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成了2025年春节炸出的最猛“东方神秘力量”。
如果和几个月前的《黑神话·悟空》的反向输出相比,DeepSeek可以说让全世界都有些坐立不安。
抛开AI功能本身,让老外震惊的一是效率之快。二是成本之低,让巨头纷纷被打脸。
打个比方,就像同样造一辆电动车,别人成本30万它只要1万,这就让更多企业用得起AI技术。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便宜没好货”。
在体验DeepSeek之前,很多人也在质疑他到底好用到哪儿去,是不是吹大劲儿了。直到《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评价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这股东方神秘力量,也在春节遭受了最虐心的一面。
从1月初,DeepSeek就遭受了大规模、持续性的网络攻击,手段复杂且不断升级——攻击者试图通过网络攻击窃取DeepSeek的核心算法、用户数据及商业机密。
而这时,中国科技圈反应出奇的一致,都在保护这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芯片全面接入 DeepSeek-R1 模型,为DeepSeek提供强大的技术资源支持;泰山云、海康威视、网易、钉钉、菜鸟、阿里云、大华纷纷加入 DeepSeek 保卫战。
DeepSeek梁文锋在看到冯骥评价的“国运级科技成果”时,也在除夕夜感言:
我们不过是站在开源社区巨人们的肩膀上,给国产大模型这栋大厦多拧了几颗螺丝,冯总说“知识和信息平权”,这正是我们夜夜啃论文的动力。
未来,超强性能的模型不再独属于算力巨头,而是属于每个人。
2、中国人的“心灵庇护所”,变成了春节新乐园
在全国各个景点都大排队的情况下,全国或许只有一种旅游,能让人耐着性子地排队,并且抢着掏钱。
那就是寺庙游。
巨量算数的监测指数显示,在2019 年,“寺庙”在社交平台上还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直到2023年,或许是因为刚度过了那三年,“寺庙”开始不分老幼、不分地域地火了。
当时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至3月16日,“寺庙”的搜索指数和综合指数增长迅速,分别同比增长了586.81%和351.06%。而在这些搜索人群之中,18-30 岁的年轻人从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增长到了44.9%。
原本只有中年人爱去的寺庙,如今变成了全体国人的“心灵庇护所”。
今年春节,寺庙的人气更上一层楼。
有的人执着于抢头香。
大多数游客则是尽量早早起床,默默排队。
拿着几十块的香,许下几十万几百万的心愿,其实只是寻求一个心理安慰。
但也不是所有人去寺庙都是为了祈求平安或发财,也有人是为了打卡、探店。
对于这类人,寺庙也早已拿捏到位。
吃的方面,有传统斋饭,也有新兴的寺庙火锅。
喝的方面,有寺庙咖啡,也有寺庙奶茶。
玩的方面,也有极其年轻化的文创、周边。
寺庙自带的光环和心理暗示,结合还不算差的产品,让所有人抢着掏钱。
当下的人们无比需要精神力量,让寺庙游和相关生意越来越火。
寺庙生意愈发兴旺,但有时体验却没跟上。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过于拥挤的游览体验。像雍和宫,几乎要从地铁出站口开始排队,让人绝望。灵隐寺、鸡鸣寺、香积寺等寺庙顶流,在这方面也半斤八两。
其次是消费体验。很多寺庙原本就是4A级5A级国家旅游景点,光门票就不便宜。
不过这些问题也并非无解。
2023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Meta总部,展开了一场“禅宗遇到AI”的主题谈话,曾在网上疯传。
拥抱世俗的高科技和管理手段,让少林寺的商业化走在了前面。
寺庙搞数字化,看起来不融洽,但最终能解决许多自身痛点。
有的寺庙,就会在旺季上线智能牌位、智能祈福灯、电子功德箱等,供人积攒赛博功德,缓解线下压力。
这些虽然只是一小步,但也说明总有办法改变和提升。
归根结底,寺庙不能光想着如何吸引人来,更要提升服务能力。
整活能力和服务能力,需要齐头并进才行。
今年春节,潮汕被人称为“中国年味最浓的地方”。
得益于独特的宗族文化,潮汕地区保留的民俗活动又多又完整,让除夕夜只知道放鞭炮的北方孩子们感受一次国内的“文化震撼”。
其中今年潮汕最火的有两个项目。
潮汕英歌舞和舞狮。
除了顶流英歌舞和舞龙舞狮外,潮汕的“线下春晚”,项目多到让各地的春晚汗颜。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迎灶神开始,潮汕地区就会开始延续半个多月之久的狂欢式庆典。
春节假期下来,本地人认认真真狂欢,游客们热热闹闹围观,潮汕仿佛是一幅活着的“春节绘卷”,无数游客在经历过后,脑子里只剩下满满的“Culture Shock”。
潮汕的爆火,其实就是本地民俗文化的爆火。
潮汕文化输出的第一步是美食输出。
与天水带火了麻辣烫,淄博带火了卷饼烤肉不同,潮汕的流量基础,是靠着全国各地的潮汕牛肉火锅打下来的。
潮汕地区留住他们的第二步,就是打造民俗游乐场。
在汕头,今年举办的民俗活动就多达3000多场。
其中,英歌舞、拜老爷、舞龙舞狮和粤剧等非遗表演自然不在少数,而烟花秀、无人机等网红娱乐业没落下。
其实,游客们对潮汕春节风俗的追捧,并不仅仅是因为独特文化带来的文化冲击,而是整个城市对传统和民俗的敬畏与尊重。
新奇的当地文化吸引了游客们的眼球,但这些文化的传承者们,才真正让潮汕民俗打动人心。
相比起陌生的文化习俗,传承文化习俗的能力,才是深埋每个中国人心底的“年味儿”。
让文化传承起来,就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你有多久没吃过徐福记了?
不过跟瓜子砂糖桔热卖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不会把糖果当成年货送礼首选了。
甚至还因此诞生了一个热搜:“徐福记成时代眼泪了吗?”
一个小透明如何想做成糖果大王?徐福记找到了一个足以安身立命的价值锚:春节。
光有春节价值锚还不够,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买到,徐福记又找到了更大的金主:超市,跟各大超市做绑定,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各大商超合作,设置非常显眼的专柜。
人生巅峰时期,徐福记还想重复过去的好运,又给自己找来了一个新高人:雀巢。
在2011年,被曝出被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了60%的股份。
一个是糖果巨头,一个是咖啡巨头。就在人们以为徐福记更要乘胜追击的时候,谁都没想到,它的人生却突然来了个大刹车。
合资之后不但没有明显起色,反倒开始没落。2014年,徐福记的市场份额甚至一度跌至国内第三,甚至还多次被传雀巢要再次抛售。
糖果不是卖不动的原罪,同样徐福记也并没有躺平。没想到,它的两招自救却意外暴露了更大软肋。
徐福记也想做大爆品,第一件事就是向产品开刀“整容”:打高端牌。
徐福记自称要让每一颗糖果都成为艺术品。“我们不仅要为消费者选好糖,还要让消费者在品尝的过程中还有能有文化的享受”。
消费者有没有被文化震撼到不知道,但钱包一定是震撼到了。
眼看糖果卖不动,又把希望放在转型做零食。雀巢曾把徐福记的品牌定位调整成“国民经典零食品牌”。这一转型不要紧,大多成了“打酱油”的存在。
总之挑战与日俱增,改变迫在眉睫,徐福记也必须要当成紧急任务去执行了。
王传福曾立下目标:2024年海外销量目标为50万辆,2025年目标为100万辆。
比亚迪的这些宏伟目标,奇瑞却是手到擒来。
2024年11月底,奇瑞就达成了首次年内出口突破100万辆,并且全年出口114.46万辆。
打着性价比旗号的奇瑞,也打出了被当地人认可的口碑。
但归根结底,要让当地人认可,还需要更硬核、更深入的打法。
第一是技术积累。
奇瑞是国内最早研制出自主发动机的车企。并且到2010年,奇瑞已经完成了从车身、底盘,EMS(发动机管理系统)到CVT无级变速箱这些汽车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
第二是本地化。
本地化的另一个体现是:多交朋友、少树仇敌。
要实现这点,最重要的便是能带着大家一起吃肉喝汤,而不是自己独赚。
2023年2月,奇瑞宣布将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
去年4月,奇瑞和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新型电动汽车,创造了1000+个就业机会。奇瑞也成为第一个真正在欧洲拥有整车生产基地的中国汽车品牌。
即使做到了第一,挑战依然在。
在欣欣向荣的景象下,明显能感受到两个瓶颈。
一个是出口集中在汽车产业欠发达地区,还没能在西欧和北美等大型市场彻底立足;一个是利润的天花板也有限。
冲破桎梏、改变偏见的关键,奇瑞这些年的打法其实可以借鉴一二。
特别是:带着大家一起吃肉喝汤,而不是让人觉得是去抢饭碗。
正如尹同跃曾分享的奇瑞出海经验那样:先予后取。
他补充道:“每进入一个海外市场之前,应当先思考能为当地带来什么,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先想着能获得什么,能卖多少车。”
拿捏老外,不能只靠打打杀杀,也要靠人情世故。
6、宁德时代,吓坏整个车圈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最近大招频出。
在12月18日和24日,宁德时代分别发布了两个新项目:“巧克力换电方案”以及“磐石底盘方案”。
尽管没有直接下场说“我要造车”,但宁德时代这两个重磅方案一出,却可以直接颠覆不少车企的运作逻辑,称之为“重塑行业”也不为过。
宁德时代的换电计划,完全推动了车圈的新进程。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除了电池供应商、投资人身份,如今又多了一层换电的手段,直接接触车主、进一步绑定车企。
三管齐下,以宁德时代为中心的车企将会日渐形成自己的圈子。
磐石底盘,其实就是把电池的电芯、电机、转向、电控、制动和悬架等功能集合于一体,以模块化的方式重新造车的手段。
能缩减造车难度,是磐石底盘最大的优势。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表示如果车企采用磐石底盘,那将减少60%~70%的开发费用,以及50%左右的研发时间。
国内车圈内卷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其实从宁德时代近几年的业绩上能看出,出海是如今新能源行业的统一方向。
2024年,曾毓群就把出海列为宁德时代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公司还把“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列为重要战略。
朝内卷的终点,一定是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