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只需9.9万,打工人就能拥有一个机械太奶?
创业
2025-02-03 13:43
北京
今年的
春晚破了新纪录,收视率为39.3%,创下了2005年以来20年的最高收视率。谁也没想到,今年春晚,最先出圈的是——机器人。
春晚机器人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传统节目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人工智能的展示窗口,春晚机器人成功吸引了大众对科技发展的关注,让大众看到了机器人产业新趋势,未来机器人将会为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提供帮助。
作者 |
橘总、嘴嘴
来源 |
Vista氢商业
(
ID:
Qin
gshangye666
)
金错刀(ijincuodao)授权转载
首先向在大年初一还愿意点开文章的各位朋友,诚挚问一声“过年好”。朋友们,昨晚看春晚了吗?
听说昨晚的春晚破了新纪录,收视率为39.3%,创下了2005年以来20年的最高收视率;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28.17亿次,去年同期21.2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
我一晚上为了写稿两眼紧盯女明星穿着探索下一个待爆的“春晚同款”,却没想在“比麻辣烫配料表还长的小品”和“11个人的孤勇者还孤吗”之间昏昏欲睡,直到我妈看到东北大花袄赶紧把摇醒,“到了到了,是喜闻乐见的二人转时刻”。
但我妈这个中年老太也没想到,屏幕上出现的竟然是机械太奶扭秧歌。你本以为张艺谋会带来像只此青绿一样视觉盛宴,结果盛宴是盛宴,主角却是身着东北大花袄的“黑脸老太”,和漂亮演员在舞台上扭出舞蹈《秧BOT》。
机械太奶抛、丢、转手绢比德芙还丝滑,你瞅着这极其抽象的人机合一时刻生出淡淡的熟悉感,记忆里的顺口溜瞬间浮上心头:棉袄配二棉裤,里面是电线,外面裹着布,上台太赶没穿裤,这就是我的漏电保护。
李雪琴的金句再一次被验证,“世界的尽头是铁岭”,这一回,机器人都逃不过。
2025年春晚再一次验证,世界终归是太奶的。
一年前你跟着太奶练八段锦、爱上凤凰传奇,如今机械太奶走进春晚大舞台,成为整晚节目里唯一逗笑你全家的节目。新年第一条铁律已然出现:中国太奶果然领先世界40年。
有留子在外端着手机看到太奶出场,感慨“还是我保守了”,毕竟咱机械太奶虽看起来瘦骨嶙峋实则老当益壮。
太奶们穿着东北大花袄在舞台上整齐划一的丢手绢,被网友调侃成“机器人被人类驯化的早期屈辱史”,国内网友还是不懂老谋子的老谋深算,大洋彼岸的网友也津津乐道起来:当马斯克的擎天柱机器人像踝关节手术后的老人一样行走时,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却在春晚舞台上翩翩起舞。
机械太奶第一次亮相就给你扭秧歌,如此和谐的场面谁看了能不说这是真正的美美与共。坚持一路孤寡努力建设新中国的单身年轻人也开始激动起来,“太好了,机器人养老有戏了。”
又是养老又是舞蹈,从昨晚到今早,机械太奶疯狂霸占各个社交平台的热搜。最新进展是网友发现太奶虽健壮还是未忘“太奶风范”:下了舞台由专属程序员一对一领下台,后面跟着一只机械狗,颇有“太奶、孙子和狗”的赛博夕阳红既视感。
我们整理了网友关于机械太奶的6大疑问:
机械太奶是何方神圣?
虽是太奶、太奶的叫,但咱奶也有自己的大名。
此次登上春晚的人形机器人是来自杭州宇树科技公司的H1,大名“福兮”,谐音“伏羲”。咱太奶首次亮相是在2023年,后来相继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和芯片巨头英伟达GTC大会刷过存在感。
太奶第一次“人前显圣”是一则视频,“工作人员用力踹H1,它踉跄之后仍稳步前行”。矫健太奶彰显极强生命力,在当年10月,首批人形机器人开始商业化小批量交付。
这也不是太奶第一次和张艺谋合作。张艺谋和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何超琼联合呈现的创新舞台剧在2024年12月首次上演,其中咱太奶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角儿。
虽已经有过一些舞台经验,但根据杭州宇树科技市场部工作人员黄家玮的介绍,咱太奶这次为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舞出辉煌舞出精彩,“也是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排练,效果超出预期。”
谁研究的机械太奶?
坊间曾有传闻:天上看大疆,地上看宇树。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占据全球机器狗市场69.75%的销量份额,为全球第一。曾有媒体预言,“宇树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科技巨头的中国公司之一”。
在2024年英伟达2024GTC大会展示9台人形机器人中,只有1台来自中国,就是咱太奶。而在今年年初的英伟达年会晚宴上,坐在英伟达CEO黄仁勋身边的90后,就是宇树科技的创始人、CTO和CEO王兴兴。
宇树科技诞生在2017年,如今公司有500多名员工。在2024年2月,获得B2轮融资近10亿元,成为该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
如今宇数和大疆被按头成为cp,王兴兴还真和大疆有过一段关联。
王兴兴凭着春晚这一次疯狂刷存在感,但他确实不是一个典型科技公司掌门人的样板,不够学霸,不是海归,英语还差。
因为“英语差”,王兴兴在浙江理工大学读本科时还挂科,后考研又因为英语单科成绩不够与浙江大学失之交臂,最终进入上海大学。继Deep Seek创始团队成员全部来自国内高校,王兴兴也再次验证:搞科技不一定非得精通英语。他在大学期间用200块创造出第一台双足机器人,读研期间又花1万研发出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XDOG。
后来XDOG拿下机器人设计大赛二等奖,并在外网走红。于是,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大疆的王兴兴选择离开,创办了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从2023年开始深耕在太奶的领域——人形机器人。除了太奶同款H1,还在2024年推出第二款人形机器人G1,身高1.3米,体重约35公斤,成为国内首个实现量产的人形机器人,目前已经进入吉利、蔚来等企业的工厂“打工”。
机械太奶在哪能买?得花多少
钱?
想买太奶估摸着有点难了,虽然网传图单价49.98万元,但宇数科技的官方天猫店并未出售此款机器人。不过,太奶的小弟G1已经对外明码标价:单个9.9万元。
9.9万元一个人性机器人是什么概念?业内都叫王兴兴价格屠夫。
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同行均价在50万元左右。而大洋彼岸另一家知名机器人制造公司波士顿动力在去年圣诞节发布了一条人形机器人Altas的视频演示,业内预估要百万元左右。
王兴兴曾经拍着胸脯说道:“不要跟我比省钱,我会省死你。”其第一款商业化机器人——机器狗上也在明显地“击穿行业低价”,2023年发布的新品Go2,起售价为9997元,比同行的同类产品便宜近3000元,你在天猫店就能下单。
“9.9万元背后的思路是,想让更多的人先把机器人用起来。”王兴兴曾指出,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是他开创的方向,他的产品也是最早做市场化的。为了把机器人价格“打”下来,他要求设计人员和工人把零部件做得更加简化一点,要找到成本更低的材料,如果能用一个零部件完成的性能,绝不使用两个零部件。
截至目前,宇树科技在机器狗的关节电机生产、整体机械结构、传感器、电控系统芯片等环节上,都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方案。
“智能涌现”采访资深人士得知,随着投资人从看重技术到看重销量的转变,自2024年起,人形机器人行业已有价格战趋势。另一个国内企业众擎机器人推出的人形机器人PM01,售价仅8.8万元起。
价格战的硝烟也没有放过硅基人。
为啥机器人越看越像我太奶?
蹒跚中带着一丝矫捷、卡顿中带着一丝动感,凭借硬朗的身体表演完扭秧歌,下台时终于”漏了馅”被女伴舞们揪着脖颈子领下台。让屏幕前的观众想起90岁高龄仍然不服老的太奶。
最大的问题出现在那双被吐槽“为啥不穿裤子”的机械老寒腿。
机械老太属于人型机器人“形态”,行动迟缓主要来自于技术限制和商业化困境。
比如功率有限、能量消耗大,人型机器人为了延长续航,只能牺牲运动的速度。睿尔曼智能创始人郑随兵解释:为了维持平衡,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只要站立就会耗能,很多机器人目前走路半个小时左右能源就跟不上了;
再比如控制算法的复杂性,人类的行走能力是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机械太奶需要靠传感器和指令行动,信号处理有延迟。
以及控制机械太奶的行动速度也是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虑,走得太快一个不小心摔倒了,人类只需一个创可贴,机械太奶失去的可能是几万块的零部件。
想让太奶健步如飞,也得考虑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
“在我们沟通的潜在客户需求中,对上半身的能力要求比下半身更多。”人形机器人公司灵宝CASBOT COO张淼提到过:“对于我们所接触的一些工业制造场景来说,轮式底盘已经够用了。”
双腿不是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必要形态,但张淼说“双腿是面向未来的”。等到机械太奶变成机械黑皮体育生的那天,我们总能找到他的市场价值。
除了扭秧歌,机械太奶还会干啥?
亲戚聚会饭局都得让自家孩子表演个节目,更何况是登上合家欢最高殿堂央视春晚。
机器人来了都得会才艺,还是对东北孩子来说高难度的转手绢。当春晚后台主持人站在冷峻的机械太奶面前,略显局促地说出“这位来宾......是不是可以给我们......表演......哇这个手绢转得都可以切面了。”此时,机械太奶不语,只是一味地转手绢,仿佛冰冷无情的打工人。
前辈都得会跳《恭喜发财》
你以为手绢是这么好转的吗?有网友以为手绢是一直固定在机械太奶手里的,但人家是手绢是从后腰上拽出来的,还会抛手绢和接手绢等高难度动作。
我问Deep Seek,这款机械太奶除了转手绢(型号Unitree H1/G1)还能干啥?
比如基础配置的人型机器人(Unitree H1)现在能跑能跳能搬运,主要用在工业和科研场景;Unitree G1的手部更灵巧,目前主要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已经有人型机器人开始进厂打工了。
其中车企提供的岗位最多。人形机器人首选to B工业场景落地的方案,因为工业场景相较于C端场景更为通用和可控。
比如去年1月,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宣布与宝马达成商业合作协议,计划将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引入宝马的美国制造工厂。马斯克也在去年宣布,到2025年估计超过1000台二代机器人Optimus进入特斯拉车间;
去年2月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进入蔚来车间进行“培训”,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说他们家的机器人已经拿到offer,有企业签下500台意向订单。
前文也提到宇树科技与蔚来等车厂合作,让人形机器人试岗车间体验搬运工。
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实训是真正商业化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说机器人也需要进厂实习,好学习先进经验。
马斯克预估人形机器人真正能走进工厂的时间至少要10年,车企引入人型机器人主要是看中它能提高生产效率,考察机器人们的工作能力、安全可靠性能(别干半年就老化了)、以及最重要的是价格问题,如果一台机器人的价格超过100万,没客户会买单。
因为便宜好用,人类还有时间可以瑟瑟发抖。
开发机械太奶的宇树科技另一款“消费级机器狗”对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实用性”更高。
早在2021年央视牛年春晚,宇树的机器狗就首次亮相春晚舞台。机器狗也逃不掉表演的命运,它展示了前后空翻、比心等让屏幕前的真狗自惭形秽的高难度动作,成为父母口中“别人家的狗子”。
除此之外,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022虎年元宵节晚会、2023年SuperBowl(美国春晚)等,都有宇树机器狗的身影。最近深圳人还让机器狗表演了舞龙舞狮,果然是科技之都。
网友在宇树科技淘宝官方店问能不能驮快递、能不能送小孩上学、人能不能骑,但很可惜目前面向市场的机器狗型号的极限载重也就10公斤,但大家的疑问也表达了对机器人的朴素美好想象。
2024年12月宇通科技发布了一段升级版机器狗——我愿称之为“战狗”的产品演示,可在从林草地复杂地形快速穿梭,最大移动速度20公里每小时,最大负重120公斤,负载40公斤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0公里。
马斯克看了后评论:未来战争是无人机战争。
看机械太奶转手绢、机器狗后空翻大家也说起地狱笑话:对它们好点吧,我怕到时候它让我做后空翻我不会。
机器人给我养老,还得等多长时间?
感谢机械老太让我爸妈看到了科技新趋势,机器人都会二人转了,等我老了还怕没有娱乐活动吗?
对于“机器人能给我养老送终吗”,我们还是认真的问了一下DeepSeek:
看完之后只记住一句话:提前规划养老资金,预留机器人购买预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点个
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金错刀
科技商业观察家。爆品战略提出者。
最新文章
金错刀:商务合作、约采访须知
中国人的“心灵庇护所”,变成了春节印钞机
只需9.9万,打工人就能拥有一个机械太奶?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刷微信?
春节炸出的最猛“东方神秘力量”,正掀翻全球
2025年新能源车买得起,但修不起换不起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与人分享这5样东西
毁誉参半的《封神2》,打了第一部的脸
奇葩的奇瑞,截胡了王传福的梦想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与人分享这5样东西
中国爆款大片的门,终于被《哪吒2》踹开了
泰国跌倒,版纳吃饱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与人分享这5样东西
年货钉子户脑白金,盯上年轻人饭碗
直接干穿美国科技股,DeepSeek这国产模型凭啥?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在看什么?
从空调专家到⽣活家电领跑者,格力在春晚揭开全新品牌格局
富士的“真电子垃圾”,被打工人捧成了拍照神器
我们应该学会的,是放下对别人的期待
2025最惨网红,全网为他喊冤
被禁售后,大疆取消在美国的电子围栏
朋友圈社交隐规则,一次都给你拆穿
入驻2天涨粉超200万,网红大V们正在支付宝找第二春?
肥娟小吃爆红:老板娘,是高人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刷微信?
揭底流量网红的恶生意
暴赚130亿的长城,快摸到比亚迪后背了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5种人
重拾新年仪式感,从告别“送礼糊弄学”开始
收费上千上万元,AI自习室泛滥
梁实秋: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中美网民小红书接头,竟意外揭开了绝味鸭脖的流量密码?
暴跌40亿,顺风车吃力不讨好
2025年最佳公众号排行,不用瞎忙,关注它们你就成功了一半
复活的TikTok,拿捏了美国人的软肋
年轻人爱租的车,特斯拉排第9
朋友圈最狠的6句话,第一句就受不了
2025年,央视C位又被他预定了!
中国退休族,在日本泰国被割千金
我们应该学会的,是放下对别人的期待
小米SU7交付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东方甄选亏损9650.3万元 | 金错刀日评
商场一层的“温柔陷阱”,专坑年轻人
“学而思长公主”离职,东方甄选难复制
董卿:如果你没空看书,请一定要逼自己关注这些公众号
特朗普给予TikTok 75天宽限期;陈震赔付领克500万违约金 | 金错刀日评
痛失50亿的泰国,得罪全球最大金主
豪华车“一哥”宝马,决定不跟中国斗了?
层次低的人复杂,境界高的人简单
TikTok恢复美国服务;星巴克计划裁员 | 金错刀日评
“塌房”的车厘子,撕碎贵族水果的体面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