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2021年《上海市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三年来,青年人才在上海过得怎么样?人才公寓这个“新物种”到底香不香?人才安居政策未来有何新动向?
2024年终,东方网推出系列报道《人才安家三年间》,走进在沪青年的“小家”,倾听他们的“安家”故事。
年轻人住进人才公寓,却“时间不在社区、关系不在社区、认同不在社区”?如何让他们感受到上海老弄堂般的“烟火气”,打造出不被打扰但不失温度的生活空间?东方网《人才安家三年间》系列报道之二走进上海多个人才社区,探究各家的运营之道。
陪伴见证成长
2021年中建幸孚家公寓松江店正式运营,陈萱成了这里的一名管家,三年来老租户她都叫得出名字,令她最感慨的是见证了一对陌生年轻人从租户成为恋人,再到社区求婚的故事。
△陈萱自中建幸孚家公寓松江店2021年开业起就已担任管家
“这两位租户原本都是单身,工作也没有交集,但居然有一天我刷朋友圈,发现他们在6号楼影音室里办求婚仪式了!”
之后,两个年轻人从各自的一室户换到了一室一厅,“这里成就了他们人生的新阶段,相遇、相知、相爱……我居然成了见证人。”陈萱说,管家工作看似繁琐,但在社区陪伴租客的日日夜夜也见证了他们的人生,“我平时帮他们取个快递、搬个东西,他们都会记在心里,会给我送咖啡,逢年过节还会给我带老家的特产。”
出于不想让父母担心的心理,“报喜不报忧”是不少游子的心态。不过,他们愿意把烦恼倾诉给管家。长宁区虹桥人才公寓的运营管家朱晨进向记者分享道:“有一个租户刚毕业不久,社会经验不足,因为离职与工作单位弄得不愉快。”朱晨进说,在社区里看到对方魂不守舍,就主动问起了缘由。“之后我帮她分析具体问题,其实就是一些企业办离职的常规话术和操作,并没有严重到一定要走法律程序。”
△长宁区虹桥人才公寓于今年5月开放配租申请
被租户叫上一起在社区里抓流浪猫,是朱晨进遇到过最有意思的“工作”。“晚上下班后,我们带了很多吃的去,它很警觉,最后罐头、猫条都快吃完了,才把它逮住。一称足足12斤重,头又大,大家就给它取名‘小老虎’。”后来,“小老虎”被租户领养,成了社区的正式一员。
△流浪猫“小老虎”目前由虹桥人才公寓租户领养
“社区里居住了不少年轻人,有的情侣闹不愉快也会找到我们调解。”作为有着丰富保租房运营管理经验的管家,朱晨进非常珍惜这份信任,“管家既不是销售,也不算物业。每天都打照面,更多的是一种陪伴。”
白天上班、晚上社交
柚米社区位于松江西部科技园,开业不到8个月,九成房源已出租,近2000套房子有了“主人”,住户大多是周边重点企业的员工和G60科创走廊人才。毕业季后还吸引了一大批松江大学城的应届毕业生,形成了天然的青年聚集地。
“白天上班、晚上社交”正成为这里的新风尚。社区管家李雯介绍,社区每月会开展1-2场30人以上规模的社区活动,17个兴趣社群涵盖了交友、桌游、羽毛球、台球、文学、手工DIY、声乐等。今年夏天,当地松江团区委还将“青年夜校”开进社区,天天不断档、周周有精彩。
△柚米社区举办的七夕节活动
“之前七夕节的活动,我们还有3对租户成功牵手呢!”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不少租户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新朋友。李雯说,许多租户起初觉得社区地理位置比较偏,休闲娱乐活动几乎没有,一下班就闭门不出,但如今不出社区,照样有得玩:“刚毕业的租客说比大学社团还有意思。”
除了青年夜校,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爱心暑托班”也开进了人才社区。仁慧苑是黄浦区人才安居重点项目之一,也是黄浦区体量最大、套数最多、硬件配套最齐全的区筹公租房,由永业集团卢湾公租房公司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卢湾公租房常务副总经理、运营中心党支部书记阚元林告诉记者:“之前撞见小区里两个小孩自己出门买东西吃,保安跟我说是暑假白天没人管,孩子一觉睡到中午,大的就带着小的出来吃饭,几乎天天如此。”想到社区内有近一半租户是年轻夫妻,在征询了广大租户意见后,爱心暑托班在仁慧苑开了起来。
△孩子们在仁慧苑“爱心暑托班”学习模拟飞行航空科普课
除区里统一配送的课程外,仁慧苑通过整合仁慧缘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公租房租户以及相关社会单位资源提供了3D 打印、模拟飞行航空科普、真人CS 等特色课程,颇受孩子们欢迎。“说实话,办这个班压力不小。”阚元林介绍,暑托班设置了2名专职保安,还要安排保洁,但眼看解决了不少租户家庭两个月的燃眉之急,还是让运营方很欣慰。据透露,仁慧苑的爱心寒假班也已在筹备中。
归属感取代颠簸感
人才社区作为新型居民社区,“新”在治理模式。和传统社区不同,人才社区没有居委会、业委会等自治主体,年轻人“时间不在社区、关系不在社区、认同不在社区”,如何让他们住得舒心?
上个月,张江纳仕国际社区的党支部、居委会(筹)、党群服务站、人才工作服务站(“两委两站”)揭牌。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500余名租户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紧邻张江科学城城市副中心,距张江“科学之门”直线距离仅2公里,周边汇集国家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特色产业园区,同时叠加商业、文化等丰富配套设施,是张江科学城的标志性人才居住项目,目前居住人数约4500人。
纳仕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筹备组组长顾佳云是一位有着10年工作经历的85后社区工作者,他的另外两位伙伴也都是85后,其中一位还是双语社工。顾佳云表示,让年轻人才真正“住有所居”,不仅有地方住,还要住得安心、长久,“让大家有归属感,取代颠簸感,进而专心工作,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11月22日,“两委两站”正式揭牌
除了做好传统社区工作,“两委两站”还主动链接起区内资源,积极与周边学校、医院、养老院对接,为年轻租客提供子女教育、父母医疗、生活配套等咨询平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面对庞大的租客群体,松江柚米社区则从社区租户中招募租委会,制定社区《文明公约》。今年9月初,柚米社区入住率过半,管理强度陡增。为了更好保证租户生活品质,社区面向所有租户发起租委会招募。社区管家李雯介绍,招募需求发布一周就有超百人咨询,近30人主动报名。经过面谈、审核、综合评定等环节,按照人户1:200的比例,7名租户成立了首届租委会。
△柚米社区《文明公约》
“租委会帮我们与租户促进沟通,是很好的纽带与矛盾缓冲,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租户的凝聚力。”李雯说,今年10月,在中共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街区支部委员会的指导下,社区面向租户征集了文明公约,最终形成了13条细则,包含工作日23:30后自觉降低说话分贝、不使用高噪声家电,不在楼道内放置私人物品,自习室不占座等此前被普遍反映的治理难题。
《上海市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出台三年多来,已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四五”期间筹集20万套房源的目标,伴随着大批青年人才的拎包入住,一个个小家融入到了社区、城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市区两级政府是如何一步步推进人才安居,下一步又将如恶化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敬请关注东方网《人才安家三年间》系列报道。
来源:东方网
记者:陈丽娜、马鑫洋、项颖知
视频:汪鹏翀、丁一涵、汪伟秋
编辑:董俊成、小能手
审稿:钱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