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走在前 开创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六看郑州】系列报道
创新,让新质生产力成发展“主引擎”
“郑州造”可以有多高?2024年5月,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成功发射,作为一颗高分辨率的光学卫星,它能从500多公里的高度拍到地球上的你,还能倚仗其历史测绘能力,为城市找准每一个低洼地隐患点。
“郑州造”可以有多远?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140辆宇通客车为来自全球的观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成为服务用车占比最高的中国客车品牌,同时为改善巴黎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效能提供强大助力,向世界展示勇于担当、奋发向上的中国风采、郑州力量。
孙杰 摄影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郑州从来“不惜力”——产业向“新”,发展提“质”。郑州正奋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超充之城、算力之城、钻石之城,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交出一份“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的精彩答卷。
看数据——
2023年,郑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9.8亿元,全省占比超过30%,强度达到2.72%,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突破800亿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742家;郑州市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1500家,累计超过1.4万家……
看成果——
当前,郑州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5800家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十几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郑州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坚持向新而行、向上攀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让中原大地不断澎湃新动能。
无制造,不强市;无创新,没未来。
在中铁装备总装车间,机器轰鸣声中一个个“巨无霸”映入眼帘。记者看到,盾构机刀盘直径最大的有五六层楼高,最小的几乎和一个成年人等身,一个个盾构机在这里生产、下线,销往世界各地。
盾构机作为“国之重器”之一,代表着制造业的实力。“‘高加索号’TBM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中铁装备掘进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精准创新不断创造新需求、开发新市场,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设备单日最高掘进20米。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铁装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铁隧道集团着手盾构产品的技术研发,瞄准关键部件技术难题,围绕重大专项任务持续深度研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保持在9%以上,突破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隧道掘进机关键核心基础部件国产化应用。
从“中国第一架”到“中国第一套”“世界第一高”,郑煤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2014年,郑煤机就开始了改革探索和转型升级。记者为车间高度数智化的工业生产所震撼,郑煤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煤机制造工厂,这是一座原生数字化工厂,以数字驱动业务全流程变革,作业人员减少了60%,生产效率提高了200%以上。
而今,23条自动生产线、150台机器人、7台智能行车、30台AGV、空地无人化物流调度中心……坚持创新驱动,以智能化“换道”、以成套化“领跑”的郑煤机,成为郑州装备制造业探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六新”,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生产基地,近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9.2%,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2%。
郑州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蓬勃,正加速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2023年,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到52.4%,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到39.2%。
郑州航空港区形成以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柱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省80%以上,成为全球重要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比亚迪产能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比亚迪郑州航空港区工业园2023年4月建成投产后,累计产量达到75万辆,去年1月至10月生产整车38.8万辆;中原医学科学城加快建设,引进中国医药工业和跨国医药巨头15家……
▲冰梓 摄影
近年来,我市抢滩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比亚迪、华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部署中部地区第一张城市算力网,引育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58家,核心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郑州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累计引进中科院过程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流大学,大院大所在郑共建研究院16家,落地研究院人员总规模接近300人;在郑的河南省实验室总数达到18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3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5616家,其中国家级平台63家,省级平台2197家。
我市引才聚才效果明显,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等顶尖人才7名,在郑合作院士达到94人。截至2024年,全市通过线上线下招引各类人才16万人,其中领军人才25人,签约重点人才项目65个,意向投资金额932.41亿元;招引博士后人才65人,博士人才超过1600人。
郑州市全力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聚焦打造“量子之城”。
2024年,郑州举办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暨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点亮仪式,揭牌成立郑州市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郑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联盟和中原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园,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50多家,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VisionFM(“伏羲慧眼”)在郑正式发布。
郑州是全国算力中转分发枢纽,正向着打造“算力之城”的目标阔步前行。我市算力基础设施连线成面,算力规模达6200P,建有机架10万架、数据中心38个,5G基站总数5.2万座,5G网络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中国电信中部智慧基地、中国联通智算中心项目等算力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规划算力规模57E,预计在2025年底规划项目将建成投用。
量子产业体系抢滩布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启动区投入使用,聚焦量子信息、高端芯片、光电材料等领域,入驻12家科研机构,搭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及创新平台近20个,引入创新创业团队12个,其中院士团队6个,集聚河南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19名,高层次科研人员超200人。2025年紧抓人工智能和量子产业全链条式发展,着力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及量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7项科技成果获国 家科技奖励,215项成果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驱动力日益强劲、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的郑州,日益呈现出万物勃发、大有可为的强劲态势。
记者 李娜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