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乳山发布”
全市2025年工作动员大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倡树了“争着干、比着干”的实干氛围,强调要按照“年年有进步、三年大变样、五年求突破”阶段性目标,把2025年确定为“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提升年,全面落实“五争五提升”要求,突出以港兴产、工业优先,攻坚突破、跨越赶超,奋力建设“发展成色更足、开放水平更高、治理成效更好、生态环境更优”的现代化美好乳山。
“五争五提升”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五争” ,就是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争试点、争荣誉;“五提升” ,就是提升目标、状态、标准、实效和执行力。新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不动摇,以“五争五提升”为引领,讲担当、重实干、善作为,在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乳山的火热实践中施展拳脚、建功立业,让企业发展更有劲头、人民生活更有盼头、争先进位更有奔头、高质量发展更有看头。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单志强
“2025年,商务局将全面落实‘五争五提升’要求,突出‘产业为王、工业优先’工作重点,扎实推进落实‘五个一’招商机制,强化项目招引和跟踪力度,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同时,理清落地环节‘中梗阻’,推动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做好项目谋划,加大对节点型、链主型、功能型项目的挖掘与招引,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优势,围绕六大产业链链主企业上下游搜集项目信息,优化产业链配置,推动产业链扩容升级。”
当前,我市迎来了快发展、大发展的机遇期。我市将按照“1236”总体思路,锚定争取“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个目标”,突出“产业为王、工业优先”和“以港兴产、向海图强”“2个重点”,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和滨海旅居康养目的地“3大基地”,做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海工重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金属冶炼及新材料、食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6个链条”,有序谋划推进各项经济任务,提升全市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 王青
“市工信局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产业为王、工业优先’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五争五提升’工作要求,着力做好‘优存量、提增量、求变量’三篇文章。
优存量,推动6条重点工业产业链上规模、成优势,力争金属冶炼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3条产业链年内营收过百亿;提增量,梯次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启动新一轮冲击新目标行动(2025—2027年),争取年内过亿元企业达到55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9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40亿元;求变量,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发展,力争年内培育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创建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8家以上,打造数字转型企业5家以上,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努力为全市作出更多贡献。”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 周延斌
“2025年,开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1236’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全面落实‘五争五提升’要求,以‘依港兴区、产链带动、抓大促强’为目标,对标先进,补齐短板,进一步抓基础、强招商、优服务,用‘满格状态’迎接新挑战。
围绕区内五大产业,建立‘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全员招商工作新机制,以五大专业园区进行载体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强化‘1+3+N’网格员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加快推进‘全过程’企业培育,从政策解读、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强化项目靠前服务,加快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东方电气一期、海力二期、豪迈三期、伯特利四期、海雅科技等13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达到三组中上游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能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发区力量。”
END
签审 | 郭书朴
主编 | 李 悦
审核 | 姜珍晓
校对 | 于 超
编辑 | 郭 晶
记者 | 杨京 焦文成 王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