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教村民读诗, 92岁华侨乡村助学三十多年

文化   2024-11-07 20:32   贵州  

上面“王氏在线 加入王氏家族

王氏在线(公众号:wszx-4585)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王氏在线”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王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王氏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王氏文化,传播王氏正能量。



每年夏天,都有一位老人漂洋过海,前往福建南安市的贵峰村。他是一名印尼华侨,叫王国明,今年92岁。

三十多年了,王老每年回来就做一件事——教村民们读诗。

【华侨办读诗班 乡村助学三十多年】

正在台上用闽南语教授诗词的老人就是王国明。今年是这个读诗班开办的第33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国明从印尼回到家乡贵峰村探亲。在他的印象里,贵峰村有着“诗礼传家”的传统,吟诗做赋曾是村里常见的景象。但那次返乡,他发现村里人都不爱读诗了,不懂平仄,更别说用传统的闽南语调吟诗了。

王国明:我们文化的根,很重要的一个根。不可以丢。应该把它救起来。很多人读不出来了。

于是,王国明开始着手要给村里办个读诗班。那时没有现成的教材,在乡下连书都不好买。王国明就想办法自己编教材。

王国明:经过香港,我就到香港去看看书店里头有没有关于诗词的书,我就把它买下来。有时候经过新加坡也是这样子。经过广东也是这样。今天看到了就抄起来,明天看到谁的又写起来。要研究。怕教错会给人家笑。

经过一年准备,1986年,首期读诗班开班了。当时来了三四十人,大人来看热闹,孩子们则是冲着点心去的。

 

怎么能激发村民们读诗的兴趣呢?王国明想起儿时听过老师用传统的“吟唱”方式读诗,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更加有趣。于是,就试着用记忆中的曲调来吟诗。

福建南安市贵峰村民王文治:刚开始都是来玩的,后来一直在这样的氛围下,好像也迷上。越来越好听。感觉诗词真的是很美的。

这些吟唱的古诗,成了村里的“流行歌曲”。来上读诗班的人越来越多。第三年,课堂也搬到了村里的小礼堂,可坐下三百多人。

王国明:小孩子也有,大人也有,老的也有,年轻的也有。本来我是一点热情。他们这样推动我。变成我比他们更热情。

村民读诗的热情越来越高,王国明每年暑假都雷打不动地从印尼回到村里教学。读诗班的一切费用都是王国明自掏腰包,他还给成绩好的学生发奖学金。有一次,王国明在国外读到村里几个孩子的作品,非常欣赏。马上给每人寄了一百块新加坡币作为鼓励。

王国明:等于六百块人民币。能够买一头猪。那就是因为喜欢,激动。你知道吗。人会激动的。钱是身外的物,没有什么大作用。培养孩子们好,这是我们一路来的中国的传统。

【数十年耕耘缔造“诗村”】

村里的读诗班一办就是34年,王老先生教了3000多首诗词,学员总计一万多人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人诚不我欺。村里人一开始是读诗、吟诗,到后来慢慢能作诗了,村里好多诗人。

能写诗的超过300人,能吟诗的超过3000人,写诗作诗真的成了村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之所以教的效果这么好,是因为国明老人有独特的方法,他教的诗不是念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

这位正在弹琴的老人名叫王剑秋,今年82岁,来自江西。22年前,她结识了王国明。得知老先生不懂谱曲,王剑秋就主动提出帮他把各种吟唱调变成乐谱,记录下来。

王国明助教王剑秋:唐朝乐坊里有个专门记谱。他(王国明)说现在我们也有一个记谱娘。他唱几遍,我就能把它记下来。

之前,王国明的吟诵调主要靠口口相传。王剑秋想把它们全都写成曲谱。方便更多人传唱。

王国明:尤其是现在,这么老了。这个不是责任是什么呢。什么责任?传播的责任。你说对不对。如果我们没有把它传下去。没有了。

目前,两人已经整理记录了200多首诗词的吟诵调乐谱。中国诗词吟唱的魅力也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和王老先生一同来中国的印尼帮工娣玲,耳濡目染,也能唱上几句。

外国朋友无师自通,本村的乡亲更是将吟诗作诗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村里小学的走廊上,贴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村民们自己写的诗。

几十年来,王国明不仅把钱花在读诗班上。村里的教学楼,不少也是他出资修建的。对于一些贫困学生,王国明更是倾囊相助。三十多年来,他在弘扬诗词文化、助学等方面已经捐资近千万元。除了自己出钱,王国明还借助自己的声望,向海内外的乡贤筹集善款。

王国明:去向他们讨,不客气的。有赚钱的拿一点出来帮忙。他们都很喜欢的,只要他们袋子里有钱。

如今,王国明的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便。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年夏天从印尼坐五个多小时的飞机来到中国,回到村里参加读诗班的活动。

王国明:(如果)没回来,自己难受。不行,一定要来,怎么困难都要来。心在中国这里。

王国明:乡教承延负我肩,书坊到处觅诗篇。平生浅学虽无几,将尽所知荐少年。

【“两耳书声,一村诗人”】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看看这个村子,可能我们觉得他们特别有文化。但,什么是文化?其实还真不是诗词歌赋,而就是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文化不是高于我们生存的东西,而就是我们生存本身。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就选择了自己怎样的文化气质。

 

诗礼传家,耕读传家,这就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王老先生花了三十多年让失落的传统重回家乡,有了如今的“两耳书声,一村诗人”。虽然他自谦“平生浅学虽无几”,但漂洋过海荐诗篇,这是真正的文化人情怀,文化人除了自己有文化,还要能以文化人。我们也附庸风雅一把,化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感谢王老先生吧:捧得一颗心来,换得一树花开。

来源:网络

点击下面王氏在线加入王氏大家庭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查看或发布更多王氏信息

王氏在线
王氏在线是一个王氏家族综合门户型网站,是为研究天下王氏渊源,弘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并飨诸位家门、姓氏研究人士以及爱好者。请天下王氏及有志于王氏文化研究人士踊跃参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