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的皇帝原型,精神病稳稳统治中国4年

文化   2024-09-27 19:28   河北  


转自:兆雨老师聊文史



冯绍峰、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皇帝赵宗全,从剧情推测,其原型大概率是北宋皇帝宋英宗。

但他的命运,比历史上真实的宋英宗,好的不是“亿”点点,简直就是逆风翻盘。

《大宋病人》写尽了帝王的辛酸泪;

宗室子弟、过继、“皇考”和“皇伯”之争等情节,和北宋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极为相似。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宋英宗,可没有电视剧里那么懂权谋、善隐忍,甚至有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前半辈子,王爷当得好好的,却被“逼着”当皇帝(没错!真的被逼到毫无退路);登基以后,没多久就“疯”了、死了,真的不能比他更苦了。

电视剧中的赵宗全

凡尔赛第一人:如何才能不当皇帝?

电视剧中,赵宗全是皇室宗室,任职禹州团练使,但是平静的生活被皇帝的一秘诏打破。

虽然皇帝在诏书里写的是安抚勉励的话,但是,这在旁人特别是兖王的眼里,却是一道立嗣的诏书。

正是因为老皇帝没有子嗣,才让他的堂侄邕王和兖王动了非分之想。后来,经过了兖王兵变,原本没有储君之梦的赵宗全,却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皇帝。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并不是故事杜撰,宋朝历史上的的确确发生过。

没能生出儿子的宋仁宗(虽有三子,均夭折或早逝),在和群臣来来回回的极限拉扯中,终于勉强达成妥协,过继已经年过三十的堂侄赵曙(又名赵宗实)为皇子。

赵宗实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三周岁的时候,就被选进宫当“备胎皇子”。

当赵宗实七周岁的时候,因为宋仁宗的儿子豫王赵昕出生,赵宗实就被送出了宫。没想到,二十几年后,宋仁宗膝下无子,曾经的“备胎皇子”又转正了。

转正对多数人来说,肯定是好事。这可不是一般的工作转正,而是让你当天下人的皇帝。敢问,历朝历代的哪个宗室子弟,敢立下这种人生志向?

但赵宗实不这么想。当宋仁宗任命他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皇子的象征)时,以守丧期尚需四个月方满为由,断然拒绝。

没想到,这一拒绝,却变成了宰相韩琦等人口里的“贤者”“器识非常远大”。宋仁宗于是坚持让他复职。

倔脾气的赵宗实,于是连续四次上表,表示自己要守丧到底。没办法,宋仁宗只能同意,毕竟守丧是大事。

四个月后,赵宗实的守丧期满了,众人心想,这下能来了吧?赵宗实偏不,他采取拖延战术,拖了十个月,期间又请辞了十余次。

这下,真的搞得宋仁宗既下不来台,又内心极为崩溃,他甚至出现了换人的念头。

可惜,但是皇家宗室子弟中,真的没有比赵宗实更合适的人。没办法,在赵宗实死活不肯当皇子的情况下,宋仁宗硬是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立皇子仪式,在赵宗实缺席的情况下(没错!主人公赵宗实没参加)

拖延也没办法,装病也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赵宗实最终来到了和宋仁宗battle的“决胜局”。

虢国公赵宗谔前来敦劝。本来,赵宗实也没打算听劝,但是虢国公毕竟老辣,一句话说到了赵宗实的软肋上。

“凭你现在的身份,就算不入宫,能保证未来还继续当个普通宗室子弟,平安无事吗?”

是啊!和宋仁宗闹得这么大,人尽皆知,就算如愿不当皇帝,未来的新皇还能放过他?

赵宗实直到这时,才如梦初醒。于是,从床榻上惊起,坐上肩舆,入宫了。

“疯王”第一人:一门心思追认生父为皇帝

宋英宗在位一共四十四个月,其中有十三个月由曹太后垂帘听政,最后三个月疾病缠身。亲政的二十八个月中,有十八个月搞了一场席卷朝廷、举国皆知的“濮议之争”。

简单地说,宋英宗的执政生涯,除了一门心思追认自己的生父濮安懿王赵允让为皇帝外,就没干什么好事。

电视剧《知否》也极为细致地演绎了这段历史。

也许,在宋英宗的心目中,既然你们都想让我当皇帝,那我就放开了行使我的皇权,管他什么礼法规矩。

“濮议之争”听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当今圣上要追认自己的生父濮安懿王赵允让为“皇考”(皇帝父亲)。

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一旦被追认为“皇考”,那就要涉及立庙、祭祀等问题。这让已故的宋仁宗多么尴尬?生前是皇帝,死后竟然被同样已故的堂兄“篡位”了?

众大臣皆认为,既然当今圣上已过继给先帝,将其生父称为“皇伯”,已属恩典;如今却在先帝的守丧期内,公然提出要追认生父为“皇考”,显然违背礼制。

但是,即使众人反对,宋英宗却坚决不让步。就为了这一个名号,和群臣battle了整整十八个月。

而这十八个月的时间里,北宋可谓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入不敷出;水患严重,民不聊生;边境虽然没有大的战事,但宋辽夏三方并不平静,每年有。宋英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绩就是编了一部书《资治通鉴》

所有的精力都投在“濮议之争”上,能把国家治理好吗?答案不言而喻。

电视剧中的“曹太后”

“濮议之争”的结局,以曹太后的一份手书落下帷幕。手书的内容是:

吾闻群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 至今未见施行。吾载阅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仍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襄国、仙游并称后。

得到了太后“准许”的皇帝龙颜大悦,但也许是考虑舆论,宋英宗“做”了让步,称濮安懿王为“父”。事情就此尘埃落定。

但真相的确如此吗?也许,曹太后未必是自愿。有史料称,这封手书,是宰相韩琦草拟,曹太后签押,多少有点被迫的意味。

平心而论,宋英宗不是治国理政的好皇帝,却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过继为皇子后依然不忘记生父。

“矛盾综合体”:有多么不想当皇帝,就有多么想当皇帝

宋英宗驾崩时36岁,在位只有三年多。曾经那么不想当皇帝的一个人,后来竟然迷恋皇位,始终不肯立太子,非常矛盾和奇葩。

有史料记载,宋英宗继位不久,便患上了“心疾”(精神病)。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已经三十多岁的宋英宗继位后,还需要曹太后“垂帘听政”。

新帝年幼,太后听政,这种事电视剧和小说里演绎得太多了,但像宋英宗这样的情况,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好不容易让太后撤帘还政,皇帝的滋味还没过瘾呢,宋英宗又病得不轻。公元1066年底,宋英宗再次一病不起,最终无法开口说话,只能躺在病床上处理政事。

宰相韩琦见状,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多次奏请宋英宗立太子。

但毕竟还是壮年,宋英宗多少觉得自己时日还长,皇帝还没当够呢。即使缠绵病榻,也极不情愿立太子。

最后,在韩琦的多次、在病床边劝宋英宗早日立太子。最终,病入膏肓不能说话的宋英宗,只能点头同意。他颤抖着双手,非常艰难地写下:“立大王为皇太子。”

但是,韩琦并不满意。因为他觉得,如果不写上大王赵顼(宋英宗长子)的名字,会引起好事者的误解。所以韩琦再次请皇帝一定要在遗诏中写上赵顼的名字。宋英宗经不住大臣的一致要求,颤颤巍巍地写下“颖王顼”三个字,群臣方作罢。

后来,韩琦去世,宋神宗亲笔题写墓志铭: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这也折射出宋神宗对韩琦的认可。

结语:

调查记者出身的作者韩福东,为什么用一整本书讲述“病人”宋英宗,这位既没有什么不朽功勋,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短命皇帝?

正如读库的编辑樊超群所言:

人不一定死于疾病,但可能死于自己的认知。这也是《大宋病人》真正想要传达的历史观,权斗决定一个制度的下限,认知则决定一个文明的上限。

想要接近一个真实的宋朝,而不是被今人改写过的宋朝,一定要去看看它不堪的一面。

推荐阅读

金棕榈女星:我要假装没体验到sex拍摄的快乐吗?

她靠运气成为阿里合伙人,又凭实力败光了……

董宇辉根本不懂王阳明

冯唐用曾国藩收割了多少韭菜?

看见
不为浮云遮望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