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9日)
《苏州市促进网络微短剧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正式发布
以打造网络微短剧产业链为出发点
以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多元化为着力点
以促进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
围绕剧本创作、项目投资
取景拍摄、发行播映等十大方面
发布若干扶持政策
拿出真金白银
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
【上下滑动查看文件详情】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培育我市网络微短剧(以下简称:微短剧)经营主体,加快打造微短剧产业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1
鼓励剧本创作
对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题材且能体现苏州文化元素的微短剧剧本,给予扶持。鼓励市场主体开展微短剧剧本创作,对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展播、网络视听节目年度推优目录等国家级、省级荣誉且上线播出的,经审核,给予版权方每部不超过30万元、20万元奖励。
2
支持项目投资
对我市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微短剧项目,在头部网络微短剧视听平台播出并达到良好效果的,经审核,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的20%给予扶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3
鼓励取景拍摄
鼓励在苏州取景拍摄制作微短剧,推进微短剧与古城古镇、山水园林、现代都市、商业消费等深度融合。对苏州元素突出且促进苏州旅游宣传的微短剧,经审核,给予每集1万元奖励,每部最高不超过10万元。
4
支持发行播映
支持新引进和新设立微短剧平台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培育微短剧平台企业,对发展较好的列为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对象。对在头部网络视听平台上线播出,达到一定规模并取得良好发行效果的,经审核,按照不超过10%给予扶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
鼓励文化出海
鼓励企业与海外传播渠道加强合作,拓展微短剧的多语种海外市场,开展内容创作、制作技术、发行播映等方面国际合作,鼓励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并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对达到一定出口规模的微短剧企业,经审核,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6
做大做强企业
鼓励网络文学、MCN机构将优质IP转化为微短剧产品,鼓励电商平台探索微短剧多元商业模式,带动版权、MCN、IP衍生、第三方服务商等配套集聚。对纳入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统计的微短剧企业,企业规模增速超过20%的,经审核,按照增量的10%给予扶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首次纳入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统计的微短剧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7
促进集聚发展
支持各地规划建设微短剧产业园区,吸引微短剧制作、发行、后期、演员经纪、器材租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对我市新建或改建以服务微短剧摄制作为主要业态的园区、基地项目,项目实际投资额超500万元的,经审核,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的10%给予扶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8
鼓励技术研发
支持企业在微短剧制作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拍摄设备、后期制作软件和技术,提升微短剧的制作质量和效率。对微短剧企业购置研发设备,经审核,按照不超过新设备购置额的10%给予扶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9
完善服务平台
支持搭建苏州市微短剧产业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资源,为微短剧企业提供协拍服务、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人才培训、技术支持、金融服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定期组织行业交流活动,开展微短剧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创新、内容创作等分享交流。
10
强化要素支撑
充分发挥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统筹资金用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支持用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加大文化金融支持力度。用好姑苏宣传文化人才相关政策,加大对微短剧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支持高端人才申报苏州市姑苏宣传文化特聘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等人才项目。建立微短剧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企业、平台、高校等多方交流合作机制,探索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微短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
开展“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优化申报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主动开展惠企政策兑付,对名单类、资格认定类的项目主动开展“免申即享”,对数据校核类的项目实施“直达快享”,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集体审议后,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拨付流程,将资金直接发放企业。
12
明确法律责任
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提供虚假申报材料,骗取奖励或者补助的,一经查实,取消奖励或者补助,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13
其他
本政策措施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和兑现,资金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同一事项或项目符合市级财政多个支持政策的,均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予以支持,不得重复申报。
本政策措施自2025年1月16日起施行。
1
发展微短剧,苏州凭什么?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节奏明快、短小精悍的微短剧
蓬勃兴起
其用户群体持续扩大
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超过网络外卖、网络文学和网约车用户数量,快速跃居数字生活榜单前列。
立足本土文化
坚持内容精品创作
近年来
苏州不断尝鲜摸索
在微短剧发展方面持续发力
不仅实现产量规模的增长
更在守正创新中逐步实现品质提升
一组数据显示
↓↓↓
当前
全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
制作机构和服务机构达477家
已具有一定数量的市场主体
2024年1月至今
苏州市网络视听规划备案135部
其中
其中投资额超过100万的有62部
通过备案的41部
走在全省前列
摒弃微短剧发展中
存在的粗制滥造、内容俗套等问题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布局微短剧
积极上场主旋律
面向内容的精品化、高质量发展
丰富微短剧的文化内涵
让微短剧成为
看苏州的一扇“新窗口”
↓↓↓
《一梦枕星河》
《面若桃花》系列
立足本土深耕
以“微短剧+文旅”为触发点
苏州广电还探索了
更多的“微短剧+”形态
比如“微短剧+非遗传承”的《我是苏非非》,“微短剧+实体经济品牌”的《跨时空的药柜》,“微短剧+法治宣传”的《来尔公司发家记》,“微短剧+大健康”的《是谁动心了》等,这些都为微短剧内容创作和市场赋能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苏州各县市区也积极探索
文旅融合新路径
相继制作了
《虞笙有秦川》
《我在张家港遇到河神》
《搬砖吧,大小姐!》等微短剧
彰显当代苏州传统与现代交织
人文与经济并茂的“双面绣”之美
“天然摄影棚” X 数字化影视基地
苏州
历史底蕴深厚
既有古典雅致的古典园林
烟波缥缈的太湖风光
还有摩登潮流的现代时尚
作为影视创作的“天然摄影棚”
苏州实至名归
今年
在热播剧《孤舟》《小夫妻》中
苏州风情尽显
跟着热播剧打卡苏州
成为时尚
目前
由苏州本土影视企业出品
张颂文、白百何主演的电视剧
《清明上河图密码》
正在热播中
片中
宋朝东京城的繁华市井景象
都是在昆山周庄数字梦工场
1:1复刻而成
近年来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
昆山数字文化影视产业园
苏州高铁新城数字影棚
黎里纪录片产业基地
苏州太湖影视基地
5166和声影视互联网产业园
苏州数智影视文化产业园
……
一个个影视产业载体崛起
(黎里纪录片产业基地)
(苏州数智影视文化产业园)
苏州已拥有
影棚片场、外拍实景
后期制作、剧组酒店等创作生产条件
正全力打造
“影视基地+数字传媒+科技文旅”的
产业形态
这都是苏州布局网络微短剧赛道的重要基础
(5166和声影视互联网产业园)
2
发展微短剧,苏州怎么做?
过去
苏州微短剧发展
已经交出了一份
阶段性的精彩答卷
未来
苏州瞄准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目标坚定
除制定一组扶持政策
培育良好生态外
苏州还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壮大市场主体
引育专业人才
苏州将建立
全市微短剧产业联盟
定期组织微短剧行业交流
促进联盟内外企业
沟通对接、资源共享
发挥现有影视拍摄基地载体优势
全力支持国有文化企业深入布局
打造产业园区
放大集聚效应
统筹各板块影视拍摄基地资源
打造“一元多驱”工作格局
筑巢引凤吸引
更多微短剧龙头企业集聚苏州
目前
苏州正在不断升级基础设施
↓↓↓
相城区在原影视产业园基础上,正在新建3千平方米的光学捕捉虚拟拍摄棚;
(苏州影视产业园)
昆山周庄数字梦工厂计划投资约10亿元,全面提升一期摄影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影视项目量身定制虚拟拍摄解决方案。同时,规划建设超3万平方米二期摄影棚及办公楼,改建8000平方米存量资产打造微短剧主题拍摄场景,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昆山周庄数字梦工厂)
昆山还计划启动总量600个房间的影视工作者集宿区改造,拓展影视服化道资源,建成6000平方米库房和线上服化道供应平台,合作开展影视设备租赁服务。
加快业态融合
推动产文旅发展
苏州将加快
“微短剧+文旅”产品开发
紧扣市场需求
策划制作符合苏州城市气质
展现文旅资源特点的精品微短剧
把线上观众转化为线下游客
为苏州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微短剧的高附加值
形成从“火一部剧”到“火一座城”的华丽转变
聚焦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文艺形态
苏州诚邀全国上下游相关企业
关注苏州、入驻苏州
在苏州开启新的事业
让微短剧在联动文旅资源
推广地域文化
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
发出强大能量与潜力
记者|沈逸昀、姚哲愚
来源|综合苏州发布等
编辑|曾 晨