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将军素有“横刀立马”之称,是一位军事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人物。而在这位铁血战将的身边,也从来都不缺乏一些足智多谋,风趣幽默的同志,陈赓元帅就是其中之一。
彭德怀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军事天才,他很清楚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他坚信在生死搏杀的战场上,温柔的气质很难起到威慑作用,唯有一声怒吼,才能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令敌人胆寒。这是他数十年戎马生涯,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结果,也是他独有的风格。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彭德怀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术适应能力,与狡猾多变的美国军队周旋。在美军利用磁力战术与之周旋的情况下,他当机立断,把攻击的重点转移到南朝鲜部队身上,一举突破了防线,逼近了“三八线”,取得阶段性胜利。然而,在胜利的背后,却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和挑战,尤其是缺乏后勤补给和敌军的突袭,使志愿军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在第五次战役之中,志愿军第三师六十军180师不幸被敌军包围,最后与大部队失散,有超过五千名战士被俘虏,其中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就是被俘虏的人数最多的干部。这次惨败,让彭德怀心中充满了悲愤。他很清楚,这一仗之所以会输,除了敌人狡猾之外,还和他的指挥错误、准备不足有关。
彭德怀紧急召集有关将领开会,总结这次事故的教训。不过,第三兵团的团长王近山却出人意料地没有来,据说他知道彭老大的脾气,怕挨雷劈。会议一开始,彭德怀就直入主题,痛斥180师的溃败,甚至强烈要求将60军的师长按军法处置。整个会议的气氛十分压抑,所有的将军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指责的目标。
眼看着场面要变得更加尴尬,陈赓上将挺身而出。他用他独特的幽默,机智的诙谐,轻松的化解了现场的气氛。陈赓先打趣了一句:“开会开了大半天,大家都憋得满脸通红,连卫生间都不敢去。”然后,他顺势说道:“肚子又来了,饿了。”这一句话,让在座的将军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连彭德怀的脸上,也难得地流露出一丝笑容。
陈赓见彭老总的情绪似乎有所松动,便趁热打铁地说道:“发火也是力气活,等吃饱喝足了,咱们就可以继续骂了,还可以骂得更大声一点!”这一句话,既是关心彭老爷子的身体,又是巧妙地提醒大家,让大家继续开会。最后还是陈赓用幽默把事情给解决了,“吃饭!”彭老爷子说了一声,一场本来很有可能闹出更大矛盾的会议在一片笑声中落下帷幕。
彭德怀的雷霆震怒和陈赓的诙谐化解,既表现了两位大将的个性,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革命友谊。在战争的残酷中,两国人民患难与共,患难与共。彭德怀直言不讳、严格要求的作风,促进了志愿军事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志愿军事业的胜利;而陈赓的风趣和睿智,也缓和了气氛,让大家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能感觉到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