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乳山发布”
喜迎元宵 祈盼丰年
农历正月十三是我市沿海地区传统的“管海日”,也称渔民节。2月10日上午,"喜迎元宵 祈盼丰年"乳山渔民节作为全市“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在乳山口渔港码头启幕,非遗展演与祭海祈福仪式相映成趣,祈求渔民新年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早晨七点半,乳山口港渔港码头人山人海、锣鼓震天,表演现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西林家村秧歌队、北江村秧歌队、小管村秧歌艺术团等8支队伍先后上场、各显其能,用锣鼓、扇子舞、跑旱船等表演形式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市民马述英感慨道:“每年都正月十三祭海,是老辈子留下的传统风俗。我们每年都来看祭海仪式,今年有吕剧团表演,还有各村的秧歌汇演,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了,我们希望渔民们每年都大丰收!”
乳山大秧歌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城区街道草埠村青年艺术团便是一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年轻队伍,今年已经是他们第八年参加祭海活动,这支队伍将秧歌步法与海浪韵律巧妙融合,用青春气息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活力。
城区街道草埠村青年艺术团团长丛旭岩介绍:“我们艺术团今年准备了迎秧歌仪式、秧歌表演仪式和拜龙王仪式,秧歌人数非常多,表现形式也很多,有花鼓表演、彩扇表演以及耍杂、毛驴等表演,今年也希望咱渔民们鱼虾满仓、五谷丰登!”
秧歌余韵未消,市吕剧团又登台为观众献上了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节目。
随后,在祭海仪式现场,渔民们向大海敬高香、献供品、行祭拜礼、诵《祭海文》,用古老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大海的浓厚情感和人福舟安、鱼满丰仓的祈愿。
乳山口镇旗杆石村渔民于治国说:“我从17岁开始出海,当了30多年渔民了,我们村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渔民,这个渔民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我们渔民每年都会来参加,也是为了祈求丰收,大家都盼着平安发财。”
与此同时,在海阳所镇南泓北村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祭海广场上,渔民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放鞭炮、扭秧歌、发福袋等仪式和流程开展祭海活动,表达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恩,祈愿国泰民安、渔业丰收。
威海信之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君文表示:“今天我们几家牡蛎企业举行这场祭海仪式,一是祈祷风调雨顺,希望出海的船员平安回家;二是感谢大海的馈赠;三是祈福来年越来越好。”市民宋婉婷称:“我觉得挺新奇的,耍杂货是传统节日项目,祭海也是乳山一直以来的节日,看到这些传统传承下来,我非常惊喜,作为乳山人,这样的活动很值得一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广泛开展大秧歌交流展演、渔民节、中秋百家宴等群众性实践活动,打造“爱在乳山”特色品牌,让广大市民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END
签审 | 郭书朴
主编 | 李 悦
审核 | 姜珍晓
校对 | 于 超
编辑 | 郭 晶
来源 | 袁丽丽 张成晓 王希伟 丛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