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空间硬盘更换与数据迁移全攻略!稳稳守护你的数据资产!

文摘   2025-02-02 10:08   北京  

大年初五,迎财神


艾瑞巴蒂,我是小极君~
今天大年初五,正是 “迎财神,接好运” 的好日子。在这喜庆时刻,咱们 NAS 玩家可别忘了,自己最重要的 “财富”—— 硬盘里存储的宝贵数据。随着日常使用,数据量蹭蹭上涨,硬盘状态就成了关键,稍有不慎,数据丢失,那可太糟心了。
别担心,极空间有 SMART 检测功能,随时盯着硬盘状态,一旦有异常,马上提醒你更换硬盘,稳稳守护你的数据资产。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 NAS 更换硬盘是个大工程,其实简单得很!只要跟着下面这三步,极空间就能重新活力满满:
一、 更换硬盘:将准备好的硬盘装到硬盘位,通过硬盘指示灯及时查看硬盘状态,系统会自动识别硬盘的SMART信息,让您对硬盘信息了如指掌,之后新建存储池,并根据系统提示对硬盘格式化。
二、 数据迁移:新盘格式化后,将旧盘文件移全量移动到新盘中,Docker容器可使用Docker功能自带的数据迁移功能一键搞定,方便快捷。
三、 更改服务配置:将极相册、极影视、极音乐、极课堂等应用的内容路径更改为新盘的存储位置,就搞定啦~
最后,感谢@可爱的小Cherry  带来详细的硬盘扩容和数据迁移教程,告别存储空间不足,杜绝数据安全隐患,只需要简单几步,轻松更换硬盘,快来跟随他的脚步,一起动手试试叭~


教程分享
简单又安全
前段时间,我“白嫖”了队友100T的硬盘 —— 5块20T的希捷银河企业盘,并且给家里的设备扩了个容,总共替换下来 2块 10T 西数红盘,1块 12T 希捷银河。
替换下来的硬盘,肯定还是要继续用滴,大盘换小盘这样子做,于是我决定给“性能野兽”极空间Z423做一个存储空间升级。
目前极空间Z423的硬盘为 M.2 NVMe 1T x1, 西数红盘 4T x 2,均为单盘模式。本次增加2块 西数红盘 10T x2,均作为单盘模式扩容存储能力。而原有的 4T 红盘则更改为ZDR,增加读写和冗余能力。


一、读懂硬盘的生命密码

在极空间私有云中,和硬盘存储相关的应用包括【存储管理】、【硬盘搬家】、【设备监控】三个。
【存储管理】为主要处理硬盘、存储、Raid相关的应用;
【硬盘搬家】主要负责ZDR模式下的硬盘更换、扩容;
【设备监控】负责对硬盘的实时温度、读写速度、使用时长等进行监控展示。
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设置】转跳,或直接打开【存储管理】应用,对硬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查看S.M.A.R.T信息。

SMART(Self –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监测、分析与报告技术。它是一种自动的硬盘状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内置于硬盘驱动器中。通过对硬盘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能够预测硬盘可能出现的故障,帮助用户提前备份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我们可以点开任意一块硬盘的【SMART检测】,机械硬盘展示的内容和固态硬盘是有所差异的,我们以机械硬盘为例进行展示。
可以看到S.M.A.R.T报告一共有6列,分别是编号、项目、当前值、临界值、历史最差值、原始数据值。一般而言,我们只需要关注当前值、临界值、历史最差值三个数据。
当前值: 用于和临界值对比,进行快速判断硬盘状态的数值。一般出厂设置为100/200/253等,会随着使用这个数值会越来越小。
临界值: 濒临损坏的阈值,或容易造成数据丢失的预警值。
历史最差值: 曾经检测出来的最差数值,意味着硬盘曾经在异常环境下运行。
原始数据值: 是硬盘运行时各项参数的实测值,是硬盘记录的真实数据。这个数据不如当前值直观,但是最能反馈硬盘实际情况。

了解了如何看数据,那么再来看看机械硬盘的S.M.A.R.T核心指标。极空间的机械硬盘S.M.A.R.T中一共展示了25个指标,这些指标都是核心并且重要的,但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只需要掌握4-5个就可以初步判断。
01底层数据读取错误率:记录从硬盘读取数据时出现的底层错误率。当硬盘的磁头老化或者盘片出现严重的物理损坏时,这个错误率会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数据读取失败或者出现数据损坏的情况。
04电机起停次计数:硬盘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次数。硬盘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是硬盘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次启动和停止都会对电机和相关的机械部件产生一定的磨损。
05重映射扇计数:当硬盘检测到某些扇区出现读写错误时,会把这些扇区的数据转移到备用的好扇区,这个参数就是记录已经被重新映射的扇区的数量。越高,意味着扇区损坏越多,重新映射次数越多。
09硬盘加电时间:精确记录了硬盘总的通电时长,以小时为单位。用于判断硬盘新旧,清零盘一般清除了硬盘加电时间。
12设备开关计数:记录了整个硬盘设备完整的开启和关闭循环的次数。这和电机起停次数不同,电机起停可能在设备开启状态下也会发生,而这个参数是指设备从完全关闭到完全开启的次数。
194温度:硬盘工作时的内部温度,通过硬盘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的。一般在 30 – 50 摄氏度左右较为理想。


二、极空间换盘实操

1、物理硬盘更换

这是我的Z423实拍(没错,还在我的小推车里),关于爆改小推车机柜的,可以看之前的分享。
在极空间内,盘符名称是根据加入系统的时间来的,没办法直接判断到物理盘位。我们可以通过机器上的硬盘指示灯来查看空余的盘位,淡绿色非常亮的是无盘,绿色常亮的是有盘的。

当添加了一块未使用硬盘,并被系统识别以后,硬盘指示灯会变为红色常亮。

加了两块,红彤彤的颜色还是很醒目的,展示简单明了。

在极空间系统-存储管理里,可以看到我们刚添加的两块盘。可以看到系统读取了硬盘的SMART信息,使用时长都超过2年啦,也算是老战友了。

选择任意一块,组建新的存储。对NAS来说,大容量非重要数据,一律建议单盘位。

新建以后会进行格式化清盘,如果硬盘里还有重要数据的记得备份导出哦~

添加硬盘完毕,温度正常、读取正常、一切正常!

2、迁移单盘内的文件

除了加盘,我本次还需要将原有的两块 4T 红盘组一个ZDR,因此现存的所有数据我们还需要备份到新的盘里。这里建议全量复制过去,以防数据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保留修复机会。

一开始速度会有点慢,后面就上来了,等待数据迁移的同时,我们下面来做系统服务切换。

3、迁移docker服务

比较核心的是docker服务,因此单独拎出来说。极空间的docker服务提供了整体迁移的功能,选择dockrr-设置-迁移,可以将docker应用及数据整体迁移到新的盘中。
在迁移前,建议先把所有的容器都关闭再操作。

完成服务迁移以后,所有自动重启的容器都会起来,由于我们之前还保留了老数据,因此这里不会报错。
接着,我们把容器一个个关掉,等数据迁移完成以后,再把容器对应的文件夹路径更改到新的数据盘里。

4、更改服务配置

除了Docker之外,其它的NAS服务相对重要性会低一点,因此服务迁移的风险也会少一些,这里我合并一起介绍要如何操作。首先是相册备份和苹果原始相册备份,打开极空间APP,选择手机备份。
在这里可以看到【相册自动备份】、【相机原素材备份】两个应用,如果旧盘的数据删除了,这里会得到红色提示,我们点击进去修改新的路径为备份后的路径即可,注意这里要选择到最下一层才会识别(系统会提示)。

相机原素材备份也是一样的道理,更改完新的备份路径以后,极空间系统会对照一遍备份记录,然后从上次的执行记录后继续备份未上传照片,大家不用担心照片会备份两遍。

接着,我们打开极相册应用,在内容管理中添加新的文件路径。

除了相册外,如果更改了极影视目录的,我们也需要进行重新设置。打开极影视应用,选择对应的分类管理中,重新添加迁移后的文件路径即可。

极音乐没办法更改路径,我们需要在内容管理里重新添加音乐。好在极空间性能够强,很快就能重新刮削。

极课堂等类似,需要重新添加课程内容。

5、单盘位扩容ZDR

完成了新盘增加以及数据、服务的迁移,最后一步就是将原有的两块单盘位 西数 4T更改为ZDR模式了。
在存储管理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块硬盘,选择【重置】。在重置前,确保硬盘数据已经备份完成,并且不再使用。

重置硬盘需要重启极空间,这些都是自动操作,我们不用管。等极空间再次启动完成,会提示发现新的硬盘,我们选择左边的扩容现有存储池

扩容的目标选择另外一块容量大小一致的硬盘,进行无损扩容。

ZDR升级完成,在存储管理中可以看到SATA存储13已经变成了ZDR模式,并且所有的存储空间都进行系统分区恢复,这是因为极空间在所有盘都存了一份系统数据。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系统分区恢复即可,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极空间私有云的硬盘更换过程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尤其是docker迁移服务单盘无损扩容ZDR,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的保留核心服务,并且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而极影视、极相册、极漫画、极音乐等原生系统,则需要我们重新添加内容,这种方式比较巧妙的避免了数据迁移而产生的错误,但同时会增加一定的重新识别并生成展示内容的时间。
因为我的数据量不大,因此整个备份、迁移、扩容的过程在2小时内完成,过程顺利无坑无损坏。并且所有的数据、服务、监控在迁移完成以后都能正常使用。如果你正准备对极空间数据进行迁移或者扩容,大胆操作吧,真的稳的很。

极空间私有云
极空间是北京天顶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家庭私有云产品,属于NAS产品的一种,高端的产品工艺、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多功能易操作、低功耗高效能,是极空间的产品特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