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第一瓜,我也没想到...

情感   2025-01-02 21:00   广东  

今天的“瓜”,不是八卦事件,而是事关每个人。

文章略长。

干货多。

如果不方便读长文,可以点上面的耳机🎧符号,听全文。



前天,对不起,我错了发出后,有人说:
“又一个搞抽象的。”‍‍‍‍‍‍‍‍
这种说法令我有点费解。
这是看不懂?词汇量太少?还是习惯于将网络流行词,套在所有人事上?‍‍‍‍‍
我知道,我应该一笑置之——毕竟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了。
只是忽然较了真。
想聊聊语言腐败背后的窘境。


观念上,我自认为是比较开放包容的。
但在语言上,我的审美很传统。
不喜欢网络热梗,不习惯很多莫名其妙的新词。
比如“水灵灵”、“偷感(很重)”、“芭比Q”、“红温”......‍‍‍‍‍‍‍‍‍
有时看到四不像的热词,会涌上一种老朽式担忧:汉语之美,正演变成汉语之面目全非。‍‍‍
大家抖着机灵,跟着潮流,忘了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语言,原本有多美。
那些妙至毫巅的字与词,包罗万象的句与段,似乎正在变得小众化。‍‍‍‍‍‍‍
更多人在网络中湮没。
失去了精准的、优雅的中文表达能力。
千千万万人,说着同一句话,使用着同一套话术,附和着同一个新词......
这样,真的好吗?


真的。
汉语美不胜收。
倘若你曾被一句诗震颤过,被一阙文字惊艳过,被一则短章摧心肝过,被一篇散文勾起过长相思......
就知道我所说的“美”,到底有多动人心弦。
当肌理疏朗、澄澈纤细的文字摊开来,那些玄机才情,珠玑之文,总是轻而易举让我失魂落魄。
被它们触动的人,永远有超出常人的敏锐触角。‍‍‍‍‍‍
TA会另外开辟出多个精神世界。‍‍‍‍‍‍
那里广袤且玄秘,美妙且富饶,令人流连忘返,智慧清明。‍‍
TA会比一般人,更懂得知好歹,明是非。
不信,你看人群中最卓越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文字运用高手?!‍‍‍‍


不要低估文字之美。
也不要低估文字的力量。‍‍
去年时。
令我于困境中重建对世界的信心的,是一本书。
我反复告诉自己,别怕,至少书中理想世界不会坍塌,人不会变坏,爱不会消亡,他们所追逐的理想与信仰,不会褪色与蒙尘.......
那么,这不堪的世界里,还有那么一些东西可以相信。‍‍‍‍‍‍‍‍
还可以再熬一熬。
它足足温暖了我半年之久。半年里,日复一日地提供给我支撑和安慰。‍‍‍‍‍‍‍‍‍‍‍
所以,若有人告诉我,文字已死,视频当道。
我不信的。
我灵魂最隐密的颤栗,只因文字而起。‍‍‍‍‍‍‍‍‍‍‍‍‍‍‍‍‍‍‍
引领我走出困境的,不是视频,不是人,是文字。‍‍


‍‍‍‍‍‍
这种力量我未在短视频中感受过。
相反。
热衷于篡改中文的短视频平台,在我看来,是以抖机灵、流行、规避风险之名,对语言进行污染的重灾区。‍‍‍‍‍‍
有段时间,我也疯狂刷过短视频。
然后就感到,自己的深度阅读能力明显下滑。‍‍‍‍‍
逻辑紊乱。‍‍‍‍‍‍‍
在试图剖析并表述复杂现象时,能力明显不逮。‍‍‍‍‍‍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立马弃了。‍‍‍‍‍‍‍‍‍‍‍‍‍‍‍
之后,我会听播客,看B站,听电子书,但很少很少看娱乐性的短视频平台。
毕竟,“守脑如玉”比“守身如玉”还重要。
而守脑的前提,就是让自己不要沉浸在污染严重的语言中。‍‍


你可能以为,语言是精英的工具。
事实上。
生活里,丰富的语言同样是法宝。
我曾经试过,用两种语言,为孩子讲一个童话。
一种是精准的、诗一般的语言。
一种是乏味的、碎而无张力的语言。
他能感受到不同吗?
事实上,他能。
浮皮潦草地讲完,他也就听完。‍‍‍
用美好的语言讲完故事,5岁的孩子,像泡在一个绵软清透的梦里,身心舒畅。
他悠长地叹一声:“好美啊。”‍‍‍‍
你看,这就是精美的语言构建的世界。
它涌动着温柔与美。
漫溢着启迪与不可知的触发。
所以不论他是否能听懂,持续给予他新词。
告诉他事物不同的命名。‍‍‍
以身作则教会他,如何用多种方式,去描述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梦,一种莫可名状的状态。‍‍‍‍‍
也因此,他在很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就远胜一般孩子。
智商测试时,成绩也远超平均。


这背后的成因也很好理解。
因为,语言走到哪里,认知就到达哪里。
举个例子。
未曾接受教育的人,无法理解高知人士的世界。
那些语汇构建的、指向的认知体系,他无法进入,无法辩别。
于是大门对他始终关闭。‍‍‍‍‍
再举个例子。
假如你不懂“地轴”、“向心力”、“万有引力”,牛顿发现的那个物理世界也对你无法开启。
哪怕你就活在其中。
再再举个例子。
德国有个心理学家,制作过一本词典。
叫《悲伤情绪词典》。
他对8000种不同种类的负面情绪以命名。
这些词汇将模糊的、不被看见的情绪总结出来,让它们变成一个个具体的词。‍‍‍‍‍‍‍‍
而当他能精准地描述时,痛苦便自愈了一半。
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
你表达精准,对世界的理解和陈述就精准。
你词汇量丰富,认知必然丰富。
所以,都德在《最后一课》里,借弗朗士的嘴说出那句话:
“语言是打开世界的钥匙。”


回到生活里。
你不可能奢望一个词汇量少、话术重复、理念无力且不更新的人,会给予孩子一个流动的精神世界。
想让孩子被滋养和启迪,前提是你自己的语言体系未被污染。
你没有一遍遍地,使用网络用语。‍‍‍‍
并且用得言不及义。
模糊不清。
你也没有重复着父辈的语言,去一遍遍训诫孩子。‍‍
毫无自觉。
并且还用身份、暴力,来维护这种僵化的表达。
这都将害人不浅。‍‍‍‍
真正好的语言,得是严谨的、丰富的,也是美的、有趣的。
你的认知世界有活水,不断有新知注入,像大江大海,而非死塘烂沟。
如此一来,才能自然而然地,创造一个纷繁生动的精神世界。
孩子无需你说教。
TA会本能地对之好奇、想象、激动不已。‍‍‍‍‍‍
会努力抵达更远的远方。


最后多说几句。
语言贫薄之人,何止认知在停滞,沟通有障碍,教育总是在做无用功......连聊天都令人烦。
我看过太多人,没开口时,像模像样。
一开口......得,可惜多长了一张嘴。
语言的魅力早就被削弱得所剩无几了。听者听得越来越反感、腻味。
而有些人,一开口,就令听者觉得耳目一新。
哇,这人不简单!
接着,越聊越着迷,越接触越心动。
我有女性朋友,颜值一般,但在两性世界所向披靡。‍‍‍‍‍‍‍‍‍‍
凭的就是她迷人的表达。
毕竟,谁能抗拒一个真正丰富有趣的灵魂?!‍‍‍‍‍‍‍‍‍‍


这也是见多识广之人,会在与陌生人初相逢时,只需几句话,就能知道对方大致底细的原因。‍‍‍‍‍
他是从口音辨别吗?‍‍
不是。
一个人的语言体系。
对方用以命名人物事的关键词,描述他者和自己状态的核心字句,表达观点时使用的术语、概念和逻辑......都在完成一个人的自我介绍。‍‍‍‍‍‍‍‍‍
这些撒不了谎。
作不了假。
因为,出众的语言是能力,是储备,是修养。‍‍‍‍‍‍‍‍‍‍‍‍‍‍‍‍‍‍‍‍‍
不是短期修成的技巧。
语言也满溢着个人特质。‍‍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常用词,不同的语言习惯。
它比化妆品和穿搭,更能证明你是什么样的人。


但当下,我们正在不自觉地,削弱自己表达的能力。
我们说着口水话,跟着流行词,捧着大热梗。
我们看不懂好文章用的典,埋的线,引的术语......
我们难以准确地“我口说我心”。
这些都是语言能力下降的征兆。‍‍
如果想规避退步的困境,先学会习惯于强文本、强逻辑的叙述。

去在阅读中学习;

在倾听中思考;

在生活与工作中,尝试更优雅、更准确地输出。
慢慢地你会发现,丰沛精准的语言,首先能帮你破乱局,明是非,鉴赏美。
然后,构建一个“可欲的世界”。
这个世界秩序清明,妙不可言,令你及身边人,永远有审美。有召唤。有自由

PS:

读点好东西,

少沉迷于碎片化信息。





关注我
看更多好文



周冲的影像声色
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原创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