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怀着救国的理想,许多有志青年纷纷踏上探求真理之路。张东荪就是其中之一。年轻时,他刻苦学习,为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他到日本著名大学求学。学成归国,他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国内资产阶级革命的大潮之中,寄希望于为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尽一己之力。
但北洋政府成立后,政治形势的急转直下,使张东荪大失所望。袁世凯的独断独行,使他开始怀疑革命的前景,并最终选择退出革命阵营,投身教育,任教于上海一所著名大学。这一转变既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他寻求学术和政治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1919年,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一股汹涌澎湃的共产主义思潮席卷了中国大地,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激情。作为一个积极的知识分子,张东荪在这场运动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是,通过对一些共产主义著作的深入研究,他发现,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内容太过理想化,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他大胆地站出来,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与那些拥护它的学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张东荪对共产主义的批判,并不是从他对共产主义的恶意出发,而是从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与理性思考出发的。他希望通过他的讲话,使人们对共产主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地盲从。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张东荪的思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对中国共产党和红色革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共产党和红色革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1937年以来,他通过自身的影响,先后送百余名学生到延安进行红色教育,同时还捐赠医药、图书等物资到华北革命根据地,对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东荪于1938年因反日活动被捕。在监狱里,他表现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和坚强的意志。华北各地的民主人士知道了这件事,到处奔走呼吁,终于迫使日本人释放了他。他被释放后,从北平到重庆,在那里,他参加了由国民党组成的参政会,继续为这个国家的前途出主意。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新中国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各阶层开始对国家未来的出路重新进行探索。在这一时期,张东荪提出了政治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经济上走苏联计划经济道路的所谓“中间路线”。但在当时中国社会,这种主张明显地不切合实际,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排斥和批评。
一九四八年,解放军围困北平,张东荪又一次挺身而出,上书傅作义,劝说他投降,争取北平和平解放。这一举动固然是爱国之举,却也使他的政治处境变得十分尴尬。
一九四九年,中共邀请他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他却对中共的某些政策有所保留,还自作主张地与美国联络,以示友好。这些行动迅速被中央情报局发现,他立即被逮捕。由于毛的干涉,他被宣告无罪,但是从那以后,他就隐退了。
1968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张东荪又一次陷入了政治旋涡之中。他被指控为“通敌”,受到长时间的迫害与酷刑。虽然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是最后他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1973年,87岁的他死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