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轧钢之家
轧制油的作用
热轧与冷轧:
高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轧制称为热轧;低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轧制称为冷轧。
本文主要就冷轧轧制油进行讨论。
润滑与冷却:
金属在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大、压下力大,同时产生大量的变形热和摩擦热,如果没有必要的润滑和冷却会缩短轧辊寿命、造成轧件表面损伤,使板形不合格甚至造成轧辊裂纹。所以,在轧件减厚时,轧辊与轧件之间要使用适当的润滑剂,以达到润滑和冷却的目的。
轧制油的作用:
①减小变形区接触弧面上的摩擦系数和摩擦力,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提高带钢质量;
②对轧件与轧辊起润滑和冷却作用,带走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少轧辊的磨损,保证轧辊的正常工作状态;
③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耗与辊耗;
④在轧件表面上形成油膜,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
据相关资料:以钢铁生产为例,采用了轧制工艺润滑后,吨钢能耗可降低5%~10%,金属损耗可减少5%~10%,表面缺陷率可降低30%~50%,成材率可提高5%~10%,同时还能降低酸液消耗与冷却水的消耗。
轧制油的分类
按照加工工艺来分: 热轧轧制油、冷轧轧制油
按照轧件来分: 黑色金属轧制油、有色金属轧制油
轧制油的发展变迁
冷轧轧制油的发展是随着冷轧加工工艺各项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钢板冷轧油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得到了应用。早期使用的冷轧润滑剂是水,由于水的润滑能力有限,且存在着严重锈蚀的问题。二战前,冷轧厂家把棕榈油作为轧制润滑剂,但棕榈油来源匮乏,于是使用动植物油脂和研发生产的合成脂来取代部分的棕榈油。
油脂类及合成脂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但随着轧机的设计速度越来越高,在冷却方面存在着缺陷,因此促进了乳化技术的发展。
典型的乳化技术
· CPS(Control Particle Size) 可控颗粒度;
· UPD(Unifor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统一的颗粒度分布;
· DPD(Define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确定的颗粒度分布;
轧制油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温度、高压喷嘴剪切、连续循环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乳化液中油粒粒径的分布,从而影响到乳化液的离水展着性(Plate-Out)和对铁粉的分散性能,严重影响轧制油的润滑性和清净性。新乳化体系的功能就是保证轧制油在应用过程中油粒的粒径分布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润滑性和清净性。
冷轧润滑油的变迁
从冷却的角度来看:希望轧制油的离水展着性要小,能均匀分布在轧辊和轧件的表面,起到降低表面热传导系数的作用,得到满意的冷却效果,并有利于保持轧件表面的清洁。
从润滑的角度来看:希望轧制油的离水展着性要强,能分离出较多的油,扩展附着在轧件表面形成较厚的油膜以满足润滑的要求。
为了兼顾冷却和润滑的要求,应控制轧制油有适度的离水展着性能。
为了适应轧机的高速生产、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对轧制油提出了如下的要求:优良的轧制润滑性、退火清净性、乳化稳定性。
工程机械用钢 | 管线钢 | 结构钢 | 风电钢 | 船板海工板 | 复合板 | 耐磨钢 | 桥梁钢 | 锅炉容器钢 | 原油储罐用钢 | 核电钢 | 水电钢 | 模具钢 | 镍系低温钢 | 耐腐蚀板 | 双相钢 | 非调质钢 | 铁路用钢 | 轴承钢 | 弹簧钢 | 齿轮钢 | 链条钢 | 耐磨球钢 | 能源用钢 | 易切削钢 | 冷镦钢 | 300系不锈 | 金属覆膜板 | 球扁钢 | 药芯焊丝钢 | 不锈耐酸钢 | 共析钢 |
51钢铁资源库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轧钢之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轧钢之家】ID:zhagangzhijia,欢迎合作:1509200995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