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男女老少
慷慨激烈的唱词从每个人的胸腔吼出
西北人的狂放和豪迈扑面而来……
最近一段时间
许多人的朋友圈
被一场场“秦腔演唱会”刷屏了
秦腔这种古老雄浑的戏曲形式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四川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
这门秦地艺术就此亮相京城
进而闻名全国
进入20世纪
“新生”的秦腔艺术担起文艺新风的重任
1912年
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秦腔戏剧社
陕西艺术社在西安成立
“把新的文艺、文明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大家”
成了秦腔的新目标
抗日战争时期
以易俗社为代表的秦腔剧团
多次慰问抗战官兵
嘹亮的秦腔如同沙场号角
唤起一众文艺工作者的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
秦腔的声音愈传愈远
1949年12月
陕西《十二把镰刀》剧组
受周恩来总理指派出访布达佩斯
饱蘸历史笔墨的秦腔
带着新生中国的底气
响彻大洋彼岸
这是唱响给世界的中国声音
《十二把镰刀》剧照
2006年5月20日
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8月
中国邮政发行《秦腔》特种邮票
该套邮票选取了
《火焰驹》《三滴血》《游西湖》
3部秦腔经典传统剧目的精彩片段
分别表现了铜锤花脸、文武小生、丑角
老生、小生、小旦等典型戏曲人物形象
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法
运用粗犷的线条、浓烈的色彩
以呼应秦腔独特的艺术风格
秦腔这张中华民族的古老名片
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聊起秦腔
陕西“两社一院”是绕不开的话题
易俗社、三意社、陕西戏曲研究院
是秦腔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
易俗社是中国最早的新型剧团之一
自成立以来
便致力于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
演出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
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
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意社始于1895年
前身为民间班社“长庆班”
在一百余年的漫长岁月里
为秦腔剧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演出大量优秀剧目《赵氏孤儿》《火焰驹》
《狸猫换太子》《打柴劝弟》等
并涌现出大批秦腔大家
秦腔在甘肃的渊源深厚
清末甘肃出现了几个脸谱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为“耿派”
因其创始人耿忠义而得名
他依据角色特性和脸型
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脸谱样式
即“耿派脸谱”
因其立意新颖、色彩斑斓
不仅在舞台上受到欢迎
而且从当年到现在的兰州饭馆食摊
都请人绘制耿家脸谱图样
悬挂墙上摊前以招徕顾客
可见影响之深远
秦腔艺术
创造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表演绝招
如吹火、顶灯、打碗等等
作为独立的剧种
秦腔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板式变换体的曲式结构
以二六板为基调
变奏时辅以旋律、速度、表情变化
语言多采用长安、三原、高陵、泾阳
等地区的当地语言
讲究故事情节、抒情叙事
发展出了包括大戏、小戏、社火在内的
五种演出形态
秦腔剧目唱段内容极其丰富
数量众多,题材广泛
诞生了许多妇孺皆知的经典剧目
如《火焰驹》《赵氏孤儿》
《三娘教子》《铡美案》等
秦腔《铡美案》
秦腔《狸猫换太子》火焰驹
本名《火焰驹》,又名《卖水记》,由清朝剧作家李芳桂创作。该剧讲述了宋朝时期,李彦荣因奸臣陷害而被赶出京城,其子以卖水为生的故事。
赵氏孤儿
又称《冤报冤赵氏孤儿》,是秦腔中最经典、最有名的剧目之一。该剧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卿赵盾被大将军诬陷,导致一家三百余口被杀,只余下一个孤儿赵武的故事。
三娘教子
又称《双官诰》、《忠孝节义》、《机房训》,讲述了明朝时薛子约的二妇刘氏生子薛倚哥,大妇生妒,家庭不和,导致三娘守节抚养,成人后薛倚哥得中状元的故事。
三滴血
最早改编成戏曲电影的秦腔之一,讲述了生活在山西五台陕西韩城县的周人瑞,与他的弟弟周人祥,因为一对孪生子双双成才后,引发兄弟之争的故事。
秦腔《三滴血》
根据陕西渭南皮影戏改编,讲述了奸臣严嵩的干儿子,意外结识杜文学的妻子,对她颇为垂涎,为了得到她竟想办法诬告杜文学,最终将其流放岭南的故事。
秦腔《杨门女将》
秦腔《游西湖》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
秦腔承载着秦人的喜怒哀乐
一路传承了2000多年
哪怕在今天
在大西北许多地方
弦子一拉,锣鼓一打
男女老少立刻闻声而动聚拢过来
或当演员,或当听众
吼的人,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
听的人,屏声静气,如醉如痴
如今
穿透悠悠千载岁月
秦腔的旋律
依然激昂高亢,动人心魄
来源:崆峒区文旅局
图文:崆峒发布
扫码关注崆峒区旅游导览图,一键get崆峒区游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