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红绿灯》专栏:一心一意绣出平安交通——打造乡村交管“新锦绣”

政务   2024-10-18 17:11   江苏  

《苏州日报》警方红绿灯专版

刊发文章

《一心一意绣出平安交通——

打造乡村交管“新锦绣”》

镇湖素有“苏绣之乡”美称,苏绣文化名满华夏,生态旅游是镇湖的另一大特色,融合生态人文自然保护、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及吴文化展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沿太湖25公里岸线打造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是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地”。随着辖区的不断建设发展,游客、贸易等往来车辆激增,辖区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苏州高新区交警大队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在交通管理、队伍管理上苦练“绣花”功夫,以“绣花”精神切实做到交通管理精准化,一针一线织造文明出行,一心一意绣出平安交通,积极打造乡村交管新锦绣。



培好营养土

劝导站夯实农村“四好”放心路

在镇湖太湖大道秀岸社区附近、太湖大道杵山村附近,交警大 队辅警、志愿者依托于路口劝导站担当起交通劝导员,发挥交通宣传员、劝导员、调解员职能,发现交通违法行为时开展现场劝导教育,将交通违法人引导至劝导站内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签订交通安全文明承诺书、违法人担当路口志愿者,通过“看、查、纠、劝、宣”等一系列“组合套餐”,紧盯路面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逆行、违法载人、行人乱穿马路、翻越护栏等常见交通违法,同时向过往驾驶人、行人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拿出“绣花功”

教育站浓厚交通宣传氛围

交通安全教育站向驾驶人群建立交通安全教学、宣传阵地,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为宗旨,教育站聚焦农村交通管理主战场,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村民从内心深处清楚认识到不戴安全头盔、乘坐超员车辆、酒驾醉驾的严重危害性,教育站设有老人宣教室、儿童宣传室、五老调解室、VR事故及违法实景模拟体验室,丰富的宣传教育形式让村民坐得住、听得懂,有力提升了广大村民的交通防范意识,也促进了村民良好出行习惯的养成。

当前,以石帆村为代表的交通安全教育站在辖区各村(社区)铺开,驻村民警、辅警担当起村里的“老中医”,小问题当面“把脉”,疑难杂症则定期邀请业务能手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展“专家会诊”,已解决村内大小道路隐患及人车矛盾共计千余起。



深耕教育圈

教育基地护航“一老一小”
2023年初,农村地区启用的首家“学生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基地”暨苏州市首个交通安全沉浸式体验实践基地在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校扎根,大队积极拓宽交通安全教育渠道,为学生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儿童知危险会避险能力。基地以交通安全教育VR授课区、儿童友好服务区、沉浸式体验基地“两区一基地”为载体,将活动开展、课程组织、氛围营造有机融合,剖析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性、解读交通违法危害性、播放安全警示视频、体验VR模拟事故实景,以学生版评弹“交通安全三字歌”拓宽宣传渠道,引发社会重视与探讨。
优化家长接送场地和路径,完善出入口周边学生过马路及上下车安全设施,设置儿童友好标志标线,并将人行横道设置为立体斑马 线,两侧停止线前增加“儿童友好、谨慎驾驶”“减速慢行、避让儿童”等彩色字样,事无巨细改善交通组织优化。



挖掘闪光点

升级“驿站”构建惠民圈

大队在现有劝导站基础上升级服务“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服务,宣传交通安全法规,为群众提供饮水如厕、歇脚避雨、消暑纳凉、应急充电、学法普法等服务,成为群众的“避风港”,为公安、城管、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驾驶人等群体提供“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的“歇脚处”,充分发挥 “一室多能”作用,构建基层多能服务型站点。


编 辑 | 杨蕾

一审一校 | 李宇涵

二审二校 | 黄峰

三审三校 | 姚群勇

核 发 | 蒋臻


往期内容回顾

苏州交警
违法处理、掌上车管、事故快撤、出行路况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