。(https://facultyprofiles.tufts.edu/david-kaplan


相关进展

苏大李刚、中山大六院黄丹丹/郅敏 IJBM:丝素蛋白搭载CUR/5-ASA双药肛瘘支架

苏州大学李刚教授课题组 Appl. Surf. Sci.: 兼具抗菌和防蛀功能的羊毛织物

牛津大学刘泽堃博士/苏州大学李刚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徐宾刚教授SusMat综述:使用可持续纤维基可穿戴应变传感器革新数字医疗网络

曼彻斯特大学李加深团队、牛津大学刘泽堃博士 JMST: 用于热管理和电磁干扰屏蔽的柔性、透气且增强的超薄Cu/PLLA多孔纤维膜

苏大李刚教授、英国曼大李翼教授、帝国理工陈凯丽博士 CEJ: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水下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苏大李刚、余嘉/港理大赵泽宇 Int. J. Biol. Macromol.:伤口修复生物大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苏大李刚、余嘉和苏大附属独墅湖医院张喜成合作 Int. J. Biol. Macromol.: 蚕丝织物复合增强人工心脏瓣膜

苏大李刚、郑兆柱和苏大附一院李峰合作 ACS BSE: 丝素蛋白基药物缓释功能输尿管支架

苏大李刚教授、英国曼大李翼教授和牛津大学刘泽堃博士合作 AFMs: 牛角瓜纤维基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

苏大李刚教授、英国曼大李翼教授和牛津大学刘泽堃博士合作 CEJ: 可穿戴耐湿热变化的蚕丝负响应型应变传感器

苏大李刚教授/王晓沁教授/塔夫茨大学David Kaplan院士团队Acta Biomater.: 蚕丝/镁丝复合编织神经导管

苏州大学李刚教授/王晓沁教授/余嘉副教授团队ACS AMI: 天然长效抗菌/抗炎蚕丝医用缝合线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协同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 “ 中国聚合物网 www.polymer.cn ” ,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