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亚家史影像计划|时光浪潮中的家庭印记

文化   2024-09-11 09:26   北京  


每个人都希望明确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将来可以成为怎样的人。身份认同和在社会中的定位是每个人存在的核心问题。


彼得·温赖希认为,一个人的身份是其自我建构的整体。个人在当下的自我诠释反映了他们过去如何看待自己,并且表达了他们对未来自我形象的渴望,从而形成一种连续性。也就是说,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望共同影响了他们当前的身份认同。而每个人的身份是通过相关他者,通常是父母的身份协同形成的。


那么想要认清自己,以家庭为切入点开始挖掘就显得尤为关键。记录家史的意义在于挽救那些珍贵的记忆与故事,它连接着我们与过去及未来的纽带,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根源,也为构建明天提供启发与指引。



2023年,阿那亚家史计划在呈现形式上做了新的尝试——与“草场地工作站”合作,开启“家史影像计划”,以剧场表演、纪录片创作等多元形式记录家史,让故事鲜活流动,再次让我们触碰到记忆的细节。


今年,阿那亚家史计划迈入第十年。在2024海浪电影周期间,家史影像计划的创作成果也纷纷呈现,包括集体创作表演、家庭纪录片首映和家史主题沙龙对谈等活动。这些活动与大家共同探讨家庭与生命之间的深厚羁绊。


01 

用身体探索边界


在9月6日的阿那亚礼堂,部分阿那亚家史影像计划的参与者共同上演了一出名为《记忆之海》的肢体剧。他们将个人的故事转化为舞台表演,采用肢体动作为主要叙事方式,以身体作为语言讲述各自的生命历程。



与传统戏剧相比,具有实验性质的肢体剧显然更容易打动观众。它以一种本能而直观的方式调动着观看者的感官。身处周围的旁观者,仿佛随同那些用肢体描绘自我与家史的“演员”们一同进入了情境当中,感受着他们所散发的激情与悲伤,以及内心暗藏的复杂情感、冲突与渴望。这份情感连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营造出了一个同频共振的场域。


军姿、正步、跑动、舞蹈......一块块记忆碎片帮助观众拼凑起他们的生活前史。沉浸式的叙事模式跨越了单一语言表达的边界,让人深深融入到以身体为主要载体的世界中。


这种体验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其他经历都截然不同,打开了情感与表达的新维度,让每个瞬间都充满了真实与感动。肢体的律动、灵魂的释放,也引导观众重新触及那些被深埋的情感记忆。




02 

用光影编织记忆


十部纪录短片,十段家族历史。


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吴文光导师及草场地工作站老师的协助下,9月8日,围绕“溯源——我和我家”为主题的十部原创纪录短片借助2024海浪电影周这个平台进行了首次放映。


放映结束后,部分家史影像计划的参与者也来到了现场与观众分享了创作背景。其实,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第一次完整地观看成片。这些“新手导演”透过影像直白而坦诚地审视自我,将他们的敏感与洞见化为触动人心的画面。


有人选择逆流而上回到故乡,泛黄的老照片、传承的家谱、先祖的试卷、废弃的老宅,这些令他们寻到灵魂的源头(陈加义《回到1977》,付宜宾《归去来兮》);也有人选择向内探索,透过自我凝视重新进行身份构建,用创作疗愈病痛,接纳“不理想”的自己(方楠《喃喃自愈》)。



在今天,“死亡教育”不应当再成为一个禁忌话题。未知死,焉知生。《黑鸟》的作者(刘艳)通过组织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三位亲友的离世,完成了自我讲述。同时,这也是她尝试与死亡对话,实践“以终为始”生活态度的一环。


有人聚焦死亡,也有人聚焦新生命。尼采曾说:父亲深讳的事往往会从他的儿子身上不经意地走漏,我就这样常常从一个人的儿子身上发现他深讳的秘密。《致子家书》(朱小钧)正是想打破这种创伤的代际传递。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帮助当初那个不开心的自己,至少可以避免再“制造”出一个伤痕累累的小孩。


当然,重新养育自己同样是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进入中年,往往会突如其来地自问:我是谁?我要如何成为自己?对此,她回答道,医生是我的职业,舞蹈是我的追求(王春燕《燕过留痕》);她说,借助戏剧里每一个角色,终于摘下自己的面具(王迎《戏如人生》)。



十部影片中,很多创作者都把镜头对准了父母。《母亲陈桥》(王炜)中,一位女性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世纪的浓缩史;《活着为了讲述》(王美玲)由家中三代人的“诵读”构成:“父亲对我说”“母亲对我说”“我对女儿说”,以及“我”的自白,他们的家史与过去百余年的时代变革紧密相连;《成为妈妈》(褚民学)借助妈妈与奶奶留存的日常物件,分别扮演两代妈妈,重温成为母亲的旅程。这背后是一家四代女性的传承,是对女性处境的深刻理解。


从书写到拍摄,影像创作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将文字的细腻与纷繁化为可视的画面。在这一转变中,动态的表现和视觉的冲击,无不传递着作者的信念与诚意。而当私人影像走入公共领域,这些个体生命经验被搬上大银幕,观众从陌生的故事里找到熟悉的、亲近的,可以连接到自我的情感体验。


这一刻,我们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沉浸其中与影片共同呼吸,捕捉到艺术与生命碰撞所激起的深情回响。



03 

用对话串联历史


围绕家史影像计划,2024海浪电影周的沙龙板块收官之作“身份、回忆、叙事:家庭影像式纪录片书写现代家史”9月8日在A剧场举办。作家贾行家、导演吴文光、编剧张冀齐聚现场,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家庭影像如何通过讲述个体故事来承载私人记忆,同时反映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脉动。


邻居们的导师吴文光导演介绍了家史影像计划的缘起。他坦言,阿那亚家史计划延续多年的非虚构写作给此次家史影像计划的落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基础:“相当于跑道已经有了,我们(负责)把飞机起飞。所以珠联璧合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家史影像计划开启后,参与的十位邻居给吴文光和“草场地工作站”的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他们在短片创作上的敏锐与坦率令吴文光感叹,在影像计划中他才是受益者。


编剧张冀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家史和口述历史。在创作时,他难免会遇到距离当下很遥远或是从没接触过的人物,这时,一些私人家书、家史就成了创作的重要突破口。在看完几部短片后,张冀直言片中的一些细节在以不同的方式触碰着他的回忆,有他作为观众的、作为创作者的记忆,当然还有他关于家庭层面的记忆。


作家贾行家借用了一个热梗来评价这十部纪录短片:“至此,已成艺术”。他提出了一种观看家庭影像的视角。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自己的家史,许多具有历史感的电影也是通过家庭的视角来展现的,这种叙述方式才真正赋予了电影史诗级的厚度。


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个体都显得极为渺小,往往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着前进。可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汇聚在一起,才构成了历史的全貌。正如贾行家所说,“我们每一个个体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贵重的不死的灵魂。”“私影像”最珍贵的地方在于补全了历史的拼图,因此,个人记忆即传承之链,私人影像即时代见证。


在这个不断变迁的时代,家史不仅是我们存在的鉴证,更是一种延续与传承,它引领我们铭记过去、立足当下,更从容地面对未来。







中影创意
中影创意(北京)电影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着力打造“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旨在发掘、培养、服务更多优秀青年影视创作人才。同时负责统筹推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中国科幻电影主题乐园”项目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